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韩国,望子成龙的愿望可以说超过了中国。韩国人认为孩子都要考上大学,否则,就好像一事无成。进一所好的大学,几乎是光明前途的保证。很多时候,家长们都试图按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而不是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量力而行。家长们  相似文献   

2.
韩国国会数年前通过一项决议,决定禁止所有参加过侵韩战争的日本老兵入境(不管身上带着多少金额的支票或现款),以此作为对日本拒不反省其战争罪行并发表不当言词的反应措施。前年4月,日本又一次因为教科书问题激怒了中韩等国。韩国断然召回了驻日大使,愤怒的韩国人焚毁了日本国旗,许多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40多个社会团体呼吁人们抵制日本文化和日本商品。直到今天,普通韩国人提起日本人当年的暴行依然咬牙切齿,日据时期耻辱的痛苦记忆渗透在韩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及各个角落,浸透了韩国社会机体的每一个细胞。耻辱感几十年来时时刻…  相似文献   

3.
李莉 《成才之路》2011,(15):99-I0016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了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这也是我国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美好愿望,希望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在的中青年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更加强烈,在子女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有的甚至放弃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全身心投入到子女教育工作中,为了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所有的韩国人和中国人相比,好像都有点不通达,不世故,有点天真。  相似文献   

6.
所有的韩国人和中国人相比,好像都有点不通达,不世故,有点天真。韩国人显得太认死理,钻牛角尖,事事叫真儿。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人口仅有中国三十分之一,土地仅有中国一百分之一的小国在球场上一次次击败中国队。  相似文献   

7.
在韩国,望子成龙的愿望可以说超过了中国。韩国人认为孩子都要考上大学,否则,就好像一事无成。进一所好的大学,几乎是光明前途的保证。很多时候,家长们都试图按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而不是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量力而行。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名校”和“民校”纷纷到周边学校和外地招聘优秀骨干教师,对应聘者提出了“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优先考虑”、“年龄男45岁以下、女40岁以下,学历本科以上”之类的要求。同时在年薪、住房、养老保险等方面给出了优厚待遇。这大约可反映出当前教师人才市场的两大趋势:一是教师流动日趋频繁,已成为一股势不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个晚上,又是我一个人,又是空荡荡的房间,又是在写作业。钟表磨磨蹭蹭地走着,户外的寒风呼呼地直向里钻,吹着我瘦弱的身子。我拿着笔颤悠悠地写着。我冷,我寂寞,我累极了,可是为了不影响明天的学习,还得写下去……家里死气沉沉,风不停地吹,发出鬼哭狼嚎的叫声、我害怕、心酸,不禁泪如雨下。我拭去泪珠,叹道:“这就是命呀!”自从我上了初中,家里失去了原来的欢乐,父亲板着脸怒视着我。老师留的作业过多,一做就是几个钟头,再加上父母布置的,天天都要熬到午夜。我呆呆地望着表,只希望它快点走,好让我少一分忧愁、少一分痛苦、多一分休息。  相似文献   

10.
张宏杰 《中学教育》2004,(11):60-60
中国曾把“四书五经”、“忠孝仁义”当成封建糟粕,把建祠堂、修家谱、祭祀祖宗当成封建迷信活动。而韩国人重视家谱,中秋节全国放假3天,所有的人都要回家祭祖,感谢祖先带来的丰收。  相似文献   

11.
郭莹 《上海教育》2005,(8A):88-88
伊迪斯是英国人,他这样评说中国家长:中国家长在培养子女成才方面,尤其显现出肤浅及迫不及待的功利主义心态。有一位华裔男孩毕业于免费公立中学后考上了牛津大学法学院,为此其家长甚有面子,周围华人也啧啧地赞叹做父母的总算心血没白费,将来儿子成为开业律师年薪15万英镑,父母多享福,并以此作为督促自己及子女发奋的活样板。周围洋邻居里有一个同龄的男孩,自小学至高中皆每年花费数万英镑接受昂贵的私立教育。高中毕业后,小伙子居然决定不去上大学,头半年先是到西亚、  相似文献   

12.
伊迪斯是英国人,他这样评说中国家长:中国家长在培养子女成材方面,尤其显现出肤浅及迫不及待的功利主义心态。有一位华裔男孩毕业于免费公立中学后考上了牛津大学法学院,为此其家长甚有面子,周围华人也啧啧地赞叹做父母的总算心血没白费,将来儿子成为开业律师年薪15万英磅,父母多享福,  相似文献   

13.
熊孺登是唐元和年间的诗人,与白居易、刘禹锡交往,却不大著名。锺陵人。登进士第,官终于藩镇从事,位不显赫,从刘禹锡给他的诗来看,曾还罢官归里。生平不可考,仅存诗一卷。他的为人似乎狂放不霸,豪饮狂吟,有六朝刘阮之风。这从由居易《洪州逢熊孺登》的诗中看得出来:“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莫问别来多少苦,低头看取白髭须。”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早年(或许是贬为江州司马时)与熊孺登在江西靖安县有交,而且在一起喝酒。那一次熊孺登在院庭的辛夷花下喝醉后十分兴奋,以至用粗犷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望子成龙”,这句流传于世的名言,表达了父母对其子女的深情厚爱和热切期望。每一颗朴朴实实的父母之心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有作为、出人头地。这一点,跨越地域、不分国度,是天下父母之爱中的共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望子成龙”的“龙”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所认可的成为龙的方法、手段也各有不同。对于现时代来说,究竟什么是龙?怎样给人们心目中的龙一个定位?如何成为龙?这一类问题关系着家庭的悲欢、教育的成败。民族的荣衰,值得人们去思考、研究。 一、中小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一个留日的中国人写的《我认识的鬼子兵》成了畅销书之后,书摊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许多写"鬼子兵"的书,像什么《鬼子兵的兽行》、《军妓血泪》之类。翻开来一看,竟然从头到尾都是地摊文学式的粗俗描写,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标题和细节描写分明透露着写它的人和读它的人某种不见天日的欲念。  相似文献   

16.
一 一个留日的中国人写的<我认识的鬼子兵>成了畅销书之后,书摊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许多写"鬼子兵"的书,像什么<鬼子兵的兽行>、<军妓血泪>之类.翻开来一看,竟然从头到尾都是地摊文学式的粗俗描写,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标题和细节描写分明透露着写它的人和读它的人某种不见天日的欲念.  相似文献   

17.
伟高考落榜后就随:哥哥到深圳打工。深圳很美,伟的眼睛不够用了。哥说,不赖吧?伟说,不赖。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己的家,人家瞧不起咱。伟说,咱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伟和:哥在一个码头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伟很能干,做的活儿很精细,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参加了在我市举行的全国青年教师巡回讲课。上课了,由于是公开课,教室设在剧院的舞台上,台下坐着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老师,还有小语界的专家领导,这无疑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课堂上异常的安静。同学们都坐得端端正正,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或者屏幕,当台下的老师安静下来时,更突出了台上的安静。由此,我回想起这样一个镜头:某市的一所小学,为了显示良好的学校秩序,要求所有的孩子一进校门就都闭上嘴,默默地排成一线,目不斜视地走向教学楼。外地来的老师都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表扬。这的确是一幅安静的、秩序井然…  相似文献   

1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怜天下父母心,身为父母,天下没有哪一个爹娘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在寒窗苦读十余年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将来有出息,有个好的未来。常言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  相似文献   

20.
纵观当前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三过现象”:即过份宠爱、过多照顾和过高期望。笔者认为,做父母的,与其如此苦苦地“望子成龙”,不如切切实实地教子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