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丁玲是位追随时代脚步的作家。青年时代,她怀着被“五四”运动燃起的热情,先后跑到长沙、北京、上海寻求知识和真理;抗战前夕,她从黑暗的国统区来到光明自由的延安,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期间,她曾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亲临山西前线,为党的抗战文艺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战胜利后,大片沦陷区回到人民怀抱,急需大批干部前去开辟工作。面对新的召唤,1945年9月,丁玲同杨朔、邵子南、萧三、陈明等同志发起组织了延安文艺通讯团,奔赴东北解放区。  相似文献   

2.
肖岱 《学习之友》2010,(1):18-21
1938年春的一天,“西北王”胡宗南面见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团员。战地服务团由进步青年组成,胡宗南希望从中挑选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加以培养,为自己所用。  相似文献   

3.
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抗日战争时期宁夏学校的抗日活动雨槐“团友们,别忘了我们的目标:要爱护中华,要赶走强盗。不怕那风狂与海啸,更不怕飞机和大炮。别笑我们年纪小,……我们是西北的小英豪、小英豪!”这是半个多世纪前共产党领导下的“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的团...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二十年来我国的革命文艺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我国的文艺事业已经成为人民的文艺事业。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同人民相结合,进行了许多为人民所欢迎的创造。无论是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还是美术等等,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经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纪念日到来的前夕,一些当年在延安工作过的老同志,应邀前往参观访问,缅怀过去的战斗岁月,一睹延安的新貌。当年曾在延安鲁艺戏音系学习并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现任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王卓,在延安市宝塔区枣园乡中心小学参观访问时,老区师生的淳朴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向该校赠  相似文献   

6.
1940年10月至1945年8月,新四军在苏北根据地积极开展文学、音乐、美术创作和戏剧演出等文艺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苏北新四军文艺活动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延安解放区文艺活动对其影响是重要原因之一。苏北根据地在人才培养、文艺组织、文学创作内容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参照了延安解放区的文艺活动。  相似文献   

