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林业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更加充实、科学和完整。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适应这个机遇期的发展,建设先进的森林文化已日益迫切地摆在了重要位置。伊春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繁荣发展小兴安岭文化、造就大森林文艺劲旅为着眼点,坚持把建设先进的森林文化作为林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作林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4.
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建国五十五年来,林业产业主要以提供木材及其加工制品的方式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标志,以实施“三生态”战略为契机,林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春天。林业“三地位”的定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地位),使林业拥有了前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显示出党中央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林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焦作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型市,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文林业是指在现代林业建设中从人的文化需求出发,用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精神为指导,发展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们的旅游、休闲、保健、审美、心理等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要弘扬森林生态文明,发展现代人文林业则是其关键。森林的人文精神。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朋友,它为人类提供着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精神的保障和资源。同样,人类也本应该是森林的朋友、建设者和保护神。 相似文献
7.
推动城市森林建设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富有成效。
本届论坛特点鲜明,影响广泛。一是主题更加突出。“城市森林·生态文明”这一主题,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愿望。二是代表性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
林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建设空前重视。把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又明确将生态建设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标志着林业的战略地位得到正式确定。 相似文献
9.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部署要求,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文化,积极构筑五大基层文化体系,让林区职32群众共享生态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11.
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分析了林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形势下林业企业实际,进行林业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大连举办,开创了省会以外城市举办森林论坛的先例,这也是辽宁省第二次举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长期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林业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林业改革、造林绿化、城市森林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改善全省生态面貌、满足城乡人民生态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大连市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生态文化十件大事,日前由《生态文化》杂志21位编委投票选出。这十件大事是:1、许嘉璐副委员长撰文提出森林文化体系应成为中国林业的第三大体系。2006年10月出版的第五期《生态文化》杂志发表的许嘉璐文章,首次提出森林文化体系应成为中国林业的第三大体系。该文指出,森林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产业体系建设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应该成为林业建设的“第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云南省林业文联以建设"森林云南"为主旨,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2010年全省林业干部职工创作生态文艺作品300多件,组织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文艺采风等10多场次。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有力地讴歌了云南林业干部职工改革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林学界学者不断著文,论述森林文化的起源、概念、属性、类型、内涵、外延以及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战略构想。而生态文明所依托的载体恰恰是森林文化体系。森林文化体系是否成为继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体系之后又一个体系,可能还有待讨论,但森林文化成为中国林业理论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却是不争的事实。
森林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架构体系,既形而下呈现为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园林文化、名木古树文化,绿色饮食文化、森林旅游文化、森林休闲文化、森林自然保护区文化等具体的文化类型;又形而上蕴含为森林理念、伦理、审美、价值、宗教,表达为森林的世界观、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导致森林哲学、森林伦理学、森林美学、森林社会学、森林人类学、森林价值论等一系列人文林学学科的出现。森林哲学尤其引起人兴趣和关注。森林哲学的研究对象、范畴、概念、规律、动力是什么?森林哲学同林学、同哲学有什么关联?如何发挥森林哲学的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值得探讨。本刊试编发一组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以餮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7.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力量。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包括森林文化在内的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林下经济中森林旅游业的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天,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全国政协和贾庆林主席、代表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对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和各位代表、向关心和支持关注森林活动的各界人士致以亲切问候,向为本次论坛的举办提供大力支持的浙江省及杭州市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20.
繁荣发展森林文化,是林区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打造森林文艺劲旅是加强林区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