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语是展示记者其杰作的橱窗,国内外许多记者都在力图打破固定的导语模式,力求形成“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的导语。连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也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以及新闻学讲师都会自然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没水平。”自由式导语在新闻中怎样运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位伟人曾说过:“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第一句看不下去,就不看了。”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也这样说,消息的“导语是促使读者读下去的诱饵。如果导语索然无味,读者看完导语就不往下看了。”这些意见都说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写消息一定要开好头,而且还要有诱惑力。消息的开头,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有的新闻学著作讲到消息写作时说得形象:“好的导语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住读者,不好的导语可以把读者推得远远的。”因此,消息的导语写作最好达到清代学者李渔所说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那么,消息的导语怎样吸引住读者呢?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3.
把新闻事件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先在开头来个提示或者暗示,不全部讲明,在读者脑中悬个疑团,诱导读者跟着你的思路走。这种写法,有人称它是“异军突起,埋下伏笔”。“异军突起”,能够一下抓住读者;“埋下伏笔”,设下悬念,能够吸引读者坚持看完这条消息。清代戏剧家李笠翁(渔)谈论戏剧创作的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在谈到“引人注目的陈述性导语”时,说过:它含有出人意料、令人吃惊的成份,使读者受到震动,甚至使读者惊讶地从椅子上直起身来(大意).消息借用此  相似文献   

4.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做文章如此,写新闻亦应如此。传统导语的“5W”形式如今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更深地了解消息、掌握信息的需要。面对今天的读者,导语需要摆脱程式化、公式化的框框,在确保事实准确真实的同时,适当地进行“包装”,使其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笔者不吝浅陋,谈几点关于导语“包装”方法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5.
对于文章的开头,古人有不少精辟的见解: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谢榛)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 “起处须有崚嶒之势。”(施朴华) 都是要求文章一开始就要抓住读者。  相似文献   

6.
李洪 《新闻前哨》2006,(11):22-22
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李渔讲的虽是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但作标题又何尝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文无定法。“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也有多种类型和方法。但是,不论什么方法,有一个原则需要遵循,那就是文章一开头,就要有吸引人的魅力,使读者欲罢不能,非看下去不可。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此一经验之谈,对于新闻写作同样有借鉴的价值。怎样在“开卷之初”,就能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呢?利用人皆有的“好奇之心”,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最容易取得这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新闻标题是“新闻的广告”,“是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最单纯的新闻”。写作新闻标题就是对新闻事实的精练评价。本文试对中西新闻标题的差异及其成因作一些初步的分析比较,以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我们的新闻写作。一中西新闻标题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 从作者主观的角度来看: 西方新闻标题多属客观评述式标题客观地概括新闻事实,让读者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去体会作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现代人说:"如果标题是消息的‘导游',那么导语是消息的‘第一道风景',这道风景好不好看,是能否引导读者继续往下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这样。高尔基说:“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提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下面谈谈科普文章的开头艺术。开门见山富有文采已故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谈眼镜》,这样开头:“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11.
凌争 《报刊之友》2012,(2):126-127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标题党”类型的新闻标题已逐渐代替新闻理论意义上的新闻标题,它以吸引读者阅读为主要目标,创造了一种“新闻标题”的新形势。但由于“标题党”只注重吸引读者获得高点击率,忽视了新闻理论及新闻的内在属性,所以这是一种在新时期竞争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不符合新闻理论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2.
读者看报,首先看标题,标题是报纸呼引读者视觉,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有人把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一副精彩的新闻标题,会给读者以视常冲击,进而吸引读者去看新闻内容,为此,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者,都应当注重标题的制作,用新闻的“眼睛”去冲击读者的视觉。  相似文献   

13.
“新闻标题”是什么?《辞海》说:“新闻标题是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制作标题,是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程序之一。报刊编辑部用标题来概括、评介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14.
只要你随手翻开一张报纸,就不难发现新闻标题和导语重复的现象。标题和导语重复,可以说是新闻写作上的顽症,若干年来,人们司空见惯,忽视了对它的防治。新闻标题,即新闻的题目,一般是把新闻的主要内容用极其精炼、醒目的语言展示给读者。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一般指开头部分的一句或几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或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以唤起读者注意,继续读下去。对照一下上述关于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定义,似乎两者重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墨守成规地遵循“定义”,不敢越雷池…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依靠标题。标题是新闻之“目”,使新闻能够“眉目传情”,是每个编辑的基本功课。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读者角度出发,去研究新闻标题如何实现人性化,展现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使新闻标题的信息揭示功能从“人”的角度通过“亲和”途径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应该是编辑的又一“必修课”。概言之,标题制作应当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一篇作品要想使读者触之即爱,一见钟情,一口气读下去,导语写得活不活、鲜不鲜,非常重要。古人十分讲究行文“起势”。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强调“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清人施补华提出,文章开头要象大山一样,“起处须有峻嶒之势”,险峻突兀。清人李渔也曾指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之,不敢弃去。”  相似文献   

17.
(一) 古人对文章的开头非常讲究,素有“凤头”之说,比喻开篇起笔要像凤凰的头那样俊巧秀美,吸引人看。正如清代文人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然而,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文章起笔难”。高尔基在《论写作》中指出:“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这“定调”二字,充分说明了开好头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18.
(一) 古人对文章的开头非常讲究,素有“凤头”之说,比喻开篇起笔要像凤凰的头那样俊巧秀美,吸引人看。正如清代文人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然而,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文章起笔难”,高尔基在《论写作》中指出:“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这“定调”二字,充分说明了开好头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19.
吴静 《新闻窗》2008,(4):124-125
新闻标题以其独特的方式和显要的位置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是新闻的“眼睛”,即所谓的“题目”(马建国,2001)。事实上,新闻标题起着概括新闻内容(summarizing news)、吸引读者注意(beautifying newspaper)、美化新闻版面(attracting reader)的功能,因此对于任何新闻来说,标题都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标题的“吸引读者注惫”功能的重要性则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5,(5)
编辑要当读者的“眼睛”文/韩晓晖新闻三味有位新闻界的前辈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记者要当读者的眼睛。”意思是:当记者站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是面对新闻事实时,他要将自己的眼睛“变成”读者的眼睛,去“看”读者所欲知晓的情景、细节、信息,用读者的眼光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