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参看历年各级各类作文试题,笔者总是心绪难平,众多作文试题大都赫然提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真是百思千想也无法想通,诗歌怎么了?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为何独无一席之地?文体的开放性又体现在哪?也许有人要说,现在不少作文命题取消了这一限制,如2003年深圳的中考作文就首次标出“可写诗歌”。是的,文体的限制在逐渐松动。可是试问,哪一道作文命题没有不少于600字或800字甚或千言的明确规定,而这一规定无异于变相地给诗歌写作设了一道较难逾越的槛。翻开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诗鉴赏辞典》,在该书收录的五四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以来,高考作体逐渐开放,到前几年已经开放到不限,发展到极限。就全国卷而言,由“诗歌除外”(1999年)开放到体不限(2000年),发展到“体自选”(2001~2004年)。但实践告诉我们:体不是越“开”越好,越“放”越妙;而是要“开”而有度,“放”而有限。最佳方案应该是诗歌除外的体不限、体自选。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正>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在各种考试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将士们,见到这八个字的时候,是否有一种遇到最熟悉的敌人的感觉?诗歌除外——从中考到高考,再到公务员考试,哪一份语文卷子不用到这词组?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解风情、不懂诗歌的国度吗?答案是断然否定的。白居易在其《新乐府序》里提到文  相似文献   

4.
有老师问,学生读诗多、爱写诗,好不好?这是个古怪问题,我听那意思,是有学生很爱诗,有时作文语句像诗句一样。这个问题一时不太好回答,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兴趣就急于判断“好,还是不好”。基础教育中,有些现象,评价的出发点在于“需要不需要,适时不适时”,可能无所谓“好,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5.
《语教学之友》2004年第10期刊登了《应“诗歌除外”》一(下称《应》),读后有些不同感受,认为有许多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
诗歌除外     
叶延滨 《初中生》2002,(16):6-7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争论,已有几年了,涉及的内容较多,争论的原因也很多,但有一个基本的情况:争议的各方都曾学过现行中学语文,现行中学语文的学习并没有让他们变出像他们描绘的那种严重后果;争论的人不再学中学语文了,正在学中学语文的没有参加争论。我相信,每个面对高考的中学生,都记住了那句话:“不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中学语文对争议者而言是文章的题目,对中学生而言是前途入口的通行证。争论者都不谈论高考试卷——每个中学生的前途通行证——作文试题下面的一项要求: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中学语文教育的最后检验证书上印着“诗歌除外”,把诗歌排除在一个民族基本教育的测试视野外,这是一个什么信号?每个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会以唐诗,以李白和杜甫作为中国文化的骄傲,但他们似乎忘记了,唐代的科举是以诗赋取仕,诗歌写作是当时整个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民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主要捷径。盛唐的经济发展,与盛唐的文化发展,再加上科举取仕要求以诗赋为主,造就了中国文学极盛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7.
2008年高考共有18套试卷闪亮登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其中就有8套试卷一方面对考生说“文体不限”,一方面又说“诗歌除外”。  相似文献   

8.
“不限文体”是高考作文命题要求之一,然而“诗歌除外”的要求却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质疑。通过对教师自身、评价标准、学生写作能力及课标要求诸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作文“诗歌除外”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它保证了高考的公平性,使绝大多数考生都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第4期刊登了刘和程等3位老师的访谈录《诗歌岂能除外》。访谈围绕"无奈的禁区""尴尬的诗歌"和"探索与希望"三个方面进行,对新诗的教学和测试提出了一些中肯的看法后。三位访谈老师都认为,"我们相信,随着课改和中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限制,终将会成为历史"。然而,笔者认为:中考作文,应该拒诗歌于门外。一、从背景上看,从隋唐开始的科举考试,惟唐朝进士科重诗赋外,其余历朝历代的科考基本上是排除诗歌的,尤其是明清时期,"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说汉唐",即是  相似文献   

