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士兵突击》——一个讲述农村兵许三多从一个孬兵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兵王”的故事,记载了一名普通士兵的心路历程,引发了亿万观众的强烈共鸣,甚至成为了2007年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文化符号。在读这本书和看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我也常常会联想到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经历,也经常会陷入沉思——作为一名士兵,许三多实现了对自我的“突击”,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实现自我突破,不断成长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许三多,电视剧和图书《士兵突击》的主人公。许三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一个突然的因素,进入了部队,从而开始了一个“孬兵”在绝境中成长,在失去中成熟的故事。看了电视剧《士兵突击》之后,我发现许三多的精神值得学习,于是我把“许三多”请进班级,努力让许三多精神成为班级精神,也成为我这个班主任的内在素养。  相似文献   

3.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写的是年轻战士许三多的成长过程。在别人眼中,许三多是一个头脑比较简单的人,许多简单的道理他都不能很快领悟,许多简单的事情都被他搞糟,许多简单的东西他需要比别人更长的时间来学习。但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凭着顽强的毅力反复训练,从一个不合格的新兵成长为特种部队的精英,从一个被人轻视的人成为受人尊敬的楷模。许三多的成长凭的是简单的想法和做法。他每天重复着踢步走练习,重复着负荷晨跑,重复着叠方块被;即使连队改编不存在了,作为看守连队宿舍的最后一名士兵,他也没有放弃以前的做法,一样重复着站岗,重复着餐前唱队歌……可以说,简单的“重复思维”,成就了许三多。  相似文献   

4.
王莉 《青年教师》2008,(1):54-55
《士兵突击》是2007年热播剧目,剧中主人公许三多的成长经历很有启示意义。"许三多"是一个被人忽视,甚至像"透明人"一样让人熟视无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士兵,因拖全班的后腿,他常常被人奚落、排挤、训斥,但他朴实的脸上仍旧带着自卑的、谦逊的,甚至讨好的、无所适从的笑容。他性格孱弱,说起话来有些娘娘腔,笨拙的举止常常令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当休息日战友们结伴出去玩时,他孤单的身影仍然出现在班长面前,他说玩没意义,班长问他你认为什么有意义,他说他父亲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剧《士兵突击》在全国各大卫视的热播,剧中许三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电视剧展现许三多由一个笨拙懦弱的农村青年成长为“兵王”的过程,从其成长过程中所展现的许三多执着、顽强、富有爱心、勇于行动等形象特征,他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动.本文就许三多的形象特征做出剖析,希望对人们有所启迪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士兵突击》热播以来,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主要讲述列兵许三多由公认的"孬兵"成长为"兵王"的过程,同时影片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经典人物形象。在许三多的成长过程中,班长史今对他的"不抛弃,不放弃"起到重要作用,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启示一:走好关键几步《士兵突击》是部好剧,它写了士兵的成长心路,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成长。正是许三多的关键几步,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某些人眼里的"窝囊废"许三多,进了部队,从此走上了改变他一生的第一步。在维护班,有战友  相似文献   

8.
《士兵突击》在全国热播,主人公许三多的成长经历带给我们很多关于成长、关于人生、关于信念的启示。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我想谈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了兰晓龙写的《士兵突击》之后,我被小说钢七连三班班长史今所深深感动。他挽救了成绩不佳、不被人看好的孬兵许三多,帮助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种兵。许三多也凭借自身的顽强努力,脱胎换骨,后来居上。我从他们身上知道了自己该如何做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乔伊斯的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主要讲述了忧郁多思的主人公斯蒂芬从儿童到青年的成长历程,是现代成长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斯蒂芬逐渐从一个敏感不合群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独特见解的青年艺术家,在这期间,他对自己在宗教方面,艺术方面的身份逐渐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也经历了伴随成长的欢笑与眼泪,最终,他的性格慢慢成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选择,即放弃神职,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基础较差的生源对于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士兵突击》许三多与高职学生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许三多的成长经历,对高职素质教育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年前的美国,一部《阿甘正传》以主人公诚实守信、简单执着的生命态度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13年后的中国,一部描写两个农村士兵在部队成长之路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品评和思考。如果说《阿甘正传》为美国垮掉的一代树立了一个乐观焕发、守信执着的奔跑的榜样,那么《士兵突击》则打造了一个坚不可破的“不抛弃、不放弃”的钢铁团队,面这个团队中的两个主人公,许三多和成才的成长历程则充分展现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如何取舍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8,(12)
《士兵突击》描写的是一个名叫许三多的青年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特种兵的故事。该剧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许三多"这个虚构的人物还被评为年度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形象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思考。他是真实可信的形象,每个人都能够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又是立体多层面的形象,每个人也能够从他身上得出对生命的感悟。可是,对于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形象,却很难准确概括他的性格特征。仅从许三多的名字入手,解说“三多”的含义,就是真多、情多、拗多,这三点在人物形象中是交叉的,不分你我的,许三多的性格就是这样一个凝聚体。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一部军旅题材的连续剧<士兵突击>红遍了大江南北.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我有理由更加执着地喜欢这部片子,剧中的每一个人都让我为之心动.班长史今不抛弃、不放弃,让不被人看好的许三多成为了一名最棒的士兵;连长高城用自己的不抛弃、不放弃,让全连士兵长出了根根傲骨;许三多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始终以不抛弃、不放弃之精神做着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许三多的成长有力地告诉我们:不抛弃,才会有奇迹;不放弃,才会出成绩!  相似文献   

16.
叙述"成长"--试论《红旗谱》叙事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谱》以主人公的“成长”作为小说的基本线索,以此反映出一种历史主体的生长过程。按照巴赫金的“成长小说”理论,《红旗谱》已经是意义完备的“现代小说”,它体现了人对“历史时间”的认知和把握,即人的成长表现出历史本质的生长过程。这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进入到一个更为激进的“文学——文化”时代。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可爱的许三多反复表达一个意思:人“要好好活”,而他理解的好好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8.
《中文自修》2008,(6):18-21
《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许三多可能是2007年登上中国杂志封面最多的电视剧人物,却又最富有争议性。他的迟钝,缺心眼、一根筋,感召着人们跟现实相悖的内心,为人们提供了一次自我反思的契机,是一种钝感的魅力;他是一个弱小的符号、所有人都像一个主角,唯独他不是。 本栏约请了北师大二附中与上海市市三女中的学生畅谈了对许三多这个人物的不同看法,并由上海大学教授胡申生先生作了精短的点评。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不少网络类型小说呈现出“反成长”的叙事特点。这种“反成长”叙事具体表现为人物性格简单、定型;情节铺排与故事讲述曲折离奇、匪夷所思;叙述技巧上不重视人物内心分析而侧重悬念、伏笔的运用。“反成长”的叙事特点与网络类型小说的连载性质、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与叙事目的、阅读主体的层次与期待视野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成长”叙事特点给新世纪网络类型小说带来简单化与模式化等审美局限。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的儿童视角小说,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成长”主题。不同时代少年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也隐喻了作家本身在不同时代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汪曾祺的儿童小说也是他自己“成长焦虑”的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