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冲演示实验的改进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八小学(441800)徐新生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自然第7册《反冲》一课,水的反冲和空气的反冲现象演示实验授课前按课本的实验方法做,由于水的流动方向问题和气球内喷出气体产生力的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学生观察或学生未能...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第一册《热胀冷缩》一课中,有一个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有关教参上介绍的实验方法是:将一处于瘪状的气球套在平底烧口瓶上,然后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浸泡,就会使气球鼓起来。实际上照此操作,气球的鼓起至微,很难观察,极易失败。其原因是一方面热水与室温间的差别太小,由热胀引起的体积增大量必将也很小;另一方面气球由瘪变鼓其体积变化量却很大。这样,烧瓶中气体的膨胀不能使气球  相似文献   

3.
物体热胀冷缩实验的改进湖北省钟祥市郢中城南小学(431900)刘水科九年义务教材《自然》第六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一)、(二)两课中,有关液体和气体的实验,课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方法,揭示自然规律,再通过实验检证这种自然规律,从而让学生认...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反冲空气小车”实验,学生看不到空气喷出,只能从气球喷头的朝向推猜气体喷出方向。课本中这样描述:“像气球喷出空气时,产生的与它方向相反的推力那样,叫反冲力。”小学阶段,儿童思维能力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种建立在推猜(抽象思维)基础上的科学概念是不科学的。如果换做一个液体反冲小车实验,学生能亲眼目睹水喷出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反,实验现象描述可改为“像小车内喷出的水,产生的与它方向相反的推力那样,叫反冲力”,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反复实验研究,制作了液体反冲小车,进行了教学改进。  相似文献   

5.
气体温度计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二例钟祥市教育技术装备站董植禄钟祥市皇庄中学吴帮明(431900)初中物理课本中热现象的演示实验,绝大多数仅作定性演示。由于气体的膨胀系数较大,利用气体热膨胀的原理制成的气体温度计在显示物体吸、放热引起的温度变化时灵敏度较...  相似文献   

6.
气球这一极普通的物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a.改进集气装置。把排空的气球接扎到气体发生装置的导管上,即可集取所制备的气体。中学实验中常见的气体均可用此法集取,特别是有毒气体的集取应用此法操作简便,安全可行。b.改进防污染安全装置。在有毒气体的制取或性质实验的装置之后,连接如图1所示装置,可防止有毒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并且气球中回收的气体还可重新用于相应的实验。c.改进气体爆鸣实验装置。在气球中收集可燃性气体(如H2,CH4,CO等)并充入少许空气。把气球扎紧悬挂在铁架台上,燃着火柴并…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中,瞬间变化的可视化是物理实验的一个难点.数字化实验中,传感器具有每秒可测量几十次,上百次,上万次的高采样率,并将这些数据实时转化为"可视化"的曲线.下面我们应用数字化传感器实验说明:吹胀的气球爆裂瞬间,气球中的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注:本实验采用心慧牌无线数字传感器.) 实验步骤:(1)如图1所示,将温度-压强传感器的快速响应温度探头和压强连接管插在气球中.然后吹胀气球.  相似文献   

8.
气球用于化学实验,有材料易找、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现象明显,既卫生,又安全等优点.因此,现将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二种用途简介如下.一.比较气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的大小把气体充人气球中,再将气球的口捆紧,放手后,气球往上飞,证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如:n。、wna、on。等气体,、n。气的效果最好.二.做某些气体的性质实验1.SO。与H。S的反应实验在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满SOZ和HZS,按图装置好,打开两个气球导管的活塞,两种气体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可看到玻璃管壁上吸附一层黄色的单质疏,同时,还有少量的水珠生成,…  相似文献   

