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刘劭<人物志>才性说提出的历史背景,并具体探讨了刘劭才性鉴定、人才使用等方面的观点,阐明了才性鉴定的可能性、困难及方法,以便对当前的人才选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才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论术了才性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才性的划分,结构与发展规律,才性的功能与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与造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旨在为研究传统服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笔者认为对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不应该单纯从面料和工艺层面研究,深入到其背后的文化和艺术层面更重要。通过对魏晋玄学的分析和了解,发现其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这也包括其对服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晋玄学的深刻表现,是人的觉醒,在人生观上,否定神性,强调人性,这就必然导致在审美观上突出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并注重审美主体同时作为审美实体的美的价值。魏晋的美学,正是在以魏晋风度为主体的人物品藻中体现、发展起来的,前提却是反对两汉经学、崇尚老庄的玄学。它一方面为魏晋美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哲学的前提;另一方面,它的一些命题、范畴,或者直接地转化为了美学的命题、范畴,或者间接地启发了美学命题的提出。所以,魏晋的玄学与美学在人的自觉的时代主题曲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玄学为美学提供哲学基础,美学又具象地体现了玄学。  相似文献   

5.
魏晋玄学思想体系本身非常复杂,是儒释道等各种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逐渐碰撞、交流、融合而积淀的集体智慧结晶,它在表现形式和内容方面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对话理念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价值论、认识论与表现形式等方面整理、挖掘玄学思想中的教学对话意蕴,对完善教学对话理论、指导教学对话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魏晋玄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魏晋玄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思想学术的精髓。魏晋玄学具有神秘的文化色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为魏晋玄学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发展环境,并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分析魏晋玄学产生的必然性,需要结合魏晋玄学的历史发展背景加以分析,以更为深刻地认知魏晋玄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陆机主体才性的特殊性是影响这一诗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受江东陆氏家风家学特点的制约,陆机具有矜重清励的性情气质、优厚的才学及呈才意识。其矜重、清厉的特殊性情制约着诗歌繁缛而庄重典雅的风貌,而其“才多”及呈才意识又较为直接地影响到诗风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
在魏晋险恶的政治环境下,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名士对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王弼在形而上的视域下论述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并强调崇本举末、一以统众,嵇康、阮籍在宇宙论视域下论述"以从欲为欢"的身躯我,向秀、郭象由宇宙论视域下的独化转化为形而上学的"同一"。此时的魏晋士人总体上继承汉代以来混杂难分的宇宙论和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归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的归隐历来引人注目,对其归隐进行探讨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但大多仅从儒家思想出发。魏晋时期玄学思想炽畅,处于那个时代的陶渊明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本文在玄风盛行的大背景下,结合其时仕时隐的经历,并与玄学名士对比,探索玄学对陶渊明归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原始儒家所追求的理想性、非功利性的名教已经变得虚伪化、矫饰化和功利化。一批具有儒学知识背景的魏晋名士援道入儒,对自然与名教的关系进行辨析。王弼主张"化名教为自然",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向秀、郭象则坚持"名教即自然"。如果说阮籍、嵇康偏向于自然,裴頠偏向名教一端,那么,王弼、向秀、郭象则处于自然与名教之间。与先秦儒家化自然为名教相对,魏晋名士化名教为自然,并希望最终能够弥合自然与名教之间的紧张,实现二者的同一。  相似文献   

11.
玄学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故魏晋玄学的范畴最为广泛,也最具有包容性。自然主义可以说是魏晋玄学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征,贯穿着魏晋玄学的整个存在与发展的历程,也对魏晋玄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代,是玄学唱主旋律的时代,是高扬人性的时代.玄学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思潮,在二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对中国美学的勃兴和繁荣,提供了理论的基石和心灵的土壤,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一个十分特殊的大动荡、大转折时代。这一时期政治黑暗 ,战乱频仍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豪门士族的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上 ,由于儒学的经学化和日益神学化而遭到士人的反对 ,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以儒、释、道几种思潮融合而成的玄学得以滋生、风靡。玄学一方面主张“贵无论”,政治上表现为无为而治 ;另一方面又倡导“自然观”,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些思想主张一扫经学尘垢 ,为士大夫们开辟出一条玄思清朗的思想途径 ,从而使得传统士林风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激情萌动的生命意识 ,称情任性的思想情感 ,坦荡豁达的行为方式 ,高标风流的人生理想 ,则是这一风气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4.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造成了长期的社会动荡,但是这种社会状况也使得文化和精神方面高度自由,从而导致当时的文人思想各异,因时因地也不尽相同。普遍表现出对于老庄文学的推崇,对于人本身的推崇,至此玄学呈现出一种思潮,那就是更加重视个人意志,提倡表达自由的社会风气,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种风气经过各方文人学士的积极宣扬对于主流的价值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诗歌的形式来叩问死亡、抒发由此引发的忧伤,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挽歌即其中之一种。挽歌起于执绋者的讴歌,本是送葬仪式的组成部分,但是自汉末起,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强化,开始在葬仪以外的场合流行起来,此后,魏晋文人不仅好唱挽歌,且自制新辞,文人挽歌诗往往带有自挽的性质,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陶渊明的《挽歌诗》堪称此类作品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6.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追求艺术化人生的体现,它对我国中古以后历代士人均有广泛影响,特别是盛唐时期。魏晋名士的思想、风度和作品,对"诗仙"李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李白不仅继承了魏晋风度中的生活风范和审美情趣,而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理性开拓,形成了自己自然清新、一往情深、光洁虚灵、气势奔逸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平原由于人工运渠的修治及海河水系的形成,且受政治因素影响,内河航运有较大的发展。邺城作为当时北方政治中心.其与黄河的水运连接非常便利.地位重要。曹魏时期一系列运河的开挖将河北平原的水运南北贯通,以漳河为主体的海河水系有着颇具规模的航运利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魏晋六朝时期的文体发展、变化的特点做了详述,以此可对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学发展的变化与内容有个全面的认识,对鉴赏本时期作品有极佳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魏晋文人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以执着热烈的人世精神为主导,在对待"不遇"的态度上是充满希望的"待时".无论是"放达"还是"隐逸",其风范气度和心理指向都充分说明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精神联系.其"不遇"内涵复杂,在蔑世绝俗的背后,仍然或隐或现地披露出他们心灵深处无以消解的那种传统文人怀才不遇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