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味是从“三味书屋”说起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过描述.到绍兴旅游过的人,必定到“三味书屋”一看.其实,她就是鲁迅小时读的那间私塾之所在,私塾的主人寿镜吾老先生在书屋里挂了一匾,上书“三味书屋”,据说是清嘉庆时书法家梁山舟所书.“三味”益指读书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i音西)醢(hǎi音海)(调料).那个时代,读书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享受,因此许多读书人模仿着将自己的卧室也名之曰;“三味庐”、“三味居”的.蔚为景观.  相似文献   

2.
陈垣与中国国家图书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垣(1880.11.12-1971.6.21)号援庵,广东省新会县石头乡人,出身在经营药材生意的商人家庭.1885年到广州,7岁入私塾.18岁(1897年)到北京应试未中,回到广东任蒙馆老师,一边学习,一边参与办报.  相似文献   

3.
张树纯 《档案时空》2003,(11):22-23
在世人眼里,张学良是将门虎子,天生的军人、少帅。其实不然,在张学良走上社会前,其父张作霖鉴于张学良瘦弱的身体和公子哥的性格,毫无信心把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军人和接班人。张学良本人也没想当军人,只是阴差阳错,才走上子承父业的道路,继而成为东北军的统帅。“父亲一心想把我培养成文化人”张学良从小体弱多病,7岁时被送进私塾,从师于海城宿儒杨景镇。有一次,杨老先生出了一道作文题,题目叫做《论民国之害甚于帝制》,张学良在作文里尖锐地批评了这种论调,文章里指出说这话的人是坐井观天。一席话把杨老先生惹恼了,立即找到张作霖辞职,说…  相似文献   

4.
金秋十月,福州大学的校园轰动了。一个脸孔清瘦,身材不高,年仅24岁的青年战士,面对讲台下坐着的2万余名福大师生,侃侃纵论书法艺术。热烈的掌声一阵阵响起。这位战士就是南京军区某师资料保管员贲占启。占启出生在安徽阜阳一个偏僻的村庄里。7岁那年,村里有个对书法颇有研究的私塾先生看上了小占启的聪明和灵气,便收他为徒。5年时间,他临摹了王、颜、欧、赵等多种碑帖。12岁(小学五年级)那年,他参加了阜阳地区举办的青少年书法比赛,荣获少年组一等奖。同年,他的“党恩浩荡”等三幅书法作品在《安徽日报》刊登。1990年,占启穿…  相似文献   

5.
飞扬 《新闻世界》2005,(10):23-24
聂海胜是继杨利伟、翟志刚之后排名第三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飞梯队成员.也是他们三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神舟六号”飞船将于10月发射,航天员为两名,太空飞行为5天……一时间.聂海胜和他所在的航天大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航天英雄竟来自湖北省枣阳市一个偏僻的山村.早年丧父的他,是在母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地走上航天路……  相似文献   

6.
初识袁家方教授,是在去年夏天.一天上午,我们的老朋友、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老先生驾到,同时带来了一位他的朋友,个子不高,满头银发,称朱老先生为"大哥".袁教授一出口便妙语联珠,幽默风趣.这两位学者在编辑部办公室你一言我一语,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听朱老先生介绍,袁教授是研究北京商文化和京城老字号的专家.我们便马上萌发采访他的欲望.话一出口,袁教授立即痛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7.
王化云 《新闻前哨》2003,(10):78-78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相似文献   

8.
金坛县罗村乡上阮村农民苏善和,三年投资一万八千元,购置各种农业机械十七台,为山村一千多农户服务,建立了金坛第一个农机服务比较齐全的家庭农机服务专业户。苏善和,这位年近花甲、憨厚老实的山里人,被当地农民誉为偏僻山沟里的“十机部长”。他所在的上阮村,地处溧阳、金坛两县接壤处。一九八二年,当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善和看到有的村组农机承包到卢后,一些承包户只顾跑运输赚钱,有的还哄抬机耕费,使得一些买不起耕牛、请不起机耕的农户,常常贻误农时,遭受损失。苏善和觉得搞农机服务既可为山村农民排忧解难,又是个赚钱的行当,心头便萌发了购买农机具、建立农机服务专业户的念头。  相似文献   

9.
一、主管宣传,出任中共第二把手 彭述之,1894年出生于湖南邵阳隆回县羊谷坳乡转角丘村,家乡位置偏僻,但思想开放。离我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居不过十数里地。小时候,他先读私塾,后进入邵阳中学和宝庆县中求学,1917年,被推荐到家乡的五十四庙学堂任教。一年后,他弃教去长沙赴考,被考官从二千考生中拔为第五名,受到省长谭延阎的奖励。1919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参加了“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10.
<正>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如今,村村通建设的最大困难在于一些边远山村。这些已通电的广播电视“盲村”,大都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很不方便、农户居住分散,工程建设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1.
郑板桥出联断公案郑板桥当县令时,有一天,一位私塾老先生前来击鼓告状。告状人说:他在财主家辛辛苦苦教书一年,东家非但不按当时规定“教一年书,付酬金八吊钱”,还借故说他才疏学浅,把他辞掉。郑板桥听了申诉之后,想了想说:“你是否才疏学浅,能让我当场考试吗?...  相似文献   

