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刚 《湖北档案》2002,(10):21-22
我的书桌玻璃板下面放着两张相隔近30年,但是却在同一个景点照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27日,我骑自行车到离机关5公里外的团后勤基地采访。行至驻地郏县王集乡时,发现路边和田间地头堆满了大冬瓜。缘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我就下车问了几位村民。原来,1995年这个乡部分村民种了冬瓜,亩产4000多公斤,一亩冬瓜可卖两三千元。看到种冬瓜收入高,1996年该乡几乎家家都种了冬瓜,并获得高产。只因供大于求,价钱与去年相差甚远,至今该乡还有1000万公斤冬瓜卖不出去。从团后勤基地采访回来后,我又到这个乡其它几个村转了一回,又进行了详细了解,并拍了两幅照片,以《明年还种冬瓜吗?》为题发出,很快在《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3.
4.
5.
新闻照片应当给人以真实感。然而,我们常常看到报刊上有些照片并不真实。《报刊文摘》3月4日一版转发《人民中国》的一幅照片,内容是反映华北农民购买高档生活用品,一位青年农民手持厚厚的一叠人民币站在人群中(文字说明手执一万元)。为了  相似文献   

6.
新闻照片应当给人以真实感。然而,我们常常看到报刊上有些照片并不真实。《报刊文摘》3月4日一版转发《人民中国》的一幅照片,内容是反映华北农民购买高档生活用品,一位青年农民手持厚厚的一叠人民  相似文献   

7.
王萍 《山东档案》2010,(5):71-71
受历史变迁和技术力量及保管条件等原因限制,淄博市临淄区档案馆流传有大量底片。这些底片多拍摄于1976-1987年间,按当时区划分单位、分年度散  相似文献   

8.
一条不起眼的小线索后面,可能跟着一条不错的新闻。《河南日报》7月24日和26日刊登了两篇报道《为上北大卖西瓜》、《北大学子,从黄河滩区走出》,就是从一幅通讯员照片挖出的独家新闻。7月23日晚上,河南日报总值班肖建中编委打电话让我到夜班。原来,在摄影部当天发来的通讯员拍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摄影界对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有了不同的看法。时起时伏,争论得红红火火。有人说,新闻摄影姓“新”不姓“艺”;有人说,艺术摄影姓“艺”不姓“新”。文枪笔弹,各有各说,更始终没有人能雄辩地拍一下板,定一个音。 我干摄影几十年,前20年当记者,拍新闻照片。后20年搞创作,拍艺术照片。从来没有把摄影分成“新、艺”两家。我认为,他们是两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兄弟。他们之间只能分类,不能分家。  相似文献   

10.
《新闻爱好者》(1998年第7期)刊登了王世龙先生的两幅照片及题为《新闻耶?艺术耶?——从我的两幅照片谈起》一文。笔者认为王先生的两幅照片拍得很精彩,历史上更有不少既是新闻摄影又是艺术摄影的名作,文章亦成一家之言。不过,既然王先生恳请“接腔发话”,笔者想谈谈自己的浅见,与王先生共商这一话题。 笔者认为,“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分家”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摄影史早期,人们对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不大,主要是受当时拍摄的技术条件限制。当时所采用的摄影器材笨重,曝光时间较长和底板需当场涂布乳剂,不允许摄影家抓拍的尝试。按照艺术的方式来摆布照片便是顺理成章之事。本世纪20年代中期,两种小型相机(“厄尔玛诺克斯”Ermanox和“徕卡”Le-ica)的问世,使新闻摄影发生了彻底的革命。光圈已达f/2(后来又达到f/1.8),胶片也有了改进,1930年——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新闻摄影的采编实践中,现实地存在着三种偏向:一是盲目求多,而不求精。有的报纸版面密密麻麻地全是照片,完全背离了运用图片来增强版面冲击力的本义。二是盲目求大,缺乏信息量,有的报纸版面,一个半版或整版就一张照片,画面单薄,可读性不强,不耐看;三  相似文献   

