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学生面临严重的升学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体育活动回归群体,回归自然,对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体育运动中了解自己,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体育教师必须明确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责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技能,培养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2.
刘平 《宁夏教育》2010,(9):54-5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渗透与运用,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实践证明,体育运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的教育观体现了中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从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增强自信、克服自卑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包括个性心理、心理健康、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自信心等内容。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尤其是高三体育特长生,只有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关键时刻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随着体育考核时间的临近,学生之间的体育技能水平差距日渐缩小,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学生在体育考核中胜出的关键。因此,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多措并举,以加强对高三体育生的心理素质训练,从而使高三体育生在体育考核中正常发挥或者超常发挥。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学生心理素质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耐挫能力的提高,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增强,良好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又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刘书 《考试周刊》2012,(52):110-110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自信和亲和力是战胜对手的一件法宝。作者试图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奋斗拼搏精神,使学生具备优秀运动员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学生不仅需要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各科教师均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体育学科由于其能够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将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相结合,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设置挫折训练,提升学生的承受能力;设计一定的奖励机制,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不断锻炼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中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研究中发现,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良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缺乏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关键。因此,探索学生的特点及个性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与自理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实践中的新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运用各种途径及手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个性特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范富强 《学周刊C版》2019,(9):148-148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因此初中体育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不仅仅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健身技能以及体育锻炼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积极地更新教学观念,通过体育锻炼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文中就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广、深入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及锻炼。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并对异常心理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对其意志品质及情绪进行培养。因为高中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稳定,极易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出现胆怯、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对其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也是学校的教学重点之一。初中时期的学生,其身心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心理比较敏感,比较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在体育活动中常表现出紧张、意志薄弱等情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增强其进取心、自信心及受挫能力,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必要性,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陈亚丽 《考试周刊》2014,(55):113-113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只有不断探寻渗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怎样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论述学校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人们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体育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体育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任务,还必须做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春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正是对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切实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卫国 《考试周刊》2012,(37):115-116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脑及其遗传功能;二是精神方面的功能。中专学生有接受现代化教育、积极进取需求,教师要重视对中专学生的大脑开发,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训练体育技能,还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职业中专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体育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由人的自然属性和后天养成两部分组成。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标准:①正常的认识能力;②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③正常的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④正常的交往能力;⑤正确的自我观念。这些标准的实施,有赖于多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由于我们受旧教育体系影响,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在心理素质上处于较低水平。据有关调  相似文献   

19.
陆春涛 《快乐阅读》2013,(12):40-40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不同水平程度的体育运动,既可以很好的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也会使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提高。小学体育在小孩性格培养以及行为习惯方面,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以下本篇针对南京市建邺区民办学校中的实际情况,探讨教育中实施体育锻炼对小学生心理素质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将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心理素质的培养,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和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每个体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本重点研究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