12.
李健 《湖南档案》2014,(5):17-18
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8岁画一棺木于墙上,旁边刻着八字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棺”。11岁师从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13岁至20岁期间“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到了20岁,因博览群书,林纾的文字根底已极为深厚。23岁时,他开始担任蒙师,教儿童读书识字。  相似文献   

13.
在陕西某县一水电站的开工仪式上,县委、县政府领导剪彩完后,彩绸下竟然惊现几个红包。这几位领导“有的坦然把钱装进腰包,有的半推半就”,结果“台下群众唏嘘一片,场面颇为尴尬”。从有关报道中笔者还得知,送红包的工程投资方董事长振振有词地说,领导出席庆典、剪彩,他们企业送红包是惯例。好一个“送红包是惯例”!好一个“当众收红包”!“红包”不是什么秘密,如果现在再有人为红包而大发感慨,那多少说明这人有点儿“单纯”。但让笔者惊讶的是,如今红包已经“当众”收了,面对台下四五百名村民、演员和学生,台上的领导们已经练就了“见红包…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的太行山区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水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记录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口碑。为了拍摄一部描写治水的电视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县委领导谈论了一番治水政绩观,令人颇受启发。 一个偏僻的太行山村,由于饮水不合格,20年中先后有近百人死于癌症。为让村民吃上合格水,县委领导组织带领治水大军连年艰苦奋战,终于打出了清澈甘甜的  相似文献   

15.
刘锵  宋文 《新闻前哨》2004,(7):24-24
由一场山村葬礼发现和挖掘出一位基层干部“亲民爱民”典型,这是《恩施日报》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普通人、基层干部身上,实践“三贴近”的生动体现。 2003年10月的一天,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一个偏僻山村里,举行了当地多年来没有过的一场最热闹的葬礼。出殡那天,下着细雨。亲友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群众的抽泣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之中。出殡路上,人们在自家那眼  相似文献   

16.
报载湖南的《湘湖评论》杂志最近推出了给为该刊指出错误的读者发奖金的办法,这种有价征求批评,不妨名之曰“悬赏捉错”。近年来,报纸上经常出现差错,有的报纸几乎每期都能发现几个错,甚至出钱登广告,也会印错,这里略举数例: 6月22日是星期六,北京某报报头日历印的却是星期三。7月13日该报《山村看屠狗》一文中“不忍卒睹、不忍卒闻”的“卒”字均误为“恻”字。7月20日《军医在微笑》文中“访医疗治”印为“访医疗冶”,“难道……。”写成“难到……”。  相似文献   

17.
一在太行山西麓,有个滴谷泉。当地农民说,一滴水,一粒谷。滴谷泉就因此而得名。滴谷泉旁有个滴谷寺,滴谷寺旁有条石子路,通向一个偏僻的山村。三年以前,有一位女作家来到这个山村,住在一所瓦房里。她的头发花白了,身体也欠佳,步态姗姗,眼仁中还凝聚着明亮的光芒。岁月的风霜在她的额角印下了深深的痕迹。人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青年书法家中,陈运刚可以说是一位崭露头角的佼佼者。陈运刚,号愚人,笔名鸿飞,磨志斋主,1962年间月11日出生于江西奉新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80年入伍后,当上了连队文书,有时间写写画画,在驻地一位九十高龄的农民书法家卢柏龄先生的指导下,坚持日日写,天天临,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又拿着自己临摹的作品,多次前去拜访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黄绮教授,黄老看到他临写的楷书。隶书,给了~定的评价,挥毫为他写下了“墨海飞鸿”四个大字,并收他为学生。在老先生的指导下,他书艺进步很快。为丰富知识…  相似文献   

19.
刊中刊     
《视听界》1993,(2)
乡镇站宣传的好坏,关键在乡镇站宣传人员。那么目前乡镇站宣传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呢?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访问了13个区、市、县的30多个乡镇站的宣传人员。访问对象中,有刚跨进广播“门”的姑娘小伙,也有干了几十年的“老广播”;有的处在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平坝乡镇,也有的身在偏僻落后的边远山区。说起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月26日,是湖北省蕲春县赤东镇朱四房村朱鹏飞作为保送生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免试录取整整两年的日子,此前,他的哥哥朱意锋也如愿以偿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上研究生。一农家寒门走出两名北大学子,在当地早已成为轰动性的新闻,许多人作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而得知他们的父亲是一位长期在外靠当“扁担”谋生的小镇下岗工人,母亲又是一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后,人们惊叹中倍感疑惑:偏僻山沟沟农家寒门是怎样飞出两只金凤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