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通才教育思想及其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梁大中一、教育史上通才教育思想之演变(一)古代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通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有着久远的历史,古希腊罗马时期自由教育思想就有通才教育的涵义。亚里斯多德最早...  相似文献   

2.
背景思维与通才教育的重建柏定国一、问题提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对而言,是欧美通才教育论的直观体现。现代中国一批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而同时又具备了欧美留学经历的学人,曾为通才教育理想呐喊。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推祟“通人”轻视“伎”的思想,这为通才教育论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学校以专业为基本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国后我国仿效前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自产生至今,经历了移植前苏联模式、急进与调整、恢复与发展和改革与创新四个阶段。未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并继续“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博弈。  相似文献   

4.
××同志:来信早已收到。对于你所提出的问题——如何看待“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提供一些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吧。一、关于“通才”或“专业”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内容,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决不能用我们过去的老框框去套。以前,我们学苏联时是“专业培养”,而认为美国是“通才教育”,好象没有专业  相似文献   

5.
1.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增大基础课比重。拓宽专业口径,加宽基础课的知识面,加强基础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大学课程改革趋势之一。美国高校历来倡导“通才”教育,强调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实际生活多种需要的“通才”,其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50年代为20%,70年代增加到50%:而专业课课程设置的比重都在逐年下降,50年代为45%,60年代为30%,70年代已降到20%。2.学科间相互渗透,设置综合化课程。课程设置纵向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文理科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师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专业的基本特征看,小学教师应该是一种专业。小学教师成为专业的必要条件是在高等学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纵观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小学教师培养制度,在高等学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育实际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各国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下,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是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学科之间密切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工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人材。他们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有广博的知识,既能适应某一方面的专业需要,又兼有经营管理、组织领导、应变释难等能力。因此,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与教学内容上,都出现日益综合化的新趋势,强调文理渗透,培养通才。为什么要文理渗透,培养通才呢?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正向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相  相似文献   

8.
通才与专才     
通才,是指既有一种专业,又有广博的学识,基础扎实、思想活跃的人才;专才,是指精通某一种专业的人才。通才与专才,是人才中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亚理斯多德、达·芬奇、罗蒙诺索夫、张衡、沈括、郭沫若等,都可以说是“通才”;而华罗庚、李白、杜甫、怀素、陈景润等,则可以说是专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相互交叉,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目前学科分类已达两千种以上。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世界各国都很重  相似文献   

9.
西南联大成为一所人才辈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秉持并实践了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严格的教学制度,自由的学术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为西南联大成功实施通才教育提供了制度、思想、师资方面的保障。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在实施通才教育上,面临着理念认识不全面,师资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通才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人才培养目标和规范,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新时期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进行"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淡专业"的通才教育模式,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地域经济文化特色,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只有这样,环境工程专业才能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专业划分和设置问题,是关系到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我院办学三十四年的经验与教训,对大学本科生专业的划分与设置谈几点看法。(一)中国高等工科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划分,必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旧中国的通才教育,英、美各国按大类只分系不分专业的培养方法,都不能适合我国的需要。苏联的专业设置与划分原则曾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期里对我们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经验证明,各国有自己的国情,同样不能照搬。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中的社会责任和国际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意义下的通才教育理念,并着重介绍了基于通才教育理念下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5+3”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历史回顾解放以前,我国高等学校主要学习欧美,按口径较宽的系科培养人才,不分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高等学校主要学习苏联,在系科下面设置口径较窄的专业,按专业培养人才。具体来说,近四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师训文摘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几种趋势一、英才教育在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英才教育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从60年代始,美国就注意了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早在1958年教育改革中,提出了智力测验和天才学生教育问题。英国采用分流制教育,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培养尖子人才。二、通才教育当今世界教育发展不再是单一的、学科型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而是拓宽知识面的基本理论传授、重视适应能力和总体控制能力培养的“通才教育”。科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主编徐中玉教授把《大学语文》课称之为“通才教育的基础”。他指出,“所谓通才,乃对专才而言”,即“那种既有一技之长,又兼有广博的知识,既能适应某一方面的专业需要,又兼有经营管理、组织领导、应变释难等能力的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需要大批这样的“通才”。而培养通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与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使用频率极高的“术语”,始终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尤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高等学校纷纷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别培养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硕士生、博士生;一些相关的学术理论期刊也相继问世。综观学校教育的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学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在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状态,有时相互交叉,有时相互涵盖,有时成为“一个内涵”的“两种表述”。本文将限定在学校范围,就此谈些个人的看法。一、概念界定1.德育我国古代教育的构成就是道德教育或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求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由“基础教育”向“专业定向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专业选择的不确定性是正常的教育现象。世界各国都有“转专业”的教育机制。在教育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教育尤其是在专业定向教育阶段,除学生身体原因外却是“绝对”不允许转专业的。不管学生在主观上“喜欢还是不喜欢”,客观上“适应还是不适应”,基本上是“一考定终身,一选定未来”。显然,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并不能适应学生升学和专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梅贻琦是我国当代资望很深、建树极丰的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之一,通才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通才教育思想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儒家大学教育思想、欧美近代民主与法制思想,特别是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实际也是中国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和近代欧美高等学府所倡导的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思想在清华实施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它与经济的发展有着根本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正在从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过渡,同时教育活动的模式也由过去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或者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融合的模式。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要求教育的形式、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各环节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测控技术与仪器”(简称测控)专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后,由仪器仪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知识类课程设置过多,通识、综合素质课过少。高等教育是“通才”与“专才”教育的融合,而本科教育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教育,适用“通才”教育更能适应行政职业能力的复合性要求,构筑结构科学、合理、动态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