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言令 《学周刊C版》2011,(9):206-206
幼儿园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如果幼儿期能获得更基本的素质培养.对于人生而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有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没有教师的质量.也就没有幼儿的良好素质。下面就从我们目前进行的活动区活动谈一下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学校要落实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政治课教学.必然要提高政治课教师的素质。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要跟进形势.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政治课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主动钻研教材.不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推动政治课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人,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水平以及自身的基础素质.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直接作用。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提高教师的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思因素质教师的思想素质不高,难以进行素质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推进素质教育有模糊认识.有些认识是错误的.如有人认为.相素质教育就别访升学;素质教育包括应试教育;党的教育方针早就有,还好什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把以前的工作全部否定了;第二课堂活动就是江质教育等,这些扭曲的认识不解决.…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医科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现状,提出医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包括四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教育.要树立思想文化、业务、身心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协调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关于人的素质内涵,包含以下四个部分: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完备.却是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通过近几年来的从教经验.下面谈一谈笔者对技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运行机制和导向机制,以保证素质教育始终运行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一、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维与智力素质,个性品质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是一个人政治、业务、生活、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反映。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劳动技能素质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根据当前的情况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思想道德素质与其他素质的关…  相似文献   

7.
数学素质教育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学素质教育初探江苏省赣榆县龙河中学李道路程甫新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这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那么,何为素质,何为素质教育呢?素质,是指个体...  相似文献   

8.
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本论述了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化素质的途径:1.建立好的课程体系,实现理渗透;2.通过第二课堂和校园化环境来达到化素质养成的目的;3.提高教师的化素养是开展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彻底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建构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新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三个问题:1.素质教育现实选择的理论依据;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辩证关系;3.建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应注意的问题.一、素质教育现实选择的理论依据学生素质是学习主体在先天禀赋(也可称之为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审美、身心诸方面要素的总和。素质作为事物本来的性质,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素质具有整体的结构。因为,任何事物的单一要素都不能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个体的素质主要包三个方面,责任、努力和技能.责任是指个体生存应遵守的规范;努力是指个体生存应遵循的态度;方法是指个体生存应具备的技能.素质教育是致力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育.探讨教育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厘清两个概念。素质教育的充分条件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即实施什么样的教育的确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不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学生的素质提高就受到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数,更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造健康的社会个体.素质教育的实施.是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课本知识,而要延伸到教学中的各个角落。如何把新课标、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素质教育呼唤教师树立素质学习观念1.素质教育呼唤教师树立素质学习观念所谓教师素质学习 ,是指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 ,根据自身素质结构调整和提高的需求 ,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调整、自主、愉快、持续不断地获得整体素质知识的活动。教师素质学习 ,实质上是个体思想的一种活动。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是促进教师学习素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可见 ,教师素质学习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2.终身学习观赋予教师素质学习…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课改的重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主要指培养学生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等,其核心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想,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如何实现素质教育?怎样发挥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并提高广大在职劳动者素质的必由之路。研究和推行素质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内涵丰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农业中专化学教学的素质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集峰 《甘肃教育》2011,(14):28-28
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科学素质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推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教育更是面临多方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理论突破口在哪?1.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研究。如"素质"、"素养"、"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国民素质"、"劳动者素质"、"学生素质"、"教师素质"等等。这些基本概念是构建素质教育理论的要素,对它们的阐释也是素质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概念目前已经得到一些解释,但是还很不充分,特别是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其它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解释很不清楚。2.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对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目标体系。目前,素质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质是现代人生存能力的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而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文章从信息素质的概念、内涵入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姜绳 《文教资料》2009,(34):232-233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注重逐步加大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因素,并从充分整合素质教育资源.发挥课堂主渠道,给予必要的经费及制度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素质拓展活动等方面阐述、探析了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