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关键是从"美"入手,通过激情导入,画出"美";初读课文,接触"美";沉思默想,感知"美";再读课文,感受"美",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得到有效的链接。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小说、寓言、童话、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的课文,它们无一不是从浩瀚的文化宝库中精选出来的上乘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们无一不蕴含着"美"的因素,几乎包罗一切美的表现形式,具有浓烈的审美功能.这些篇章也就成为美的载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美",与学生一道领略、体会和欣赏这种"美";要善于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审美"的桥梁,引导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激发他们珍爱美、描述美、创造美的欲望,有机地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要在"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正确领会课文词句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而且还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从作品展示的审美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我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美读",引导学生"美思",方能达到"美育"。"美读"是获得文章美感的重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  相似文献   

4.
李保良 《天中学刊》2001,16(Z1):106-107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的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挖语文课文的美育内容,并能够引导学生善于从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实现表现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数学不是枯燥乏味,它也蕴含丰富的"美"学元素。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美",教师要做到挖掘数学符号的"美";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美";注重揭示教学情境中的"美";感受数学文化之"美";利用多媒体技术揭示数学中的"美";充分运用教材练习题中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努力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审美的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样就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胡茹芳 《考试周刊》2014,(38):63-63
苏教版小语课文文质兼美,声情并茂,字里行间闪耀美的光彩,蕴含美的情趣。用寻找美的眼光审视语文,语文是美丽的;用创造美的眼光构建语文,语文是诗意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诗人"的情怀感受语文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9.
范教育要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去进行“美点寻踪”,对美文进行欣赏品读,设计一些有创意的美读活动,语文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美的设计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对于课文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眼光深入到课文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便教学中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感知鉴赏美文中的结构、意境、风格的美,并感知、捕捉蕴含中的美。例一对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美点寻踪”①美在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渲染。作者对藤萝花的渲染动人心魄,这表明作者是在写藤…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在课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激发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在课文分析中抓住美的形象,领略美的意境,正确鉴赏美。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和长处,这是其他任何美育形式都替代不了的。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内容包括:读"自编教材",写"读书笔记";读"当代名家",写"作品简介";读"泰州名人",写"名人传记";读"千里历程",写"山水游记";读"励才校园",写"母校留言";读"主题美文",写"升格作文";读"经典影片",写"微型作文";读"古典诗词",写"现代小诗";读"专题名言",写"凡人名言"。这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语文这门学科厚实丰盈起来了,激发了学生巨大的潜能,"共生"出了强大的精神磁场和语文学习力,达成了"读写共生"。  相似文献   

12.
卢海平 《西藏教育》2014,(12):27-28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充满诗意和美感,引领学生在一篇篇引人入胜、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具体而言,可从以下途径进行:一、找准美育载体细读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美和人文美。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每次备课,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课文,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直到确实品出了  相似文献   

13.
黄靖 《成才之路》2014,(23):3-3
正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教学过程要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就渗透着审美教育,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初中教材所选的课文蕴含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可以净化青少年的心灵,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尤其是课本中所选的现代散文。散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喜欢"语文书"的学生喜欢"语文课",让语文课立根在学生的"喜欢"中。具体策略有:融入学生的生活,由"说教型"到"渗透型";调动学生的通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挖掘教材的空白,由"教课文"到"用教材";转变自身的定位,由"单一型"到"多元型"。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科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习古诗词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悟美、鉴赏美的能力。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以说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手段。但诵读教学不能随意为之,应该是科学的、有层次的。本文将结合一系列实例探讨诵读教学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训练语文能力就是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短暂的四十分钟,要阅读经典文章,把写挤进课堂,这就要做到整体教学。具体方法是找到本组课文的共同点展开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紧扣"景美情浓",分为:预习课文、欣赏风光、感悟风情、积累运用、复习拓展五个模块。在整体教学中,通过画面美的冲击、语言美的引导、朗读美的提升使文本的美得到诠释与跨越;通过自主学习,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使学生具有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主审美的能力。一、以读激情,体验情境美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感染功能。课堂中,指导学生朗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素材从何而来?从课本中来。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大量的优秀课文,塑造了美的心灵、美的意境,锤炼了美的语言、美的构思,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美育内容和因素,通过诱导、点拨去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探索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受到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需"厚积"而后才能"薄发"的学科,实现语文教学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多读;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是如何"学懂",而是在于如何"记住";语文学习无论是书面阅读,还是生活见闻,更重要的还是读(见、听)出"见识";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说、会写.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