10.
我在閱讀八月份《人民教育》所載黎有为先生《答王五占同志》一文之后,觉得尚有一点問題应該提出。黎先生文中說到高中二年級讲了指数概念普遍化之后,“根指数和被开方数的指数乘以同一正整数,根式的值不变”中,“正整数”这个限制就沒有必要了。拙意以为,“整数”概念,除包括“正整数”“負整数”外,还有一个最易被忽略的“零”。应該注意,就是讲了指数概念普遍化之后,对于上述性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除外”这个概念有多种习惯表达法,可以用介词、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或副词等表示,可谓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现结合教材作一个归纳介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中高考作文考查的内容和形式都出现了可喜的突破。命题出现了诸多亮点:有些文题渗透了新课改理念;一部分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弦,激活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些命题链接社会现实,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在许多命题和规定中,都有"诗歌除外"的说明,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位数学教师对“a除以b,等于a乘b的倒数”这道判断题的“对“”错”发生了争执。有的教师认为这道判断题是错误的,因为“0”是不能作除数的,所以这里的除数“b”应该注明“0除外”这一要求。有的教师认为这道判断题是正确的,他们认为:既然“0”是不能作除数的,那么这里的“b”就一定不能为“0”,所以这里也就无需再用“0除外”这一要求进行说明了。然而,最终的答案还是倾向了前者,因为教材中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就注明了“0除外”这一要求“: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见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30页)。既然…  相似文献   

14.
《少先队小干部》2010,(12):34-35
有话想对爸妈说,可又说不出口?那就一定要来助你化解心结的“爸妈听我说”!参考小孔融的信动起笔,写一封情深意重的信给他们,说说你的心里话,你还怕有冰不融化?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2,(Z6)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诗歌大国,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诗歌以其特有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一道道迷人的风景。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饱览着唐诗、宋词的风韵而成长起来的。对于诗歌,我们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而且也要能够写作一些简单的诗歌,并借助诗歌这样一种形式真实地反映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对大家写作诗歌、鉴别诗歌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教师节第二天,武汉某中学初二(3)班一男生在课堂上当众煽了老师一耳光。此事发生后,校方迟迟不给“说法”。据悉,近4年来,该校竞先后发生过8起学生打老师的事,仅去年3月以来就有4起,大部分以学生道歉了事,老师们对此表示不满。他们均称,在学生面前失去了尊严,不堪回首,并担心以后还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了许多经典的诗歌作品,充分体味过心灵的激动后,再回过头来看手中的诗歌稿件,有这样一种感觉:中学生的诗歌普遍有些随意,想到哪写到哪,于是长长的心事变成了长长的诗行。这与语言的精练与否有关,更与动笔前的缺乏酝酿、写作中的留意不够有关。这样就导致了诗歌整合力不够,尽管充实的意象给人绚丽的感觉,但松散的结构会使诗歌的美妙化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中。因此,有必要提醒中学生朋友一声:写诗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给诗歌盖座房子,给它以浓缩的空间和结实的脊梁。诗歌的写作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生活素材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新月派的新诗创作主张,由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三美"的艺术主张,主要强调诗在内容和格式上都要拥有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丽,鲜明,有色彩感";"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  相似文献   

19.
民间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有一个乞丐穷困潦倒,一位神仙想帮助他,就当着这位乞丐的面,将一块石头点化成了金子,想给这位急需帮助的可怜人,没想到,乞丐语出惊人,竟不要金子,而聪明地要仙人点石成金的手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意是指给人一条鱼,不如教给人一种捕鱼的方法。引申到教育工作是指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某些具体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据有关数据表明,当今知识更新的周期约为5年,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新地更快,也…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文明古国,诗歌沃土。古往今来,从《诗经》到明清小说,好作品无数。小学阶段,不用说别的高深理论,让孩子背下《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也好啊。他们正处在记忆力最好,学习能力最佳的时期,那四五百首诗歌,存放在脑子里,长大后光是吃利息也够本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