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以专业为核心的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围绕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建设与管理,对大学生学术性社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本文试图解答如下问题:第一,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存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根本任务;第三,大学生学术性社团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第四,如何加强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建设与管理。解答这些问题将更好的帮助高校开展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学术性社团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学术视野的重要载体.对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学术性社团在发展中显现出的组织松散、资金不足、社团文化薄弱等各种问题,研究了学术性社团未来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术性社团的发展策略,期待相关研究能够为我国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逐渐开始被众多高校所重视,但在其推进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阻碍其育人作用的发挥。本文以天津科大学学术性社团建设为实例,分析影响大学生学术性社团育人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提出学术性社团在发挥育人功能方面的改进建议,为高校学术性社团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学术性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组织中一支为数不多、但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由一群致力于研究某一学科或方向的学生自愿组织而成立的群众性社团。以专业为依托而建立起的学术性社团作为学习型组织,为实践育人和学术育人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开拓了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文章探讨了学术性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分析高校发展学术性社团的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深入研究实践"加强高校学术性社团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术性社团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体育学术社团是学术交流的主力军,对外交流的主代表,上联下达的主渠道。我国体育学术性社团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理论创新性和实质性不够;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整体研究素质亟待提高,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术性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了发展中显现出的缺乏创新精神、组织松散、缺少政策支持等各种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高校学术性社团的对策,为我国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学术性社团是依托专业而建立起来的学习型组织,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进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不足,形成固定的育人模式、发挥育人功能,将会是未来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学生社团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理论与实践衔接紧密等特点。近年来 ,各高校学生社团依靠外部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主观努力 ,工作优势日趋明显 ,尤其是学术性社团 ,更是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一、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概况1 数量多 ,学科覆盖面广。在当今高校校园内 ,学术性社团数目繁多 ,几乎涵盖文、理、工、医、农等所有学科门类。据不完全统计 ,每所院校的每个系科 ,基本上都挂靠了一个学生学术性社团。2 学生参与广泛。据抽样调查 ,约有 6 0 %以上的学生曾经参加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学生社…  相似文献   

9.
组建专业学术型社团是培养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途径。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虚拟仪器俱乐部和嵌入式创新实践俱乐部为例,介绍在高校学术性社团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实践证明,高校学术性社团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高校学术性社团,在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现状和在学术性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孕育学术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好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国革命过程中,“革命力量”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帮会等秘密社会与无业游民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破坏性,需要进行改造才能加以利用。因此,主张将帮会定义为游民组织,就能名正言顺地将二者都加以改造。这种做法忽视了帮会与游民组织之间不同的主要成分与特征。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这种认识又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从而影响了秘密社会史的研究。因此只有不仅抛弃那些明显意识形态化的认识,而且分解那些隐性意识形态的影响,学术研究才能真正具有客观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文学社团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河池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营造高校校园文化的主力军,高校文学社团普遍存在活动影响力不够、物质条件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等问题。现阶段,应从加强社团自身建设、高校积极创建促进社团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等方面来努力,真正发挥文学社团活动应有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社团管理能力,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的作用,对提高高校校园整体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把高校理论社团建设成为优秀社团,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指导,以会员为核心,以社团内部文化为导向。各大高校要持续努力地探索和创新理论社团管理方式,加强理论社团的建设,发挥好高校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性循环,进而实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社团挂靠二级学院,必然要求社团活动体现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而团支部进社团是当下凸显社团活动专业特色的一个有效举措。团支部进社团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体制、机制上还有待完善,可以考虑从完善制度建设和创新活动载体两个维度着手,在团支部进社团背景下深化社团专业特色,进而更好地为开辟第二课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天津市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现状,特别是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武清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提出宏观上分类指导,微观上细致深入,完善规章,健全制度,聘请优秀指导教师,加强学生社团的投资力度和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激励保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整体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社团的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实现社团档次的全面提升,真正让社团在发展校园文化、优化教育环境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创造性、多样化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对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校园安定秩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活动的主动力,是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发展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为高校体育社团和体育教学改革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建议,并为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及"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Florian Waldow 《Compare》2017,47(5):647-664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the global flow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programmes have long been interested in the role of so-called ‘reference societies’.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top scorers in large-scale assessments are framed as positive or negative reference societies in the education policy-making debate in German mass media and which functions they fulfil. Top scores in large-scale assessments do not automatically promote a country to the status of a positive reference society. Whether top scorers are perceived as positive or as negative reference societies depends largely on stereotyped prior perceptions that determine how success in these assessments is framed. Among the functio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ference societies fulfil are making educational reform agendas more plausible and serving as projection screens for conceptions of the ‘good’ and the ‘bad’ school.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factors on socio‐cultural aspects in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nd “transitional” societies is explored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and organisation in these societies. Transitional societies are defined as those that are moving from a traditional nature to an industrial one. India is used as an example of a transitional society. Links between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s of the three societies, their child rearing goals and practices, and features of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are established. Key aspects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dentif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analys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appropriateness for Indian societ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diverse child rearing goals and practices of the Indian culture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Western conceptualisations of effective early intervention. In conclusion, issues and questions for research that would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developing culturally responsive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