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的“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报道,有一个不同以往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央下发了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报道的意见,从而给这个中国最大的会议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鲜气息,也给我们的会议新闻的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还是重要版面的“重头戏”。然而,在各种题材的新闻中,会议新闻由于报道内容上的单调枯燥、报道方式上的僵滞呆板,一直有着一副“灰色”的面孔,并成为影响媒体传播质量的因素之一。其实,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都在矛盾中生存和发展。会议报道也是如此。在会议报道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会议新闻的报道模式和受众需求之间已经存在尖锐的矛盾。这就需要传播者善于发现其中的矛盾,并一一加以解决,才能写出鲜活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媒介融合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今年"两会"新闻报道为依托,重点展示和分析了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的新媒体,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媒体作用和价值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描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历史蓝图。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古老的北京城再一次成为全国甚至国外媒体抢占的新闻高地。在今年“两会”上,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忙忙碌碌的报道队伍中,除了传统媒体外,还多了一支新生力量——网络媒体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王丹 《传媒》2014,(11):48-50
正全国"两会"报道历来是各家媒体机构的开年重头戏,考验着媒体人的智慧和能力,尤其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力显得更为重要。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大战中,涌现出很多新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样态,新旧媒体展开了一场新的公开角力。笔者通过跟踪和比较的方式,观察今年全国"两会"各家媒体的创新和探索,其中不乏一些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新变化、新特征和新趋势。新变化:新媒体唱主角新闻报道贵在常变常新,要打破传统"两会"报道的窠臼,实属不  相似文献   

6.
7.
这次的“两会”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大会,是为“九五”规划画上句号的一次盛会,当然也是新闻频出、焦点聚集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会”遍地是新闻,抢眼的新闻俯拾即是。但是,作为一年一度的例会,它也是中外媒体云集、各路新闻高手大比武的“战场”,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特刊”(以下简称“特刊”)却取得了明显的成功,据该报报道,“特刊”在人大代表中是较受欢迎的,在委员驻地,“……两会特刊是最先被一抢而空的报纸”(3月5日《中国青年报》)。从“特刊”的成功,我们似乎可以讨…  相似文献   

8.
从央视两会报道看两会报道的特点和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三月,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各路媒体汇集北京, 每年一次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盛事,也是各家媒体竞相角逐的焦点。与去年相比,中央电视台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虽然未出现大的革命性的变化,但在内容、形式、手段等创新方面的动作和趋势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丹 《记者摇篮》2012,(1):39-40
纵观近两年的"两会"报道,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强势发力,以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的高度创新,向传统媒体发起了挑战,展开了巅峰对决的"影响力之争"。调研显示,在2011年"两会"期间,包括新浪、网易、凤凰、搜狐、腾讯在内的五大综合门户网站,"两会"专题日均浏览量达到15755万,比前一年增加28%;通过电视媒体了解2011年"两会"信息的受访者比例达49.82%,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关注"两会"的第二大信息渠道。  相似文献   

10.
梁益畅 《中国记者》2015,(4):45-48,10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已成为常态,而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大众用于信息消费的时间始终有限,这使得包括新闻报道在内的所有信息,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传统媒体要想从用户有限的信息消费时间中争夺份额,必须比以往更用心。同时,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传统媒体当前面临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传播力,即如何将报道快速、准确地送到用户手中、眼前;二是影响力,即做出让用户爱看、爱评论且乐于分享的内容和产品。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难题,作  相似文献   

11.
与往年不同,2004年的“两会”报道,一个最耀眼的亮色,就是传媒“以人为本”报道理念的初步形成。所谓“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就其报道内容来说,强烈关注国计民生,高度重视民意;就其报道形式来讲,不尚空谈,求真务实,贴近受众,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党报历来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也是读者获取“两会”讯息的重要来源。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2004年对北京市民所作的“两会”报道系列调查结果,在11家全国主要报纸中,《人民日报》是受众依赖最多的获取信息的报纸,原因是“《人民日报》的权威、丰富一直是其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两会’这种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报道中,优势更加明显”。①2005年3月14日“两会”结束后,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4家中央级党报和《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3家地方党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归纳出…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融合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从报道设备到"中央厨房",再到互动创新,今年的"两会"报道折射出媒体融合取得的可喜进展。笔者通过对今年"两会"报道变化的分析,解读了媒体融合带来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一年一度的“两会对外传播”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与分析方法,展示“两会”报道的国际传播现状与所面对的问题,即“两会”对外传播不能十分有效地进行,致使国家形象受到扭曲.并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指出“信息传播不充分”、对外传播“宣传”性质以及“全球化过程”等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摆脱传播困境的策略,即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与以往相比,2007年全国“两会”新闻大战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女记者的增多。在“两会”现场随处可见积极“拼抢”采访的女记者,在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更有众多的女记者亮相。据统计,在3月16日长达1小时57分钟的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共有11位记者获得提问的机会,其中6位是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3月初的全国“两会”关乎未来中国的走向,国内外媒体纷纷关注,一场激烈的“新闻战”随即上演。对于今年的全国“两会”,重庆日报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派出了由总编辑牟丰京带队的8人采访组。经过10多天的努力,重庆日报采写了一批高质量的新闻稿件,顺利完成了新闻报道任务,得到广大读者认同,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一、高度重视,精心策划2月初,重庆日报编委会就专题研究了“两会”报道,确定了报道的总体方案,决定积极创新“两会”报道形式,推出“程序性报道+两会新闻特刊+特别关注”的全方位、多角度的“两会…  相似文献   

17.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媒体的发展初期,整合、快速的编辑理念成为其与传统媒体抗衡的利器,但缺少一个重要的理念——互动.从两会网络报道的这些变化可以看出,网络媒体正在践行着网络新闻编辑的新理念,即深耕精编的理念、策划原创的理念、可视化多媒体的理念、互动引导的理念和新闻营销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上半月,第十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五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两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围绕这一重大时政事件,中国报纸展开激烈的新闻大战。通过分析相关报道,我们发现:由于报道环境的变化、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解放等原因,中国报纸的时政报道手法,较之以往发生如下变化(实际上也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