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华 《物理教师》2008,29(7):61-63
“原子和原子核”一章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年年有试题涉及,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原子模型中,以玻尔理论和原子能级命题频率最高,在原子核组成、核能中,以衰变规律、核能计算命题频率最高,其他知识点尽管也时有出现,但命题频率较低.现对2007年全国12套高考物理试题进行归类赏析,以期对考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回顾历程,重塑精神,激发后人,积极探究,完善理论。玻尔原子理论是认识原子结构和规律的重要理论。玻尔在总结前人实验事实以及原子核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原子光谱的规律性,抛弃了部分经典理论的概念,并引入了量子概念,于1913年提出了三条假设,即玻尔原子理论。玻尔原子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完满地解释了原子的结构和规律。面对复杂的原子体系,玻尔原子理论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用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计算原子光谱的强度,对其他元素更为复杂的光谱包括氦原子光谱在内,理论推导与实验事实分歧较大的问题。至于塞曼效应、光谱的精细结构等实验现象,玻尔原子理论更是无能为力。因此,面对复杂的原子体系,需要后人重塑玻尔探究精神,积极投身实践,在量子理论的通道上持续探究,不断完善和发展玻尔原子理论,以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3.
"原子物理"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原子和原子核一共有9个考点,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原子核式结构、玻尔理论、能级图、质量亏损、质能方程和核反应方程等.试题的特点:多数是以选择填空为主的识记理解题,兼顾推理分析,考查的能力要求考  相似文献   

4.
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创立了新的原子理论.玻尔的原子理论对初学者来说最感困惑的是讨论原子的能量及其变化问题.对此,笔者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发挥课本对原子势能提示的功效,对原子能量公式进行了推导,原子能量变化进行了讨论,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原子和原子核”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从认识原子和原子核到核反应能量的利用,一共有9个考点,既有定性分析理解题,又有定量计算应用题.2004年全国高考因有11 个省市单独命题,所以“原子和原子核”考题达11 题,比过去全国一卷时明显增多,但没有难题和运算繁琐的题.我们研究这些试题,能透视命题趋势,把握教学(复习)的重点,有益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原子和原子核"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从认识原子和原子核到核反应能量的利用,一共有9个考点,既有定性分析理解题,又有定量计算应用题.2004年全国高考因有11个省市单独命题,所以"原子和原子核"考题达11题,比过去全国一卷时明显增多,但没有难题和运算繁琐的题.我们研究这些试题,能透视命题趋势,把握教学(复习)的重点,有益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原子和原子核》中渗透着物理学史,以人们认识微观世界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为线索,通过实验为研究基础,先认识原子的结构,再深入研究原子核的组成.本章主要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和简单应用,历年高考试题中均有这方面知识,现作分类导析,供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是《原子和原子核》中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试题多数以选择、填空为主,考查的重点是能利用能级图分析和计算原子跃迁的有关问题,解决的方法是由玻尔模型抓能最量子化、轨道量子化,结合电子跃迁规律和能量守恒解题。  相似文献   

9.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应是物理各类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考物理试题中注重物理实验的考查,体现了试题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而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和题型,对于搞好高三物理实验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一、试题回顾1992年至1996年这五年中,高考物理实验考查内容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广大师生来说,电学实验是高考复习的难点之一.在2011年的物理高考中,全国共有14份理综或单独的物理试题,每份试题中都有电学实验题,现从实验原型的角度,将这14份试题分类统计如表1.  相似文献   

11.
杨利平 《物理教师》2008,29(3):61-62
近几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欣喜地发现一些创新题型的出现,可见高考创新命题思路已成为了热点.其中2007年高考物理(上海卷)第16题就是一道具有创新立意的试题,下面以此题为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原子物理学与原子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和原子核性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普通专科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物质运动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本课程内容比较多,学习难度大,故逐章说明各部分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重点要求,供复习时参考。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1)掌握原子线度的大小。(2)了解估算原子质量和线度的方法。2.原子的核式结构(1)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2)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证实。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部分在命题思路、考查方式、能力立意、试题难度、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表现稳定.试卷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易、中、难的试题比例合理.强调对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体现了平稳过渡的主旨.试卷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份导向正确、内涵丰富的试卷. 一、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的特点 1.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部分试题有8道选择题、1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题,共12道试题,虽然题量有限,但试题却涵盖了考生所学的力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全部内容.从教材模块的角度看,涵盖了考生所学的高中物理必修、选修所有模块的内容,对考生在高中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考查.  相似文献   

14.
刘军 《物理教师》2011,32(3):21-22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把量子化的观点带入原子中,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光谱,开始了从经典物理向量子力学的过渡,成为学习现代物理的基础.原子的能级跃迁及其光子的发射和吸收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考查,本文就玻尔的原子理论中,原子跃迁时的应注意几个问题作一阐述例析.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中的恒定电流实验试题频频出现,引起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由于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及电路的设计可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学仪表、变阻器及供电电路的选择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电路的实物连接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这部分内容成为高考命题专家历年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6.
2(X)7年高考理综试卷(江西卷)中物理学科的试题共12道,其中选择题8个,非选择题4个。依据阅卷统计结果,对物理学科的试题进行分析,基本情况如下: 1.物理试题特点(1)符合考纲,注重基础试卷中物理学科的试题涉及到力、电、热、光、原各部分内容,物理试题与《考试大纲》中的范围一致,没有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试题。试题内容注重基础,各部分知识内容分布统计情况见下表。A选项有3.9%的考生;B选项77.5%的考生; C选项10.0%的考生;D选项8.3%的考生。正确选项为B.第t5题,一列简谐横波沿: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辫n订s。已知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17.
高考形式的不断改革,使得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于近代物理知识,尤其是原子物理,并且在考查中渗透了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现就此谈谈这类间题的特点及解法。 1.动量、能量知识在原子核知识中的应用 原子核反应,遵守四个守恒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这就自然把原子核知识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化学中的元素周期率等知识综合在一起。 例1 1914年,弗兰克和赫兹在实验中用核子轰击原子的方法,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来证明玻尔提出的原子能级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一、对1991年高考物理试题的总的评价是好的,是一份高质量的试题。 1.今年首次公布了《考试说明》,这就使命题人员和考生都有了一致的、较过去明确的依据。 2.1991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内容和试卷结构都实现了《考试说明》中给出的要求,尤其突出体现了对考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 3.试题在现代考试理论的指导下,吸收了近年考试研究的成果。命题质量不断完善,试卷模式趋于稳定。①题量大(34道题);题目小型化;客观性题多。题型、题量与1990年高考物理试题基本一致。单项选择题26分;多项选择题24分;填空题24分;实验大题8分;计算题18分。这样的试卷模式能较好地发挥不同题型的不同的考查功能。②试题覆盖面大,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一、近几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特点 1.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方珐莳考查 考查主干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试题在高考试题中要占到80%以上. 2.对学生审题建模能力要求明显提高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主观部分,题目涉及的物理量和物理过程较多,要想求解必须将题目审清,明确题目中题设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其考查的实验内容早已跳出单纯的学生实验范畴,实验题的类别也在不断扩展.除了基本仪器的使用和验证性实验等传统考查内容外.还扩充了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内容.2009年将迎来新旧课程过渡的高考,因此,2008年的高考物理实验题对于2009年的高考应该具有承前启后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将对2008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物理实验题作出初步的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09年的高考物理实验备考指导,以供同仁和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