7.
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文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抗日文艺事业是同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坚持抗日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过了四个阶段:一、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4月新四军在皖南岩寺集中,以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指导,以唤起民众抗日救亡为目的,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开展。二、从1938年5月新四军东进江南,至1941年初皖南事变,主要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组织形式开展。三、从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重建到1943年冬,围绕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伪化和反磨擦,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这个中心任务展开。四、从1943年11月华中局在淮南津浦路东搞文化实验区,到1946年秋解放战争开始,主要是深入贯彻《讲话》精神,从发展民间戏曲入手,使文艺更大众化、更普及。华中抗日文艺的主要特点是:1.贴近抗日的时代脉搏;2.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实践;3.在继承优秀传统文艺基础上发展创新;4.尊重、关怀文艺人才,引导支持文艺创作。产生的影响是:1.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方面,发挥了号角、战鼓的宣传鼓动作用。在揭露敌人、打击敌人方面,发挥了投枪、匕首的战斗作用;2.在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发挥了与各界人士沟通、团结的作用;3.在推动根据地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促进、激励的作用。因此,华中抗日文艺不仅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在宣传和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揭露和打击敌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11,(35):65-F0003
华君武(1915—2010),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于杭州。1938年到达延安,从事抗日宣传并为《解放日报》画时事漫画。1949年12月起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文学》美术顾问。1961年开始在《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发表“人民内部讽刺漫画”。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9.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是我校孙国林、曹桂芳二同志参加编写的,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了保存这些得来不易的珍贵史料,也为了使看不到《延安文艺丛书》的广大读者有机会了解延安文艺运动情况,我们将请孙曹二同志在现有资料基础上,重新编写《延安时期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分为综合编、文学编、戏剧编、音乐编、美术编、电影编、艺术教育编和文艺刊物编共八篇,从今年第二期起,分四期在本刊刊出。这篇《前言》不仅对《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说明,在一个方面,也为本刊即将连载的《延安时期的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作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孙岩(1919-2005),河南开封人,文革后教育部第一任幼教特教处处长。1937年,孙岩同志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1940年毕业于延安马列学院,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审科职员,米脂女校教导主任、副校长。抗战胜利后在重庆《新华日报》、上海《群众周刊》、香港《群众周刊》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保育院副院长。195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历任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校长、北京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校长、北京市教育局中教处处长等职。1978年4月担任教育部普教司幼教特教处处长。1983年离休。在教育部工作期间,她…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延安时期的文艺成就比作一株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各文艺协会就是支撑大树的主干,而众多的文学艺术团体则是连结主干和树冠的支干.主干挺拔,枝繁叶茂,从而结出累累硕果.和延安时期的文学团体一样,延安时期的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等艺术团体,也都以自己的独特风貌团结和带动广大艺术工作者,活跃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为波澜壮阔的延安文艺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将当时的一些主要艺术团体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王洛宾在近代青海的音乐教育活动 王洛宾(1913-1996,北京宛平人)于1938年秋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青海演出,并在西宁各中小学教唱抗日歌曲。剧团解散后,他应约于1939年初再次来到西宁,住在昆仑中学宿舍,组建青海抗战剧团,搜集整理民歌,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昆仑中学宿舍是王洛宾民歌收集整理的工作室。“当时洛宾拿出很多油印的小册子,大都是抗日歌曲。其中有他写的《老乡上战场》《血花曲》《风陵渡的歌声》等,还有一些抗日漫画、抗日口号的小册子。他把一沓油印的抗日歌曲散页交给我,要我送到几所学校去练唱。”王洛宾在回民中学(1940年改为昆仑中学)做音乐教员时,发现回族中学因受伊斯兰教规的约束禁止唱歌。当时学校虽然设置了音乐课,但不能说“唱”字,而只能说在音乐课上“念”歌儿。这也是民国时期青海学校音乐教育受到宗教影响的一个特点。王洛宾在1939年创作了一首《穆斯林进行曲》,这是一首激发民族意识觉醒、鼓动抗日救国热情的战斗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激昂慷慨的旋律,通俗上口的歌词,激发了回族青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王洛宾在回族中学打破了学生不唱歌的习俗。此曲很快在全省流传,并在西北广大的回族地区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洪亮 《考试周刊》2010,(23):30-31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戏剧多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4.
戏剧是一种由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艺术。中学语文中的戏剧教学,是从学习、了解、欣赏剧本这一文学样式的角度来谈的,这里所论及的戏剧教学,其实是戏剧的剧本教学。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创建的育才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专门招收流浪儿童。这些孩子因战争流离失所,失去了父母,更没有上学的机会。陶先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根据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可学习戏剧、音乐、美术、舞蹈,也可参加科研、编报、写作等。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们的才华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音乐组的学生不但能演唱、作曲、弹琴,还能组织一台像模像样的音乐会,去正规剧院演出游刃有余。戏剧、舞蹈组的学生能自编、自导、自演,还能用戏或舞反映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学生竟能在重庆市里举办抗日画展。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战爆发了!消息传到我们学校,师生们无不摩拳擦掌。上海的形势也很紧张,大批国军开到江湾布防。校领导发起成立了沪东战地服务团,我们天天练习战地宣传的节目,同时学习战地救护、防空知识。团里派人到江湾驻军去联系,要求到那里去服务,没想到却被他们拒绝了。  相似文献   

17.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以下简称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同是文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在戏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构想 戏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供教学使用的教材单指戏剧文学,即供戏剧演出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一样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戏剧文学的舞台性,决定了它主要依靠人物语言(台词,传统戏曲中包括角色的道白和唱词)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并展开戏剧冲突,推动  相似文献   

19.
《当代学生》2011,(24):2
萧军(1907-1988),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田军、萧军。辽宁省义县人。青年时代曾在军队中生活。1933年与萧红共同出版小说合集《跋涉》。同年到上海,在鲁迅指导下从事文学活动。1935年出版《八月的乡村》,描写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到延安、武汉、临汾等地参加抗日文化活动,1940年去延安。抗战胜利后,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建国后曾任  相似文献   

20.
谢戈平 《广东教育》2011,(11):17-17
戏剧是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高度综合体,在学科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各学科中又蕴含着丰富的戏剧资源。通过戏剧特色建设,既可“就地取材”,为戏剧特色提供丰富戏剧资源,又促进戏剧元素进入学科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