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实现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无缝连接"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动态呈现、虚拟情景等优势,推动课堂转型,用移动互联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活泼灵动;针对移动互联网具备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促进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合作探究,让课堂开放高效;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多功能、全天候开放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创设教育环境,让师生互动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更开放、多元和频繁,让课堂更丰富。实践证明,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的"无缝连接"能有效构建民主开放而又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与语文课堂“无缝连接”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实现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无缝连接”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动态呈现、虚拟情景等优势,推动课堂转型,用移动互联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活泼灵动;针对移动互联网具备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促进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合作探究,让课堂开放高效;针对移动互联网具有多功能、全天候开放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创设教育环境,让师生互动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更开放、多元和频繁,让课堂更丰富。实践证明.移动互联网与高中语文课堂的“无缝连接”能有效构建民主开放而又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正在以"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通的业务"思想广泛而又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随着各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不断升级,移动技术的优势也为高校教育模式的新一轮变革创造了条件,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继远程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之后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缺少体系化的实践经验。以视频、微博等移动APP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开展"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开放大学继基于Internet的"在线校园"之后,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校园"的探索与研究渐受重视。本文分析了开放大学"移动校园"的需求、特点和可行性,并通过上海电视大学"移动校园"构建探索的实践,提出了开放大学"移动校园"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整合学校现有网络学习资源和社会开放教育资源,研究智慧校园移动学习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强交互、重体验的移动学习平台,充分满足学生泛在化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清华大学移动平台"At Tsinghua"的负责人,李贺武现在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是:思考应用创新中的理论依据。在大学移动平台刚兴起时,他接受本刊采访时说,"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的移动平台基本上还处于传统互联网应用移植的阶段,没有把移动的‘灵魂’释放出来。"这之后,他一直在尝试:重新思考什么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创新的应用。他认为,"校园是创新极好的平台,但是前提是心态一定要开放,开放之后你会看到很多惊喜。"《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当前校园中进行互联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国内高校纷纷尝试开展校园移动应用平台的探索工作,新的校园移动APP层出不穷。2014年移动应用必将迎来全面普及,业务深度创新的时代。将移动应用作为桌面系统简单延展的方式将一去不复返,我们需要从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和大环境中,思索和发现具有移动互联网特征的创新性校园应用模式。以清华大学来看,从2012年初到2013年11月,AtTsinghua依次经历了初版,校庆版,迎新版等较大的版本更新,下载量从最初的3000达到现在的30000以上。截止到目前,不重复的用户数目已经达到22142;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77-78
正PC具有大屏幕、高性能等特点,可将其看做是"内容制造者",而移动应用则可看做是"内容消费者"。移动校园是指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构建信息化移动通信平台,以手机、PDA和平板电脑等小型化移动通信设备为信息载体,实现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上拓展现实校园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虚拟校园。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深度融合,移动技术日趋成熟,如果能将移动技术有效地引入现代教育,必将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本文尝试将移动技术与教育领域信息系统相结合,通过分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和教务等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开发移动校园智能综合平台的必要性,阐述了移动校园智能综合平台的架构、功能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UCWEB+TWITTER支持的手机移动学习模式构建与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是INTERNET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其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是“移动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也是数字化校园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学习模式之一.本文结合移动学习,在介绍UCWEB移动互联网技术和TWITTER网络应用技术的基础上,探究了基于“UCWEB+TWITTER”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架构并提供了该模式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智能终端的发展使移动互联网时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高校用户对移动应用的需求更加旺盛,高校移动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一大潮流。一个泛在的、智能的、用户友好的移动校园平台,应该能够在满足校园信息服务移动需求的基础上,让各类用户随时随地获取各类信息化服务。相关人士表示,综合来看,作为高校传统数字校园的延伸,校园移动应用平台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教育的一种高级形态,其与云计算和教育大数据的结合将加速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进程。本文分析了智慧校园业务的虚拟映像关键机制,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元数据的智慧校园顶层架构,并结合实践阐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育大数据技术对智慧校园的预测与干预、行为分析和精细化反馈的情境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动、云服务、知识管理都是未来在线教育的关注点,除此以外,在线教育还必须考虑模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改变了IT界,同样,也为数字校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的教学应当是什么样?高校如何迎接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12年可谓是在线教育风生水起的一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的开放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移动互联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慧校园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高校不得不加大移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在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智慧校园的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某高校应用各种微信产品构建移动应用平台的实践,提出了应用微信构建多入口移动应用平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在这个"人人自成媒体"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学会利用移动互联网构建思想教育网络新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移动互联网素养,创新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手段,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从"旁观"到"参与"、从"漠视"到"投入"。  相似文献   

16.
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是高校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受到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移动学习模式,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以及学习环境的创新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基于移动服务开放平台共建智慧校园展开研究。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移动应用平台IMU的定位、目标及基础。阐述了平台开放的各类资源,其中重点对统一身份认证接口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平台接入的方式和流程。研究表明华南师范大学移动应用平台在开放共建的理念下,开放其接口和资源,吸引了众多开放者加入,成功打造了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智慧校园生态圈。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探讨基于移动终端的校园移动OA系统设计方案,针对移动终端的非标准化,提出用于移动互联网中间件模式。对移动OA实现平台进行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着重分析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数据冗余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熟悉掌上网络技术,移动学习(M-Learning)——一种依托手持式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的学习形式,正逐渐走入人们的学习生活之中.通过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移动学习模式建设作理论可行性分析和实际需求性分析,总结出了模式建立的原则,作出了三种模式初建:基于信息传递的移动学习模式、基于移动应用的移动学习模式和基于Wap网络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直播教学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技术来开展学与教活动,具有虚实融合、即时互动和开放参与等特点,成为了移动互联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分析直播教学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成性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和系统性原则进行直播教学模式设计,并从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对该模式进行阐释,最后以"五项修炼"直播课为案例分析该模式的具体设计,以期推动直播教学的深入研究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