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美涛 《考试周刊》2009,(12):147-148
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对电磁场的物质性作了简要的介绍,讲到了电场、磁场都是一种物质.是统一的电磁场的不同表现方向,并可以相互转化。但高中生对这一方面缺乏感性认识,无法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磁场的物质性略加以深人介绍,学生不但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而且对于很多电磁现象尤其是电磁感应现象会有一个更全面、更简明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课标在光现象中安排了有关颜色的初步知识,对于在有色光下物体呈现什么颜色,不少同学感到难于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下面介绍一些与此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中错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运动错觉现象,这对于运动员正确估计运动距离、高度、速度和动作方向,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了解各种错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和规律,对于运动员在训练中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克服心理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干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物理电磁学部分的讲授中,建立"场"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力"和"能"这两条线索为研究静电场以至电磁场的出发点,讲清场的物质性和场与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正确的理解,更有利于正确认识"场"的物质性.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语法书中很难看到对“强调语气”这一语法现象的全面论述。对于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说,这又是一个应该系统掌握的语法项目。  相似文献   

6.
英语姓名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英语姓名的起源、结构以及取名动机入手,分析了英语姓名这一特殊系统中蕴涵的特殊化内涵,印证了英语姓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化现象。对英语姓名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7.
卢小蕾 《海外英语》2014,(16):229-231
标记现象指的是语言现象分布的不对称性,而标记理论就是用来研究此类标记现象的。该文运用标记理论,从冠词、指示形容词、主有形容词、泛指形容词、疑问形容词这五大方面分析了法语限定词中的标记现象,旨在找出法语限定词词汇教学中更基本、更自然、更常见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较好地记忆和运用词汇,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傅强强 《物理教师》2009,30(8):56-56
对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学习,初、高中教材中都是从实验现象人手,我们的第一感知是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光线发生了偏折,诸如插在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象弯折了一样,有水的池子比无水时看起来要浅些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当然实验现象是第一感性认识,它能够很形象地说明光的折射现象,但是当看到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发生了偏折这一现象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偏折呢?这里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勇于探究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电磁场的物质性是整个电磁学和电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但这一概念的阐述。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本从电磁学的教学内容出发,阐述电磁场物质性概念的建立,以促进电磁学的教学。分析了电位移矢量在一般情况下不仅与自由电荷有关,而且还与极化电荷有关,并给出了电位移矢量仅与自由电荷有关的条件,研究了极化电荷的分布规律,得出在均介质中,只有自由电荷分布的地方才有极化电荷;在电场方向上介质有不均匀性,必有极化电荷出现;在垂直于电场方向上介质有不均匀性,但没有极化电荷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为迁移而教”是摆在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具吸引力的课题。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产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一、紧扣基本概念、规律培养灵活思维物理学习上的迁移现象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传统教学中我们常说要抓基础,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运用,这都是学习中的正迁移现象。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往往在迁移现象上起更显著的作用。物理量的比值定义在中学物理中随处可见,如密度、压强、功率、加速度、电阻、电场强度、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可以分析介词off,at,behind的一词多义现象,旨在说明意象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容易、更快速地掌握英语介词的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电磁场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很快把握其本质,建立电磁场的直观概念更加困难,更谈不上深入研究。本论文讨论通过课堂上机编程的方式,采用时域方法对电磁现象进行仿真,通过图像和动画展示基本的电磁场变化过程。学生掌握初步的电磁仿真能力后,即可在课堂上自行调整仿真参数,研究不同参数下电磁场的变化情况。通过这种方法,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参与到研究中来了,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课堂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法效果良好,学生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抽象、内涵丰富,涉及到的现象纷繁复杂,限于中学阶段学生的理解和数学知识水平,虽然教材对于许多内容进行了删减,但许多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往往仍是背公式、记结论,缺乏对定律的深刻认识,做题时只是凭感觉,影响了后阶段对于电磁场等知识的学习。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借助变压器创  相似文献   

14.
电磁感应现象有力地证明了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统一性,并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正确认识感应电动势是深刻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是有效地解决电磁感应问题的保证.本文对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作微观分析,并对相关问题的求解作分析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物理电磁学部分的讲授中,建立“场”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力”和“能”这两条线索为研究静电场以至电磁场的出发点,讲清场的物质性和场与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正确的理解,更有利于正确认识“场”的物质性。  相似文献   

16.
从物体受力的一般条件出发 ,考虑到电磁场的物质性 ,揭示了洛仑兹力的本质 ,证明了洛仑兹力公式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实验定律 ,可以由其它电磁场公式加以导出 .  相似文献   

17.
《电动力学》课程中引入普通物理知识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经典的动力学理论,它主要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的相互作用,对本科生来说这是一门相对较为难学的课程,其难点为数学知识:散度和旋度,重点为麦克斯韦方程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普通物理知识,采用通俗形象、层层铺垫等方法进行教学,将其化难为易,让学生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赘词现象是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透过这一现象 ,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英语词汇深层知识的掌握 ,用词能力以及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在考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作弊现象,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剖析,会使我们更透彻地认识这一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星 《考试周刊》2012,(25):74-76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给学习者掌握词汇造成了难度。然而,从认知角度上讲,英语词汇中的多义现象很多都是从本意通过隐喻延伸而形成的。了解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把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及其分类,然后以"up"为例,根据引申义与核心义的距离远近,从表层、中层、深层几个方面论述了其隐喻含义。论证隐喻分析是我们了解词义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