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嘉嘉已经5岁了,晚上仍坚持要挤在爸爸、妈妈的床上睡。不管怎样哄劝,她就是坚决不肯自己睡。爸爸、妈妈最后总是无可奈何地让步。 相似文献
2.
睡觉是孩子每天的例行公事,但对孩子吃喝拉撒都要管的父母来说,孩子的睡觉问题却让他们头痛不已:孩子不肯睡怎么办?孩子半夜老是惊醒吵闹怎么办?解决了孩子的睡眠问题,孩子好好睡,大人睡得好。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入学时顾不上辅导孩子.顾不上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到升入高年级,才发觉孩子作业拖拖拉拉、学习马马虎虎等坏习惯已养成。他们困惑了:我们的孩子挺聪明的.咋学习跟不上呢?他们着急了:老师啊.快帮我们补习补习吧! 相似文献
4.
5.
6.
3-6岁幼儿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幼儿的身心发展已经具备了接受良好道德行为的条件。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发挥榜样作用、改善自身道德素质,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养成。 相似文献
7.
美美颤颤地站在木桩上,挪一步要老半天,眼看就要走完了,却在最后的一个桩上掉了下来。聪聪在那头喊:“嘿,看我的,没问题!”说着就迅速从木桩上走了过去。幼儿动作水平主要从两个方面衡量:一个是大肌肉动作,另一个是小肌肉动作。3岁~6岁的孩子在此前大小肌肉发展的基础上,身体动作越来越协调、越来越灵活。 相似文献
8.
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和父母常常“当局者迷”,即只顾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却忽视自己的教育习惯。殊不知,大人的教育习惯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而孩子是身心迅速成长的个体,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变化”。如果大人总是用老眼光看待他,用老方式对待他,他们形成新的习惯就会遇到很多障碍。而且这些障碍不容易排除,因为它们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隐 相似文献
9.
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受过教育只是在技术层面让孩子有了知识,而教养则是一种内在的品德涵养,远不是受过教育这么简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其实需要从基础做起。这里我们请来了北京、上海、杭州的有关专家,他们对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但愿对您有用。[编按] 相似文献
10.
突然发现孩子撒谎,每个父母都会感到震惊.假如孩子的撒谎行为频繁出现,已成为一种习惯,该怎么办呢?孩子经常打别的小朋友,也会令父母头疼.望子成龙的父母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为这样就能保证孩子的精力都集中用在学习和进步上,殊不知最后把孩子弄成生活上不能自理、人格上不能自立、依赖性十足,这样反而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显示,注意力差,容易分心名列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之首。6岁前是培养宝宝注意力的关键期,应该从0岁开始抓起。如果家长在这个阶段不关注宝宝注意力的培养往往会造成宝宝认知效率低下,性格浮躁,情绪不稳定,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不,3岁的齐齐经常在半夜的时候醒来尖叫、哭泣,而且,醒来之后便拒绝单独睡,怕妖怪在他睡着的时候抓走她。爸爸、妈妈很是担忧,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3.
14.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一系列指标与规范的和谐混成。因此,我希望能将习惯培养细化到惊人的程度。也就是说,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培养这些习惯应采取哪些具体步骤,应达到什么样的规范标准,都应当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来。当然,这是对研究的要求。对于父母与教师来说,只需要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确立培养目标及方法即可。 相似文献
15.
16.
记忆力是构成智力的要素之一,对人的一生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想让宝宝记忆力得到健康发展,就要了解宝宝记忆的奥秘,然后根据宝宝记忆的年龄发育特点,采取科学的早期教育方略给宝宝的记忆力全面充电。 相似文献
17.
□1—3岁宝宝的注意力发育特点
1.有意注意在1岁左右慢慢形成,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并且极不稳定,尚处于萌芽阶段。
2.语言成为吸引注意的重要因素。1岁以后,宝宝能说出单音重叠词,能够以词代句、以音代物,对成人的言语指令出现相应的反应。因此,当他听到成人说出某个物体的名称时,就会相应地注意那个物体,并对图书、图片、儿歌、故事、电影、电视等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中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教育”即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导,孩子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化”即父母有意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示范,使得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习惯;“模仿”即父母并没有特意教导孩子.而孩子有意地观察并习得行为习惯;“熏陶”则是父母的教导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无意的.孩子也能获得很多行为习惯。见下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