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牵动着江苏省档案局、档案馆全体人员的心,大家在关注玉树的同时,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该局在职人员,离退休老干部  相似文献   

2.
在地理上玉树位于西宁和拉萨连线的中点上,在文化上玉树介于卫藏、康区和安多的交界,被视为“腹地”  相似文献   

3.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汶川大地震,那撕心裂肺的伤痛刚刚初愈,青海玉树地震,再一次撕裂了那愈合不久的伤口,悲痛之情顷刻弥漫全国,所有人的心都牵挂着玉树……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0,(13):29-31
4月优异策划☆《哀玉树》/总策划王更辉、黄灿,《南方周末》,2010年4月22日简介:4月21日为纪念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遇难者的国家哀悼日,4月22日《南方周末》推出6个版的《哀玉树》特刊。特刊包括悼、担、救、生、伤5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0,(5):I0001-I0002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不到1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成立了由台长王求任组长的“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应急领导小组”,全台各频率及宣传部门紧急行动。中国之声迅速启动特别报道《玉树紧急救援》,全天不间断滚动播出,对玉树灾情跟进报道。  相似文献   

6.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 此时,胡锦涛主席正在国外访问.玉树地震后,胡锦涛第一时间就做好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当即决定调整出访日程,提前回国.当地时间14日深夜和15日凌晨,胡锦涛分别同智利总统皮涅拉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通电话,向他们通报了我国青海玉树地震灾情.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9月4日至7日,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吕和顺率工作组赴青海检查指导援建指挥部档案工作,验收了玉树灾后重建指挥部移交进馆档案,并与青海省档案局(馆)同行交流了业务工作。在观看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纪实片、听取有关档案工作汇报之后,吕和顺充分肯定了青海玉树指挥部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指挥部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扎实,不但在玉树灾后重建方面践行了"北京精神",创造了"北京  相似文献   

8.
《航空档案》2010,(5):4-5
中国空军救灾运输机飞赴玉树救灾 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中国空军部队派出多架救灾运输机飞赴玉树运送救灾物资,转运受伤人员。截至4月20日,空军已共飞行82架次,抢运伤员1629人、救灾人员1493人、车辆13台,物资874.8吨.为加快救灾步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发生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中国政府信息管理有了长足的进步,面对重大突发事件,迅速应对,与媒体形成了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这是政府信息管理制胜的法宝。本文通过对玉树地震中政府信息管理中的媒体管理(与媒体传播)的深入考察,探讨政府和媒体的站性互动,同时在与汶川地震报道的对比中,分析玉树地震报道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0.
在玉树地震中,当地档案工作遭受重创,面对震后千疮百孔的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应明确并抓住档案工作的重点,克服难点,为玉树档案工作的震后恢复和发展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Web2.0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微博发展势头迅猛,正日益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亮点。本文拟以玉树地震为视点,重点梳理和探讨微博在此次玉树地震中的新作为。  相似文献   

12.
在玉树地震中,当地档案工作遭受重创,面对震后千疮百孔的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应明确并抓住档案工作的重点,克服难点,为玉树档案工作的震后恢复和发展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玉树地震中,当地档案事业遭受重创。面对震后复杂而繁重的档案保管工作,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要克服实际工作中的难点,找准保管工作的切入点,为确保震后玉树档案的安全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4月优异策划     
《青年记者》2010,(9):25-25
《哀玉树》/总策划王更辉、黄灿,《南方周末》,2010年4月22日 简介:4月21日为纪念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遇难者的国家哀悼日,4月22日《南方周末》推出6个版的《哀玉树》特刊。特刊包括“悼”、“担”、“救”、“生”、“伤”5部分,包括编辑部评论《用我们的目光照亮他们向天国的路》、该报记者采写的《喇嘛救援队:  相似文献   

15.
高岩 《中国广播》2010,(6):29-30
玉树,海拔4000米,4月份大气含氧量只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5%,夜间最低气温0度以下……对赴玉树采访的绝大多数记者来说,这恐怕是职业生涯中最苦的采访之一,高海拔、高寒、高工作强度、缺乏基本的食宿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4.14玉树地震中,最受关注的除了灾情、灾区、灾民之外,还有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是被赋予代言人、守望者、无冕之王,甚至是第四种权利。无可否认,在这次报道中大多数的新闻工作者是出色的。玉树地  相似文献   

17.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第二天,杭州电视台《新闻60分》栏目播出的“寻找玉树灾区的29个小伙伴”的新闻,牵起了两个城市、两座学校、两个班级,也,牵起了人们关爱地震灾区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特性.本文以西方主流媒体玉树地震涉藏报道为例,依据互文性理论,揭示西方主流媒体网站在玉树地震涉藏报道中的语义隐舍现象.提供了一条认识西方媒体在涉藏报道中隐藏意识形态偏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新京报7月10日"在异乡的北京人"专栏占用两个版面,饱含深情地报道了在玉树援建的北京人,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这篇报道是该报记者随市记协采访团在玉树"走基层"时采访的。记者在玉树期间,与援建干部职工同吃同住,与他们促膝谈心至深夜,挖掘出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细节。我们认为,"在异乡的北京人"栏目,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纪实性文章,通过报道在异乡的北京人这个群体,生动地展现了北京人的优秀的品质,不失为宣传北京精神的一个非常好  相似文献   

20.
从《人民日报》玉树地震报道看灾难新闻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娜 《新闻世界》2010,(7):182-183
青海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灾难新闻的舆论引导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灾难新闻的涵义及特点,阐述了灾难新闻报道中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并以《人民日报》为例侧重分析了其在玉树地震报道中舆论引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