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左晶 《科技与出版》2014,(4):117-120
"标签化传播"是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特征,热点事件的标签往往是对事件的高度浓缩与概括,以充满智慧的挖苦和讽刺博得广大网民的意会言传和广泛参与。"标签化传播"既是媒介竞争的产物,也是我国目前网络新闻管理不规范造成的,而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众强烈的公共表达意愿则是"标签化传播"的深层动因。虽然"标签化传播"符合网络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满足受众碎片化、快餐化的阅读需求,但标签的肆意张贴,不仅容易造成人们认知的简单化、随意化,也影响人们对事件真相的全面认知,扭曲社会价值观,形成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在大量劣质标签中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2.
黄政 《新闻世界》2012,(9):134-135
本文以发生在2011年的"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事件为例,通过对该事件传播过程中不同媒介手段所起作用的分析,探讨当下媒介环境下社会热点事件传播的媒介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不断,了解这些网络热点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征,将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它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面对网络发布,传统媒体“被渠道化”了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传统媒体不断抱怨网络免费攫取了自己内容的同时,网络却从不忌惮自己的UGC内容(用户所生产的内容,User Generate Content)被传统媒体引用.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现象是:网络热点几乎必然很快出现在报纸版面上或随后的电视节目中.传统媒体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而成为了网络的应声虫.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新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无界性,用户在获取网络新闻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复杂的新闻信息所迷惑。借助于网络新闻中的"新闻标签",用户可以借助于关键词来准确及时地获取新闻信息,同时还能够提升新闻阅读的速度。但同时网络热点事件中的"新闻标签"也会滋生负面问题,一些不符新闻事件的主题立意等虚假、低俗的标签的产生,存在着欺诈、诱导用户的行为,不利于网络空间的净化,不利于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网络群体事件也陆续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面对这些新型的群体事件时,应该思考:它为什么会发生和是怎样发生的;网络在这些事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松岭事件"从初始的新闻发源地,到舆论交锋的平台,网络社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网络社区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改变采编流程,建立信息大平台传统媒体新闻采编模式通常是某位记者或编辑负责某事件的采写和报道,记者通常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采写新闻.但热点事件的发生多有持续性,且涉及不司专业领域,受众关注点较多,事件发展不同阶段关注的焦点不同.这一背景下,必须改变原有新闻的采编流程,多方位整合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9.
郑伶俐 《新闻世界》2010,(12):82-83
本文从网络流行的“凡客体”事件谈起,结合实例对目前网络事件营销的内涵、传播成因、传播策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杨 《青年记者》2009,(18):39-40
“林松岭事件”从初始的新闻发源地,到舆论交锋的平台,网络社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网络社区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8,(7):52-58
媒体的叠加报道引发社会的关注聚焦,舆情的不断扩散形成舆论风暴,构成社会压力。本研究尝试将物理学概念中的叠加、聚焦和扩散效应运用到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叠加-聚焦-扩散效应,并总结了该效应基于事件的时间链条模式、联想话题模式和公共政策模式三种运作机制,并尝试对效应发生作用背后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相应的舆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萌 《今传媒》2010,(7):107-109
2010年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网络上发生了一件被称作"犀利哥"的事件:一个贫困潦倒且患有精神病的乞丐,缘自一张照片被网络媒体传播炒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一种主要的社交媒体,微博在网络热点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利用自身传播特性,微博参与到热点事件的发酵、发生、发展、结果的整个历程中,从而对热点事件进行影响。本文以微笑局长事件为例,分析杨达才事件中微博的作用从而对于微博在热点事件中的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仝鹏 《出版广角》2016,(17):85-87
近些年,新闻传播“标签化”现象明显,造成很多传播偏向,尤其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标签化”传播成为显要特征。这种带有明显价值判断的贴标签行为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负面标签更是给新闻报道的媒介载体、报道人物、报道事件和受众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媒体只有去“标签化思维”,才能真正解决客观性原则与新闻“标签化”传播之间的悖论,回归新闻客观报道。  相似文献   

15.
在秒传播的互联网空间中,没有信息内容的权威性,没有内容结构逻辑的严密性,自然就给网民提供了可以自由臆测、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可能,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肢解、被添加,引发网民围观,形成网络热点事件。  相似文献   

16.
何志妹 《新闻世界》2011,(9):111-112
互联网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对于媒体传播模式的认识,也改变了以往的对于“受众”的认识。笔者以“宜黄强拆”与“周老虎”事件为例,试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受众”。  相似文献   

17.
回顾2011年来的网络风云,风头最健的莫过于郭美美事件,网络上微不足道的一朵"浪花",最终在网友的围观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演变成一层层巨浪,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郎咸平教授也被"拉下了水"。2011年6月,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  相似文献   

18.
史历峰 《今传媒》2008,(5):15-16
2008年春节的七天长假,不休假的艳照传播人利用各种网络渠道,汪洋恣肆地大量传播着黄色图片.其发布之快、散布之广,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几乎在一夜之间颠覆了相关影星在受众心中的美好形象.  相似文献   

19.
"媒介道德审判"产生于语言的多义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媒体的越位、媒体商业利益的驱动、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制度建设的空白,在积极层面,能够维护和促进社会道德发展,坚守社会正义,但背离了新闻职业主义,导致媒介司法审判,误导受众,伤害报道对象。  相似文献   

20.
在报网融合新格局中,特别是在应对网络公民新闻严峻挑战过程中,不少纸媒向网络靠近,嫁接优势,如何充分彰显报纸的权威性、公信力,积极掌控舆论导向,大家在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