12.
今年5至8月,在几家报刊上相继见到这样一幅新闻照片:一位女民警站在两位傈僳族妇女中间,比着手势在同她俩交谈。看了文字说明,才知道这位女民警就是今年6月荣获“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的武警云南总队怒江支队上帕边防派出所的干部李碧开。这张照片,看来是拍摄者经过导演摆布一番之后照的,又一稿多投。这且不说,值得一提的是同是这一张照片,至少用了四种内容截然不同的文字说明。请看:5月3日的云南法制报和5月29日的中国法制报刊登此照片时的说明是“她在向傈僳族群众了解户籍情况”,6月26日的中国妇女报的说明是“她在向傈僳族妇女了解计划生育情况”;《民族工作》杂志第八期的说明是“李碧开同志向傈僳族群众了解致富经验”。这里我们要问:到底让读者相信哪一个说明呢?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文字报道是这样,新闻照片也是这样。一张图片只能是一种新闻事实。而这幅新闻照片的拍摄者,为适应不同报刊的需要,竟胡编乱造,这是不能容许  相似文献   

13.
今年5至8月,在几家报刊上相继见到这样一幅新闻照片:一位女民警站在两位傈僳族妇女中间,比着手势在同她俩交谈。看了文字说明,才知道这位女民警就是今年6月荣获  相似文献   

14.
在襄樊市原政协副主席梁彦斌家中的客厅里,端端正正挂着一副镜框,里面镶嵌着她最珍爱的一张照片,那是196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全国勤俭办企业先进厂矿代表时的留影.  相似文献   

15.
毕洪 《北京档案》2004,(2):39-41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张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十七届西画系的师生与模特儿的合影,时间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照片所传递的信息,仍然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这张照片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是如此丰富,但它同时也就像一个谜团,躲藏在历史的深处,等待人们去破解。上海师大美术学院刘大鸿教授开始注意搜集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一切东西。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也对这张照片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和他一起来追寻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要弄清楚这张照片是如何诞生的?揭开这张历史照片背后的秘闻。  相似文献   

16.
毕洪 《北京档案》2004,(3):40-42
五凌琳如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照片中人的命运。然而我们还得继续寻找照片中的其他人,尤其是那个模特儿的下落。可是刘大鸿发现,到凌琳如丈夫和女儿这里,追踪的线索就已经断了。正在这时,张嘉言打来电话,告诉刘大鸿,曾担任过中国美协党组书记的王琦,也是上海美专的学生,他知道很  相似文献   

17.
记得今年1月16日的河北日报和燕赵都市报同时刊登了同一张新闻照片,出于兴趣,最近又翻出报纸对其仔细品味了一下,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同一天的河北日报第4版和燕赵都市报第3版同是“国内国际新闻”版,而且同时刊登了新华社编发(记者 徐澎拍摄)的同一张报道’97全国模特大赛的新闻照片。当时,笔者看到这张照片后先以为是某时装表演或模特比赛,并没觉得有什么新奇,便一览而过,也就没有再去阅读有关文字说明。在读燕赵都市报时,正巧又看到了这张照片,但刹那间却发  相似文献   

18.
马健辉 《大观周刊》2011,(31):23-24
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的间谍可谓是比比皆是,这些间谍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留下了不少的照片。本文将结合乌丙安和李家巍主编的〈窥伺中国〉中的千幅照片,来探讨一下那时的中国在日本人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李忠运 《青年记者》2006,(15):12-13
生死攸关的瞬间 2006年2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05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农民工英雄”魏青刚在滔天巨浪的台风“麦莎”中三进三出、合生救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亿万观众。颁奖现场大屏幕久久定格的巨幅救人照片,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照片的拍摄者钱程,是青岛边防支队沙子口边防派出所一位年仅24岁的普通干警、摄影通讯员。  相似文献   

20.
钱程 《新闻传播》2007,(8):14-15
2006年2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上,“民工英雄”魏青刚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舍身救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亿万观众。在现场大屏幕久久定格的巨幅救人照片,以及现场回放的十几幅图片,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当时年仅23岁的我,用镜头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完整记录,再一次验证了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新闻摄影只有根植基层才能抓到鲜活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