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热爱就不能发现新闻记者的最大幸福,是能够亲身经历、采访当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生活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且把它真实地记载下来,报道给广大读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周围常常发生一些新鲜事物,其中一些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到发生事件的现场去,到生活的第一线去,是写事件通讯的第一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发生的各类大大小小的事件,只有到现场去,才能真正了解事件的重大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这些事件只要它是人民群众想要知  相似文献   

3.
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发表以后,许多读者和新闻界的朋友来信,热情地给以鼓励,同时希望我们联系过去写焦裕禄、吴吉昌等先进人物,谈谈采写这类人物通讯的体会。体会不能说没有,但想来想去总觉得大多是些老生常谈,没有多少新意。况且这几篇人物通讯都是集体写的,我个人的体会更有限。既然大家出了这样一个题目,那就姑妄言之,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工作,有一些体会,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就“问题·话题·标题”三个问题,谈一些想法,与大家讨论。关心实际脑袋中多装问题在年终总结工作时,大家都谈到一位记者的话:“作为一个记者,脑子里应每天、每时、每刻都要装着很多问题。”怎样多装一些问题,成为一个“富记者”?很长时间这个问题并未解决。原因何在?我体会有三点:一是对中央的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把握不住全局,不知道当前报道的重点是什么。二是对实  相似文献   

5.
郭玲 《记者摇篮》2012,(3):23-24
新闻本身具有冷峻的真实、快捷的及时、反映的准时。从这一点而言,新闻稿件似乎是冷冰冰的,而笔者认为,激情在新闻的采访和阐述创作中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合力。激情和追求卓越并蒂激情和卓越为并蒂之莲,没有激情的胸怀,就难以有追求卓越的理念,二者相生相倚。何谓卓越,即杰出之意。追求卓越,止于至善。这不仅仅指工作态度,更是一  相似文献   

6.
徐丽玲 《视听界》2005,(1):80-81
地方电视台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在市场运营、信息资源、收视范围等方面都无法与中央台、省级台相比,这在素以高投入、高消耗、高科技称的电视行业里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在大选题、大制作上无法与大台相争。但地方台有地方台的优势。正因为身处“地方”,长年累月,耳濡目染,使得我们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它的风土人情、历史化,它的每一处进步和发展,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兴盛,众多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日常关注点已不再是报纸杂志电视,而是转移到了微信微博等,就人物通讯而言,更加需要增强其吸引眼球的效果,不仅要第一时间把读者吸引过来,更重要的是要让读者欲罢不能,把篇幅相对较长的人物通讯读下去,读完后还能意犹未尽,掩卷沉思,收获良多。在采写人物通讯的过程中,只有把握好三个关键性问题,才能增强其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的接触和情感孕育,终于使我写出一篇获得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省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农民潘从正的友谊》。它是历经了四年采写而成的。采访始于1986年4月15日。那是穆青第四次走访“老坚决”不久,我和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结伴专访潘劳模。当我提出要在“老坚决”家里吃、住时,宣传部的同志出于好意,劝说回县委招待所住宿,继而又提出“带被子下乡”的建议。我一再坚持己见,婉言谢绝。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写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也离不开必然与偶然的双重交织。必然性为我们提供这种社会行为的准则,而偶然性的机遇,则为我们的新闻采写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景。于是,我们在“碰巧”中就能抓住一些好的素材,好的“点子”,甚至能“巧”出“绝活”。 一位同事在随领导下乡采访时,偶然听说当地一位土家老人用30年时间将一棵柳树育成过河桥的故事,他马上深入进行采访,写出了《土家老人三十年育成活柳桥》的新闻,在当年被评为省广播学会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新闻,是指记者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采访,通过新闻媒体来揭示这些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采写“问题”新闻,一定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事实意识,要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坚持“与人为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采写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把好“细节关”。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新闻,是指记者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采访,通过新闻媒体来揭示这些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采写"问题"新闻,一定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事实意识,要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坚持"与人为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采写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把好"细节关"。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的受众.只要留心,不难发现猎奇编造、“合理想象”、道听途说的失实报道.报道失实,便造成很坏的影响.如某市一家报纸在头版刊登这样的消息:某地庙人一个洞穴里藏着两条大花蟒,晚上爬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一个出身捕蛇世家的青年女医生智擒这两条大花蟒,为民除了害.消息刊出后,一读者来信说这消息是假的,经查实,除了稿中的时间、地点外、人名及内容都是作者凭空虚构的.这种失实报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闻用事实说话,不用事实说话,就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3.
晏武芳 《新闻窗》2013,(4):46-47
人是新闻的主体,新闻,因人而生动。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人,或与人相关的事,新闻的读者也是人。因此,新闻不仅要向读者传递相关的资讯与信息,更要彰显人性的光辉,在读者的心灵,激起一圈涟漪,一份感动,一份认同与启迪。  相似文献   

