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高中语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统编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教材之中,从诸子百家中遴选了最有文化价值的经典篇目,来强化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史记》是中华文化之根,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能让人真切地触摸到中国气质,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新课程改革“强化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史记》与统编教材的整合教学有其学术价值。《史记》是经史子集的顶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想,其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传统文化,可以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旧版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经典的文言作品,在“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之外,语文课堂应指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3.
一、苏教版《〈史记〉选读》课程目标 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积累文化常识,梳理、巩固、拓宽文言阅读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立翠 《成才之路》2011,(29):44-44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后辈的我们有责任将文言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高中新课标必修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承担着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落实这两点要求,实际上就是落实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然而,这种统一在语文教育工作者当中并非都是自然而然的。比如从教材的编制来看,不同的版本对文言课文的处理会各有侧重,有时还可能会出...  相似文献   

6.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倾注着司马迁的心血,也闪烁着其人格光华。虽经岁月的流失,而永放异彩。本文就司马迁作品中的人物加以概括分析,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顾丰英 《辽宁教育》2013,(11):42-43
为了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近年来,我校致力于研究和打造“亲近小古文,感受大文化”的校本教材,将经典的文言旬段和故事引入课堂,引领学生在小古文的世界里感受中华经典的意蕴和情味,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妙。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中华经典的传承,前人智慧的结晶.学习文言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言文特有的韵律美感.在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时,笔者进行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融入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更是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心怀“四有意识”,即目标意识、情境意识、故事意识、诵读意识,让文言经典在小学生心底扎根,唤醒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选修课“文化论著选读”模块,我们选用了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教材。在教完《论语》选读部分之后,深感教材编写说明所确定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文言、文章和文化是正确的:文言,理解和积累古代汉语知识以读懂文章;文章,分析和鉴赏章法技巧;文化,评析和传承文化传统以提升思想高度。笔者执教的是普通中学的普通班,针对这样的学生。怎么教好这门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而这主要得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时也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谆谆教诲。语文学科教学,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以《桃花源记》为例,对中学语文创新教学思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首都师范大学刘占泉教授在《文言教学的反思及建议》中,回顾了20世纪庙期50多年来的文言教学改革,把文言教学思路分成“启蒙——入门——提高”三个阶段。“启蒙”阶段,在小学的中高学段,以“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利用语文教学,展示传统文化资源;利用节日熏陶,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利用文言教材,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继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充盈,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陈举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0):141-141,154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作为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言形式,文言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文言文功不可没。当然,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文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让位于白话已成事实,  相似文献   

15.
<正>文言文教学要实现"文字""文学""文化"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真正使学生在掌握、积累文言词义、句式,学会阅读、翻译经典文言文方面,在学习、传承深厚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塑造健康人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方面,在学习、研究文章内容与写法,体验、感受作者情感与操守,学习、吸纳先人处事胸襟与智慧,滋养实践创新精神方面,都能够有切实的长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主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阅读——质疑——合作——拓展。案例背景: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的串  相似文献   

17.
《〈史记〉选读》教学中,以"深度学习"的思想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自学和有针对性反馈,高效落实文言知识;以有价值的主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欣赏;通过课堂的微探究与课后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史记》的文化价值,最终实现文言、文学、文化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主要实践样态为:融入语文校本课程、融入语文选修课程、融入语文课外活动、融入既有的语文课堂。鉴于这四种实践样态均存在种种不如意现象,为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应从微观层面的语文课程结构入手,即分化并单列一门语文课程,专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确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独立课程目标,单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教材,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专门课型,加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9.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改变只注重"文言"而忽视"文章""文学""文化"内容的倾向。在注重文言基础知识梳理、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教师要善于从文章、文学、文化等层面思考并确定文言篇目的教学内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教学内容,要从"士"的形象等文章层面、章法结构与炼字炼句等文学层面、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文化层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史记》总结了先秦到汉初间的大量文化成果,通过考察“洗”字及其组合词汇,可以管窥其所反映的诸如养生、乐律、历法、职官等古代文化,也可为学生学习枯燥的文言提供一种有文化旨趣的从文化到古汉语语言学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