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寓言意象.这些意象大多取材于<圣经>、民间传说或现实生活.它们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圣徒们由今生到永世的神圣信仰之路,也真真切切地展示了人们为某一理想而艰苦跋涉的人生旅途.  相似文献   

2.
洪科 《华章》2012,(16)
约翰·班扬的代表作《天路历程》巧妙地运用了源自《圣经》的U型叙事结构,即乐园—原罪—受难—忏悔—得救这一情节模式.《天路历程》中的主人公”“基督徒””前往天国的旅程就是一个典型的U型喜剧模式.本文采用文学批评家诺弗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天路历程》中的圣经原型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3.
<天路历程>是最早译介到中国的西方长篇小说,它的中文译本超过了30种,其中以宾为霖的译本影响最大.他的译本并非是最早的,却是第一部完整的并被公认为是最佳的译本,版本最多,在中国读者中也最具影响力.论文所关注的是,身为传教士的宾为霖在翻译此书时所采用的一些特殊策略,宾为霖译本的特点、流传,以及在宾为霖译本的影响下,<天路历程>这部宗教小说如何被中国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和《天路历程》是中西方两部同以宗教取材的古代神话小说,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试图将《西游记》与《天路历程》进行比较,从中挖掘出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作一个简单地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5.
在《天路历程》中潜隐着一种关于身份认同的思想。通过释读,作品被理解为一部关于主体的绽开史。在主角开始向内反思并寻觅自身身份后,文本呈现出了对立的发展:一方面,主体在探索中渐次建构了自身,但这却导致了关于身份的固化与封闭;而另一方面,主角以实信者为“镜像”反观自身,并展开了在思辨中的层层消解,但这又致使了关于身份的矛盾与悖论。最终,这样一个分裂的主体在爱中得以弥合。所以通过释读可以看出,在《天路历程》中潜隐了一种内在具有两极割裂、但又在爱中得以弥合的早期现代主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英国长老会来华传教士宾为霖和王汉川博士对《天路历程》的译本为例,进行诗歌翻译的比较,表明在具体的诗歌翻译实践中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动态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达到"三美"。  相似文献   

7.
《天路历程》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寓言故事。本文侧重探析作品的成因及作家的宗教情怀及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基督教文化特色。《天路历程》作为一部内涵十分丰富的宗教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坚守信仰及灵魂拯救的思想,成为人类心灵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部美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从教育主义主题向顽童主题过渡时期的经典作品,《小妇人》的教育内涵更加多元化.本文将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视角分析作品中的实验主义、道德教育、儿童中心等教育价值观,彰显此部著作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的价值地位经历了沧桑变化,从宗教性到文学性,从贬斥到赞誉,从英国到世界,但唯一不变的是其"心路历程",成为人类心灵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10.
《天路历程》是一部英国古典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充满基督教(新教)教义的属灵著作,至今重印不断,成为《圣经》以外翻译语种最多的文学作品。通过《天路历程》和《圣经》两部作品的翻译史可以考察两者在中国的平行翻译进程及平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天路历程》是漫长的18世纪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作者约翰·班扬在这部宗教寓言中将基于个人主体性的信仰选择视为个人宗教身份及社会权威建构的驱动力,并在"救赎""名利场"这两个命题中揭示了权力与权威个人主体化的过程。班扬认为,个人救赎是基于个人认知,自主选择的信仰之路,并在神意指引下,独自面对各种考验,直至灵性的成长;同时,个人救赎是在与他者,以及社会这类"名利场"的互动中得到验证,并以推动属灵社会的建构为目标。班扬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参与新兴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深度契合,对社会精神建构有着深远影响。《天路历程》在文本传播与社会影响这两个层面揭示了个人主体性之于文学公共领域建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游戏的推广与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教育游戏逐渐产生并迅速发展。教育游戏旨在为学习者创建一种近似真实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环境,那么教育游戏必然有其依托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角度探讨当代小说中所蕴含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构成当代小说的思想意蕴和美学特征之一,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一定的审美功能,但也存在着某些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天路历程》和《西游记》的宗教性特征与现实的批判性的比较分析,表明宗教特征和批判精神如两条红线贯穿于两部小说之中,两者的结合是两部小说共同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毛猿》是伟大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第二大戏剧成就。剧中共出现了三次杨克作为"思想者"的画面,本文旨在解读主人公走向悲剧路途中所思考的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思考对该剧主题和人物刻画所起到的重要反衬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教育游戏的“形而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最新将教育游戏命名为“Edutainment”,意为教育“Education”和娱乐“Entertainment”的整合。国内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也强调“寓教于乐”的教育新理念。教育游戏作为未来游戏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教育专家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积极地把游戏中的游戏性优势与教育中的知识性优势进行合理建构,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而这一点却又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找寻其哲学根源,加以技术力量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幼儿自主游戏及其“活教育”教学手段,结合幼儿游戏化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现实需要,对教师应如何组织“活教育”展开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幼儿需要为支持设计游戏、以促进游戏为目标创建情境、以幼儿自主为中心组织活动、以语言激励为支持促进游戏等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组织教学、开展活动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吕艳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65-67,74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并为解决该问题做出了许多贡献。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再到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的“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探析了党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活教育"运用于幼儿园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师幼互动的策略变得灵活、多样。其中的策略不乏"激励式互动""追随式互动""质疑、挑战式互动"。总之,良好的师幼互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积累,需要"活老师"灵活机动的教育手法,耐心等待"活幼儿"的出现,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