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新时代夫妻间离婚率节节攀升,夫妻间的相处方式与方法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以Jonathan Culpeper的不礼貌理论和不礼貌策略为理论框架,以最新影片《消失的爱人》为研究案例,试图从语言学不礼貌策略角度分析夫妻间发生言语冲突时使用的言语策略及不礼貌回应,从而揭示激化夫妻言语冲突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Bousfield的不礼貌框架理论为基础,研究汉语电视剧中的不礼貌实现策略,不礼貌的起因、具体语境中听话者对不礼貌的回应及不礼貌话语的结束,旨在帮助听话者更好理解言语不礼貌现象,选择适当的不礼貌回应策略,缓解不礼貌对自身面子的威胁,进一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礼貌现象早有研究,但是对不礼貌的研究起步较晚,不过近些年已经有多位语言学家形成了自己的不礼貌研究框架体系。文章以小品片段为背景材料,利用Culpeper提出的不礼貌策略框架来分析其中的不礼貌现象,挖掘其深层含义并探讨不礼貌话语在小品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让人们从实际例子中更深刻地理解不礼貌,并发现它在某些语境中具有幽默性和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4.
孙胜难 《海外英语》2016,(4):194-196
采用Culpeper提出的不礼貌言语理论框架为基础,认为不礼貌也是一种交际策略,以电影《老炮儿》中主人公使用的不礼貌话语为语料,分析影片中不礼貌话语的体现及其语用含义,同时通过不礼貌言语的选择探讨其对人物塑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Culpeper的不礼貌策略为理论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英剧《唐顿庄园》中非平等权势间的不礼貌言语进行语用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不礼貌言语及其在交际语境中的功能,以及不礼貌策略选择与交际者权势的关系。研究表明,高权势者多使用更为直截了当的不礼貌策略彰显权势差异,低权势者则采用更为间接的不礼貌策略来争夺动态权势,限制对方权势。不礼貌言语策略的选择与阐述须将交际目的、语境及特定社会因素(权势关系)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6.
依据Culpeper的不礼貌模式,以电视节目《金牌调解》中的对话为语料,探讨Culpeper的不礼貌回应选择框架在中文会话中的运用,分析影响不礼貌回应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会话中的沉默现象亦有所涉及。结论表明,该框架同样适用于汉语语境,对会话者沉默现象的解读要依赖语境;交际双方的内在矛盾、发话人的面子威胁意图以及受话人的性格脾气等均影响着不礼貌行为及其回应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沿袭了语用学的研究视角,采用实证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中选取人物对话的不礼貌言语交互片段。以Culpeper的不礼貌策略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涉及到的五种不礼貌话语策略的使用,阐明不礼貌策略的使用虽然会攻击对方面子,但是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论坛中选取224条评论,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不礼貌策略为理论框架,对所选评论进行分析,重点讨论论坛中的情感不礼貌事件有何特点?分析结论发现论坛中的情感不礼貌主要是使用侮辱及讽刺等手段来攻击节目中的人物,且具有监督节目和提高节目质量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Bousfield不礼貌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职场真人秀节目主持人的不礼貌言语进行分析和总结,证明该模式在解释中文言语交际的有效性,拓展不礼貌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0.
匿名网民的不礼貌和冒犯性行为是网络交际重要的特征。由于交际场合的特殊性,与日常言语交际一样,网媒交际中也存在大量的面子威胁行为。在验证Culpeper和Bousfield的"不礼貌"模式在汉语网络交际中的适切性并归纳汉语所特有的不礼貌策略的基础上,得出多模态不礼貌是日后研究的趋势,以及汉语方言语料是不礼貌实证研究方面语料选取的新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竞争话语指的是竞争者在特定情境中为实现交际目标所建构的相关话语。在此过程中竞争者为实现该目标会采取多种语用策略,不礼貌策略是其中的一种。本文结合Culpeper(1996)的不礼貌理论框架和Spencer-Oatey(2008)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以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三场辩论为竞争话语语料,通过定性并辅以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特朗普和希拉里所使用的不礼貌策略,旨在发现双方不礼貌策略使用的差异并探讨其达到的语境效果以及不礼貌策略使用的原因,进而验证不礼貌理论和人际关系管理模式在竞争话语中的解释力,并最终探索竞争话语的人际语用取向。  相似文献   

