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21,(2):32-37
清廷自踏上立宪之路起,便试图通过宪法钦定、发布《宪法大纲》以及制定资政院章程等形式来把持制宪权;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为形势所迫,才不得不将制宪权让与资政院。资政院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说,"由于清廷不断发布上谕而逐渐获得了制宪权"。相反,武昌起义前资政院议员均认可该院没有制宪权的规定。1910年之后,由于民间立宪人士持续对政府施压和资政院议员的不断争取,资政院最终在武昌起义的乱局中一举获得了制宪权并在短期内制定了《宪法重大信条》。  相似文献   

2.
滦州兵谏的性质问题,是研究这一重大事件的核心和关键。在这个问题上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滦州兵谏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士官三杰已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并为推翻清王朝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他们在武昌起义后发动滦州兵谏,绝非偶然,是他们在兵谏前革命活动的继续和必然结果。张绍曾发动兵谏是革命策略。认为滦州兵谏是在梁启超的"政治思想的影响及其指导下进行的",目的在"瓦解革命"、"拥护清室"的观点是有背客观史实的。  相似文献   

3.
1911年10月,在武昌起义爆发的同时,北方滦州以第二十镇新军为主体发动了滦州兵谏,要求清政府彻底改革实行英国式君主立宪,实施不流血的革命。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发动了武装起义,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有力支援了南方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在辛亥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峰游记     
我向来惯过“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站。此地是辛亥年张绍曾将军督率第二十镇,停军不发,拿十九信条要胁清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  相似文献   

5.
五峰游记     
我向来惯过“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站。此地是辛亥年张绍曾将军督率第二十军,停军不发,拿十九信条要挟清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寡不敌众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铭,  相似文献   

6.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1912年1月的滦州起义,爆发在清廷的京畿地区,又出现在清廷倚为御林军的北洋新军中,给搖搖欲坠的清政府以沉重一击,加速了它的崩溃;而“对于民国之成立,厥有极大之助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对于冯玉祥与滦州起义的关系及其作用,专论至今阙如。有的论著不提及冯玉祥名字,还有的根本否认冯氏参加了这次起义(如凌钺的论文),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试就冯玉祥与滦州起义问题作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滦州起义是中国北方一次重要的革命事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清廷的统治给予了重大冲击,为最终推翻清王朝取得辛亥革命胜利起到了不可轻视的作用。冯玉祥是滦州起义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1933年8月再次到泰山隐居,他做了一件功贯千古的大事,出资兴建了一座当时规模最大的滦州起义革命烈士祠,是冯玉祥先生对英烈的深切缅怀,是烈士精神与泰岱永存的长久纪念。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清朝政府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挽救其自身的统治,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先后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于1911年颁布了《十九信条》两个宪法性文件。文章分析晚清立宪对欧美和日本各国宪政的借鉴,探讨各国宪政对这一时期的立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曼曼 《教育》2012,(14):23
谈到大学"立宪",更多的是"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涉及到学生的似乎不多。其实,此次《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落实,学生的参与亦是重要一环。《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章程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