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往往存在学具选择不当、操作效率低下、操作浮于表面的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缺乏思维的学具操作是缺失数学本位的操作。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把握学生思维的提升点,通过有效追问将知识和操作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可真正实现学具在课堂上的有效操作。  相似文献   

2.
动手操作是学生思维的源泉与起点,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动手操作、思考性动手操作、探究性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动手操作是课堂上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操作能使静态知识动态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空间想象真实化。教师应通过预测、引领、质疑、内化等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更有效,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初期,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帮 助学生快速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为今后发展打下基 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动手操作 实践,不仅能提升学习数学的乐趣,还会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 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数学情境、实施探索性实践 教学、扩展动手操作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 思维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具体操作活动密不可分。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操作活动成了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数学课堂中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实施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操作实践是思维的源泉基础,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方。操作性的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数学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因此,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重视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更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精心挑选操作内容,选择有效的操作方式、调控学生的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结果的处  相似文献   

8.
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启迪学生思维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表象,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动手实践、活动体验、交流中启迪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等得以验证,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获得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现出来,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误。因此,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操作活动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提炼成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不断深化。但是,在开放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第一次操作往往考虑不周,或出现操作失误,使操作对学生学习的价值无法有效发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操作,充分发挥操作在学生认识、理解数学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促使  相似文献   

11.
直觉思维是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了解学情、细化操作和借助实物,可有效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帮助学生有效构建模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手操作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经常采用的方式。学生操作了,学生是“动”了起来,而学生的“动”触及学生的思维了吗?充斥在数学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有效吗?我们怎样在数学课程中组织更有效的操作活动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思维,在设计教案时把握学生思维,在推理解析时引导学生思维,在实践操作时重视学生思维,这是职业学校电子线路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几点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情境是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情境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飞翔。一、在操作情境中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操作情境,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就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部分数学课堂存在操作浮于表面、目标不明、流于形式、偏离本位等问题,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引领思考;创设情境,体验过程;自我挑战,做中发展;自主探索,提升思维。  相似文献   

17.
动手操作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表象的积累,实现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次操作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导致认识模糊。二次操作是对第一次操作的深入和完善,能够让学生在有效思维的指引下,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高中生解决陌生物理问题时的思维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学生解决陌生问题主要呈现"整体模仿"和"科学分析"两种思维操作模式,其中前者具有思维定势影响,后者带有被迫分析。培养好学生思维模式对于学生解决高中陌生物理问题具有极大帮助。本文对学生的两种即时思维操作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其在解决高中陌生物理问题中如何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9.
教师课堂提问中的有效问题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提问中有效的问题是通过特定的认知操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课堂提问中有效问题具有良好的结构,由引导性词干、特定的认知操作和内外情境三个要素构成。在课堂提问中,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凸现特定的认知操作、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品质,从而提出有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圾的意义。那么,怎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操作活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