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首要因素就是兴趣,而“猜想”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猜想是在观察、操作或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的大胆推测或对知识进行归纳、判断的思考过程。在教学内容还无法完全凭学生兴趣来选择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猜想的方式,无疑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学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是源于猜想,都是在猜想的基础上,经过众多的实践、实验上升为理论的。猜想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猜想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究物理知识。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营造猜想氛围,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利用猜想来催化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谈几点粗浅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原有知识推测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学生间小组合作对减数分裂过程提出的猜想,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主动学习,游戏互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探究教学中,要提高猜想与假设的质量,必须明确它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实施猜想与假设的有效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猜想与假设在物理探究教学中的意义猜想是指个体在观察、操作或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发展趋势或本质规律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分析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猜想与假设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结论。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引导学生开展猜想与假设成为当前科学学科教学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猜想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极为重要.教师首先要创造条件,为数学猜想教学做好准备,然后,在讲解新知识,解题,复习等环节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猜想.  相似文献   

7.
猜想是解放思维的钥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正确使用猜想这把钥匙,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教师怎样才能运用好猜想这个武器呢?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灵活运用。基本做法有以下几种。一、依据课文题目猜想课文内容语言是点燃生活的火柴,课题是课文内容的聚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题目"这个焦点,让学生在题目所提供的时空中进行猜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分析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猜想与假设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结论。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引导学生开展猜想与假设成为当前科学学科教学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数学猜想就是指依据某些已知事实、已有经验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它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活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数学猜想,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迁移知识、运用知识,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何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呢?其定位又如何呢?笔者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应面向素质教育,这已是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体验”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学生的兴趣、热情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孕育的。如果语文教学能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猜想、争辩,并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充满生命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因材施教,贯彻以人为本、实践第一的教学原则,大胆放手,给学生以体验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刘洋 《成才之路》2013,(25):58-5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俗话说",文史不分家",主要说的就是语文与历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历史知识进行语文教学。自古以来,语文包含着历史,历史包含着语文,历史学科和语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通过利用历史知识,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课文内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多媒体技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有利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顺利开展,使课堂更精彩、更有生机与趣味,使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走心,也更直接、更形象地给学生传递知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价值观,更好地认知与掌握语文知识。本文对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进行深刻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秦苗苗 《小学生》2023,(6):10-12
案例教学是一种将知识具象化、具体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把复杂的、抽象的知识以系统化、具体化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小学生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也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数学猜想就是指依据某些已知事实、已有经验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它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活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数学猜想,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迁移知识、运用知识,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何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呢?其定位又如何呢?笔者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猜想是一种跳跃式的创造性思维,从学生学习角度上理解,是指学生利用原有的认识结构与知识经验,直接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大胆猜想,甚至是奇特的猜想,让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 一、挖掘教材内容,开拓猜想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知识文明的先锋,要在扎实的学习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能突破现有知识结构和认知的能力,而猜想思维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对数学史上几种著名猜想思维做了探究,并对在教学过程中猜想思维的引导、形成、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的思维方法。数学猜想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就数学猜想的教学意义、数学猜想教学的应用以及.数学猜想的教学策略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关键环节,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现有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知识建构活动,从而引导新知识的生长,而学习者要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知识架构.本文以"梯形中位线"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对梯形中位线的深刻理解.一、课题内容分析1.教学目标(1)掌握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会利用梯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类比→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探究过程,提高逻辑推理、  相似文献   

19.
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适时大胆地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在猜想中探索、发展创新思维。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猜想,掌握正确猜想的方法呢?我校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也致力于优化学生语言文字的工作。笔者发现,基于猜想策略的语文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学习和探究,并认为可以聚焦文本题目、文本留白、课文小练笔、课外拓展延伸、猜想阅读方法指导、追问等发挥猜想的作用,提升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