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贵州省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为典型案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当前贵州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师自主性与创新性的课程能力、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内容体系呈现薄弱环节.发展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第一, 强化体育教师的课改意识,加大自主创新性的课程能力培养;二、注重校本课程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构建"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主要存在教材与地域特点适应性不足、地方性教材建设有待加强、教材建设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不适合实际操作、场地器材、师资严重缺乏等问题。应鼓励广大体育教师和专业人才开发和整理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传统优势,自主开发、宣传并实施符合本校发展的、具有理论性、健身性、文化性、审美性和创新性的体育校本课程资源,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学校体育的功能没有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目标不明确;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人文价值缺失,课程结构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需要;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科学,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等4个方面对我国高师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体育课程、科学制定高师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科学选择与组织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的评价"教"与"学"等8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4.
体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最为典型的“对称”性体育运动项目,它对人体影响有选择性、全面性和健形性等优点,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体操内容的简易多样性和挑战性,使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被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材。体操项目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确定教材内容,既要考虑自身的独立性,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教材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校教育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教材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当今的中学体操教学,只有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使其迎合学生身心的需求和时代要求,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动作,顺应实用性和终身性的要求,才有它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和增设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目前体育教学内容呈现出兴趣差异,结合实际增设部分体育项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田径教学内容在学校体育课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全面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现代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制定出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具有的诸多特征和功能,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为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提供了开展的条件,符合我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借鉴国内外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高校终身体育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向,体育教育必须向终身体育教育转轨,高校体育的改革必须以“终身体育”为核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文围绕此指导思想对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理论阐述,期望能为转型期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施、体育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体育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对国内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比较与分析,重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体系,提出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陈云 《中学文科》2009,(15):81-81
开发利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体育课程内容理论成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长期以来,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面过窄,从而忽视了各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与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忽视了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特别是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城市化,缺少地方、民族、学校特色,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缺乏置换功能,没有考虑不发达地区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使得这些地区无法执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现有的体育课程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发和构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是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师范类实践课程不仅仅是教育见习和实习、教学技能训练等实践活动,更是发展高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其专业情意的有效载体,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民族地区师范类实践课程,还具有激发职前教师热爱少数民族教育情怀的作用。因此,在其课程资源开发上,不仅需要明确其理论基础,突出其民族性,而且在实施与评价过程中也必须体现出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四省区的彝族在语言使用、语言基础及群众意愿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具体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各省区的具体实际,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彝区的双语教育分为部分双语教育和全部双语教育。部分双语教育的特点是只在民族语文课上或文科课程中使用民族语授课,其他课程用汉语讲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全部双语教育,指在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均使用民族语。  相似文献   

13.
藏区教育受自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重视藏区教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藏区要在开办寄宿制学校,发展实用教育,建立激励和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服务民族学生、培养民族人才,开展双语教学,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及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突出教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确保藏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彤  陈昕 《成才之路》2022,(1):43-4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和社会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体育素质与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依旧存在课程内容形式化、教学方法刻板化、教学资源贫乏化、教师能力薄弱化、评价体系单一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校忽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部分家长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上存在"体育无用论"思想.为此,要因地制宜,打...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民族教师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师范教育院校来说,具有明确和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是教师教育的起始条件。目前,民族教师教育理念还停留在诸如终结式师范教育、重学术轻师范、分科设学、办学行政化等理念上。严重制约着民族教师教育的发展。民族教师教育若想实现快速发展,应对的策略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师教育理念,包括树立发展性师范教育理念、师范性特色理念、课程综合化理念、教师为本理念等。  相似文献   

17.
自从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我国教育界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无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框架结构等方面,都给学校体育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新变化。这些变化将有利于实现体育的社会功能,体现体育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无锡会议”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中、小学一样,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已成为趋势。本文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等方面,对建立具有高校特点的“体育与健康课”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近年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发展较快,但仍存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普九"巩固难度大、教师队伍不稳定、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缓慢等问题。今后应建立"以省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体制,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支持边境地区学校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教育,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Senior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for certification continue to attract increasing student enrolments amidst international concerns for the state and stat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Curricula analysis of senior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has typically focussed on courses in local contexts. This review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current discussion aroun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a through a document analysis of 15 senior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for certification. Results from the analysis of curricula documents reveal similarities in subject aims, objectives and rationales, subject specific content and assessment. Senior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is firmly based in both the biophysical and sociocultural fields of study and draws on a broad range of disciplines from which to study human movement. The stated rationales of the courses reviewed suggested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tent areas underpins senior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however content was mostly prescribed in stand-alone units. This review identified more similarities than differences in content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in senior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a point of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urses reviewed was those that assess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those that do not. Internal assessment provided for a variety of tasks to determine student learning, however, external assessment was dominated by a written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