12.
玩笑话语的礼貌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云  涂靖 《宜宾学院学报》2007,7(4):104-106
礼貌原则关注的是如何运用交际策略维持或促进交际互动过程中的人际协调关系。玩笑话语从字面上看似乎与礼貌原则背道而驰,但实际上它是用不礼貌的言辞表达礼貌的交际意图,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互动过程中的和谐关系。本文主要从礼貌与非礼貌的关系,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的关系以及真实不礼貌与假冒不礼貌的区别来论证玩笑话语的礼貌实质。  相似文献   

13.
交谈的礼仪规范虽然列举了言语交际中的不礼貌现象,但许多真实话语交际的情形与之并不相符。理论研究对这种情况处理的方法多为一方面指出把不礼貌等同于不规范言行这种静态观点的缺陷,另一方面对规范的动态性进行说明。但这种理论解释应用于交际实践的分析时可操作性不强。Spencer-Oatey建立的和谐管理模式从人际和谐的角度分析话语(不)礼貌现象,突破了之前不礼貌研究单一维度着眼的思路。和谐管理模式不仅呼应了当前对不礼貌本质是一种评价的观点,包含了规范具有认知体验性的理念,而且提供了研究规范与不礼貌之间关系的新视界。通过结合实例分析交谈礼仪规范的人际和谐管理理据,综合考虑交际双方的面子、社交权和交际目标的权重,以及交际双方的平衡问题,应用该模式可为真实交际中的交谈的礼仪规范在人们将话语评价为不礼貌时的作用原理提供了一种具体而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礼貌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使用礼貌原则对违反礼貌原则的冲突性话语分析仍有不足,因此库尔佩柏提出与布朗和列文森礼貌原则对立的不礼貌原则以及其回应框架。试以生活类栏目《非诚勿扰》为例,在礼貌策略与不礼貌原则的两个框架下,分析冲突性话语中第三方采取怎样的补救策略来应对冲突双方的紧张局势,旨在为改善人际关系提供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不礼貌言语的突出特点是言说内容威胁到听者的面子,使之感到不快、尴尬。文章通过对Verschueren的顺应论进行改善,将其分为表层顺应和深层顺应。表层顺应即维氏的语境顺应,增添的深层顺应包括交际策略顺应和交际态度顺应。改善后的顺应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该类日常生活中,既表达了言者对听者尊重的交际态度,但言说内容又极其不礼貌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16.
言语打断行为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经研究发现,言语打断行为并不总是不礼貌的。在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理论框架下,根据言语打断的原因和打断的方式,言语打断行为分为可积极性言语打断和消极性言语打断。  相似文献   

17.
身份和不礼貌研究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有意不礼貌和身份构建做出界定,探讨人际互动中不礼貌环境下强势身份、权益身份和情感身份的建构,旨在分析交际互动语境对身份选择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Friends is a classical situation comedy in America in which humorous dialogues abound. 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is thesis extracts typical dialogues in American situation comedy Friends as data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s' violation of maxim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together with the derived humorous effect.  相似文献   

19.
礼貌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有很多关于礼貌言语的研究,而且起步较早。相比之下,对于不礼貌现象的研究则起步较晚,而且缺乏系统研究。鉴于对不礼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旨在通过不礼貌相关文献的搜集归类总结,以期为今后的不礼貌研究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交际中的礼貌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无论是对自然话语中的礼貌现象,还是文学话语中的礼貌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交际中的另一种现象——非礼貌却被关注得较少。文章从非礼貌言语角度,以《傲慢与偏见》人物对话为例,试图探究非礼貌策略在对文学作品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引起冲突等方面的作用,为名著欣赏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