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期间,日军执行了"以华制华"的战略,试图建立殖民统治。尤其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更加重视政治进攻,在晋察冀边区广泛推行自首政策,一度瓦解了部分基层抗日组织,造成了一些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的思想混乱。于是,晋察冀边区制定了一系列反自首政策,如允许利用假自首保存力量,分化和争取真自首者群体;开展党性教育和民族气节教育,克服右倾情绪,提高民族意识;整理党的组织、镇压叛徒,以及转移、保存干部等。通过这些措施,坚定了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的抗战信念,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纯洁了党组织,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奠定了基础;并最大限度地分化了自首者群体,孤立了日军,从而彻底粉碎了日军的阴谋,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人才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雄 《新闻知识》2005,(10):25-26
经济新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始终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市场竞争和日常消费中,人们需要获悉经济战略、经济政策、法令法规、经济走向、市场行情、经济背景等各方面的信息,并凭借这些信息来了解市场,认识市场,以便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经济新闻记的工作正是通过对众多经济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传播,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政策、对社会、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进而对社会政治,经济运行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棉纱布是日军侵华战争重要的战略资源,汪伪棉纱布贸易政策完全是为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维持战争的紧迫需要而产生的,其政策内容和手段主要是限制移动、强制收买和控制配给,并突出殖民性、掠夺性和欺骗性的特点,实际上它是日本对华经济统制政策的翻版。汪伪棉纱布贸易政策的推行,在竭力满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需要的同时,却使中国的民族经济遭到巨大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伪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命于当地的日军占领军并受其严密控制,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5.
日本掠夺华中矿产资源"意见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与史学》1999,(2):14-23
日军在占领华中地区之后,为推行它"以战养战"的侵略政策,对我国防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本辑史料公布的日方档案《关于华中国防资源开发的意见》,就反映了日军的这一野心和计划.  相似文献   

6.
清代榷关税课是清代财政收入的第三大支柱。乾隆年间,为着调整课额高低与民生民食的关系,克服增收税课与增殖商业资本的矛盾,推行了免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免税措施,这是榷关免税政策的具体体现。本文拟对这些免税措施的具体内容,实行免税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采取免税政策的作用与意义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龙琛 《档案时空》2015,(1):17-19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为达成其战略目的,对中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空袭,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日军入侵,步步向内地进逼,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被迫对既定的侵华方针作出重大调整,采取了“政略进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对中国内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10月广州和武汉沦陷后,湖南成为抗战正面战场的前线.  相似文献   

8.
伪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命于当地的日军占领军并受其严密控制,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发展论的跨世纪思考──评《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姚诗煌在中国经济以快速、健康地增长迎来新的千年纪元时,中国未来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的战略与政策研究,都把中国的未来发展视为对21世纪世界格局最具影响力的变化因素,并加快了战略与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群众总是通过与自己最现实、最具体、最切身的利益理解中央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目标以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重要政策,体现了党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的经济思想,激起了全社会广泛反响。就新闻报道来说,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好这些经济思想、经济政策,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