14.
写好人物通讯,首先就是人物要生动鲜明、有血有肉,能够引起读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跃然纸上呢?为此应该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解决哪些常见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物通讯来说,情节(包括细节)是人物的血肉,文采是人物的衣裳,这足见情节、文采对于人物的采写之重要了。但是,顶顶重要的,莫过于思想,思想是人物的灵魂。道理很简单,没有思想的人,血肉再丰满,衣裳再华美,也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躯壳。  相似文献   

16.
如果玩家喜欢在PC上玩竞速类游戏的话,那就没有理由没有听说过《极品飞车》这个名字。因为它代表着竞速类游戏的王者地位。可以说如果没有NFS,也许今日PC上都不会出现优秀的赛车游戏。对于极品系列,大家都一直褒贬不一,有的说三代好,有的说五代好。其实是应该  相似文献   

17.
我想从一个难以忘怀,使我流泪的故事谈起: 这天,窗外寒风呼啸,我的心更冷。突然,敲门声把我唤起来。开门一看,又惊又喜,是我报告文学的主人公——巩县孝南党支部书记张松魁和碱厂厂长小唧! 他们捧着两束鲜花。“给张姐插在最理想的位置!”松魁吩咐道。鲜花插在书架上的花瓶里。我惊奇地发现,他们把称呼改了,过去他们叫我“老张”和“张记者”,现在叫我“张姐”,我心头一热,泪花涌上眼角。“我思付着你最喜欢什么,想来想去,挑了这些好看的鲜花,好看吧!”松魁是叱咤风云的农民企业家,眼前变得烂漫热情。他诚挚地说,“听说你病了,大家委托我们来看  相似文献   

18.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采写七岁的“师傅”的。一个阴云密布,潮气袭人的下午,我推上自行车来到青年路邮局门前的自行车修理摊修车。在修车中,见几个孩子挺逗,便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作品主人公的年龄最小,我和他聊的兴趣也高。别看他身材瘦小,修起自行车来却十分痳利。从交谈中得知他年仅七岁,已有两年的修车历史,看到下雨天他仍蹲在遮雨布外十分专注的神情时,我的心猛地受到触动,萌生了写写他的念头。回到办公室,我思索了一下,提笔便写,一气呵成。没想到稿子见报以后,竟在社会上产生了一  相似文献   

19.
与陕西农民报记者阎志林、长安报记者张宝贵合作的通讯《人粪尿忧思录》,被评为1989年全省好新闻一等奖. 老实说,这篇报道的线索,并非我先得知。1989年12月中旬一次偶然机会,听同行谝起此事,如获至宝. 第二天,我和阎志林同志便一同骑车采访,只两天时间,就几乎跑遍了整个省城,走访了市环卫局、省土肥站、市环卫科研所、省生资公司、市城肥  相似文献   

20.
(1) 《应该发生的故事》于1985年5月2日在《北京日报》头版发表后,受到了一些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报社及我个人也收到不少来自各地的读者来信,对化工三厂物资管理科的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表示佩服,有些来信还揭露了本单位个别党员干部为个人谋私利的劣迹. 作为记者,面对这些称赞和来信,我的感觉并非喜悦,而是内疚. 我在正式采写此稿大约半个月前,化工三厂的通讯员曾打电话告诉我:“厂里在形势教育中发现了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