9.
宋春东 《物理教师》2005,26(4):0-31
1课后实验及其存在问题 “借助铅笔或木棍把气球塞进一个瓶子里,并把气球口拉大反套在瓶口上.用力向气球里吹气,你会发现,无论怎样用力去吹,都不能把瓶内的气球吹大.做这个实验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如图1).这是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七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的课后小实验,也是《动手做》报等刊物曾经介绍过的课外小实验,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教材内容选好演示器材 1.选择演示效果明显、可见度大的器材。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要保证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选择的器材要能清楚地显示出需要观察的现象。如《气体热胀冷缩》,选择仪器时,我用250ml大烧瓶,在瓶口上套一个红色气球。当气体受热时,气球鼓起来,气体遇冷时,气球变瘪。由于仪器大,观察对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先修)第十二章第八节“气体的压强”附图12-33。是在玻璃罩内放一个充气不多气球(见图1),这是研究气体压强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2.
气球在物理、化学等理科实验的常见应用中,特别是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改进实验的应用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涉及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在容器口套上气球虽形成封闭体系,但忽视了气球胀大带来的浮力造成的影响;二是利用红磷燃烧在以气球形成的密闭系统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错误认为未冷却时气球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球仍是胀大的,需要考虑浮力的影响。对这两个问题可从定性实验和定量计算方面进行改进,并解决气球应用于以涉及气体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要考虑的浮力问题。最后从科学性上对实验进行改进创新。  相似文献   

13.
农村小学的实验仪器十分匮乏,为了使学生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制取这两种气体时,我因地制宜地对气体收集的方式进行改进,采用密封向下排水法收集氧气和气球收集二氧化碳。这两种方法直观性强,氧气进入集气瓶挤出水和二氧化碳进入气球鼓胀了气球,增强了乐趣。  相似文献   

14.
自然第六册《反冲》一课,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认识反冲的概念。由于教材中的两个实验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很明显,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掌握。为此,我将两个实验设计成两组对比实验。在演示喷气反冲实验时,教师将吹好的气球固定在一根倾斜的铁丝中间,把气球松开,让气球顺铁丝滑下,同时要求学生观察气球运动的方向。然后再让气球回到运动前的起点,松开气球口,让里面的气体猛然喷出,接着向学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于实验产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易使学生产生疑惑,激起思维的浪花。然后,再…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第3期《化学教学》上刊登的《气球在化学实验中应用两例》(以下简称《气》)一文,在谈到气球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时,作者认为:“在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满SO2和H2S,打开两个气体导管的活塞……可看到SO2减少的体积只是H2S减少体积的一半”.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在此提出,以期与各位同仁商榷.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气体的实际变化情况:当H2S和SO2气体等体积分别充满两气球时,两种气体所受压强相等,并且两种气体所受压强都大于1个大气压.当打开两个气球导管的活塞时,两种气体就会由气球向玻璃管中逸出…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九册《反冲》一课中,两个实验都有值得改进之处。一个实验是利用气球放气,推动气球装置前进(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7.
空气的成份分析实验的新设计潜江市熊口镇石阳小学佘时云(433100)小学自然第四册第二课《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需要证明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按照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教师比较熟悉的传统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在水槽里点燃一支蜡烛,用一个上面有开口...  相似文献   

18.
增强演示实验可见度例谈湖北省钟祥市双河镇小学(431900)李培先自然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见度,才能让全班每个学生在座位上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一、实物投影增大可见度借助投影仪,使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大大加强。如:在演示石灰石的滴酸实验时,把盛...  相似文献   

19.
实验方法和现象1.取一只具支试管,在支管上装上小气球(附图),通过橡皮塞插入一根已生锈的绕成螺旋状的粗铁丝,在具支试管中加入10mL30%HZOZ溶液.2.将螺旋状的锈铁丝向下插入HZOZ溶液中时,即可观察到,HZOZ迅速分解,锈铁丝表面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鼓起;把锈铁丝向上拉,离开HZOZ溶液,则反应不明显.3.取下塞子,用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可检验放出的气体是氧气.气球和试管中所贮气体冒出,气量充足,木条复燃现象明显.实验特点高中化学教材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实验,采用MnO。作催化剂,催化分解H…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中钠的化合物演示实验: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比较CO2放出的多少及产生气体的剧烈程度.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有如下不足:①将固体粉末药品分别先装入气球中,在同时倒入试管的过程中,总有不少药品粘在气球和试管的内壁上,造成实验结果不具说服力以及实验有不整洁之感;②如果多位老师使用同一装置做此实验时,往往由于前面的老师做实验时将气球弄脏(反应剧烈时有溶液喷入了气球)甚至弄破,不得不换用新的气体,很不方便.③如果气球简单的套在试管口上,在气球膨胀的过程中时常有脱落的情况发生;④教材上笼统的介绍使用稀盐酸,有时浓度控制不当,两者反应都比较快,不易区分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