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钢 《视听纵横》2010,(1):111-112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故事片生产国。据估计,印度每年要生产800到1000部影片,是好莱坞的一倍多。孟买一俗称宝莱坞,是印度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其拍摄的印地语影片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它的影片不乏出口海外市场,诸如发行到俄罗斯、中东、非洲、东南亚、地中海、加勒比海、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和英国。近些年来,这些海外市场有着不断扩大的势头。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影产业近二十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实现了稳步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部分优秀作品屡屡获得国际大奖,在赢得良好口碑的同时却无法在海外票房上有所突破。反观印度电影因其庞大的海外移民观众基础、简单却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故事、鲜明的印度风格等特点在海外电影市场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国际市场上仅次于好莱坞的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品牌。2017年至2018年6月底前引入中国市场的六部印度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本文以这六部电影为范本,拟从印度电影海外市场的成功因素入手探析其对中国电影在对外输出时的启示,希望借此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电影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提供可供参考的有益框架。  相似文献   

3.
逄蕊  孙学虎 《今传媒》2013,(1):90-91
在宝莱坞出产的影片中,有印度本土明星打造的属于印度民族的爱情梦、英雄梦;还有古朴的建筑、金光闪闪的道具、印度传统民俗里不可或缺的印度歌舞,这些是其它民族电影中所不具备的,这也是宝莱坞电影取胜的关键。本文拟从印度电影的文化底蕴、受众基础等方面来探讨新世纪印度电影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建国前夕美国影片约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90%。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缓解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失业人群、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暂允各大影院放映一些影片内容不违反《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西方电影。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观众增强了对美国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纷纷远离和摒弃美国影片。随着国产新片的超额出产、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量译制引进和发行放映部门的努力,到1951年初美国影片绝迹于中国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9,(2):67-67
2008年电影产量406部,电影市场年票房总额突破43亿元,综合效益突破80亿元,全国城市影院超过4000块银幕,39部影片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72个奖项——这是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在京公布的2008年电影市场数据。2008年电影创作生产形势活跃。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影是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实时了解并分析国外媒体对中国电影的关注有利于我们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订我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策略。基于此,试以外国媒体对中国电影的报道为文本基础,从中国影片、影人、电影节和电影体制等几方面客观分析外国媒体对中国电影的关注程度和关注倾向,依此了解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7.
冯肖应 《今传媒》2015,(3):108-109
好莱坞电影的热映往往能引发大批观众的围观甚至追捧,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崛起,好莱坞也将视角转战中国,多部诉诸于中国庞大电影市场的影片相继问世。这些影片不仅在取景上浓添东方色彩、在角色上不断注入华人面孔,还将中国功夫等元素加入其中,让观众在电影放映前更添了一份期待。事实证明,打着中国元素噱头的好莱坞影片在庞大的中国院线总是能让人格外关注。其实,好莱坞如此"迷恋中国",与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院线的爆炸性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在继续壮大.但国产片所占份额却在明显萎缩。业内人士透露,上半年上映的80余部国产影片中,除了5%左右基本保本以外.其他影片全部亏损,没有一部实现盈利。影片质量不高导致的必看性缺乏,是造成国产片市场占有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对此,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影院排片比例的失衡不能再单纯依赖市场自身来协调.  相似文献   

9.
热钱涌动的中国电影界在2011年,把钱袋扔向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的海外电影。这是中国电影人介入世界电影游戏规则的时机,也是他们从作坊式制作一步跨越到世界电影产业化王国的一次冒险  相似文献   

10.
诗兰丹斯电影节是在与圣丹斯电影节较劲的过程中产生的,它由几个完全业余的年轻人发起,到如今它的获选影片也终于得到了奥斯卡奖  相似文献   

11.
徐宁 《传媒观察》2021,(2):74-78
自2017年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上映以来,印度电影在中国乃至很多国家风生水起,《神秘巨星》《起跑线》《印度合伙人》等佳片无一不引起热烈反响.这几部优秀影片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现实题材的轻喜剧,在娱乐中反思现实问题,承载了远较娱乐更为深刻的社会价值.本文从几部经典影片入手,探讨宝莱坞现实题材电影观照的核心社会命题,并分...  相似文献   

12.
刘欢  孙宏 《新闻前哨》2010,(5):94-95
电影的盈利模式包括票房收入以及后电影市场。目前,我国电影在生产、发行、放映上的脱节。相互不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信息.电影企业对放映的影片内容、质量,事先所知甚少。中国电影人更多地重视电影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对后电影产品开发则相对弱视。随着电影产业的日益规模化、集约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上映的两部作品刺激了观众敏感的视听神经,一部是影片《阿凡达》,这部影片,全球累计27亿5400万美元的票房,一举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纪录。另一部是获得多个特效奖项的《2012》,后好莱坞制片流水线如法炮制,制作发行了多部极具视听冲击力的系列影片,包括《复仇者联盟》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等。自此,大制作电影的概念从好莱坞逐渐传入中国,让中国电影人意识到了大制作电影的市场价值。本论文结合案例主要论述了大制作电影的概念特征及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陈敏 《新闻传播》2023,(9):15-18
近年来,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发展期,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影片质量来说,都有长足进步。这其中离不开观众的参与。观众的需求是电影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观众群体中的接纳度,并由之产生的反馈,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生产的走向。在电影的传播流通环节,观众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影经历百年,中国电影观众始终陪伴左右。但目前研究中国电影观众的文献不算太多,对于中国电影观众如何认知电影,如何参与电影,还有很多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影市场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电影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据2010年1月24日《经济日报》报道,2009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同比增幅为42.96%。全年生产故事片456部,票房收入过亿元的国产影片有12部。其中包括《建国大业》等3部单片票房收入超4亿元的影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在总结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时指出:“2009年中国电影的成绩证明,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16.
电影《末代皇帝》作为是一部出色的影视作品,值得我们进行学习与借鉴。本文认为影片在剧本选材、场景设计、声音配乐、叙事结构这四个方有其独到之处,并结合影片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地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电影《地道战》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18.
电影贴片广告也叫随片广告,是由广告运营商与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三方合作,将商品或者品牌的广告直接注入影片挎贝,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从1994年起,随着中影公司引进国外影片,电影广告崭露头角。1997年5月,加映在美国影片《山崩地裂》前的“新飞电器”企业形象广告片,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贴片广告。  相似文献   

19.
刘雪梅  王朝阳 《传媒》2021,(8):44-45,47
网络大电影是互联网与传统电影融合创新的产物,但它的生产市场与院线电影却有较大不同.本文从网络大电影的生产与成效、生产与反馈/场景、生产与融资/收益、用户与商品消费等层面分析闭环结构如何存在并发挥作用,研究发现网络大电影生产市场的闭环本质,是互联网传播新科技与传统文化、经济、商业整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并由此形成电影产业的新市场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华语电影市场持续兴起的魔幻类型片从表征上可以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好莱坞主流商业模式的融合产物。审视这些影片所塑造的景观,无论是历史与现代,或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都存在一种"消失的边界",即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的双重文化沟壑正被全球化共同市场所统合。通过从宏观上民族电影到华语电影传播语境的变迁,中观上中式神怪与好莱坞模式之整合以及其中传统文化的重构,微观上三部魔幻类型片案例这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主流模式的影响下,杂糅了西方元素的魔幻景观是华语影片为适应工业市场与文化审美,权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妥协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片依然呈现了一种多元的"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