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新闻俱乐部。这些新闻俱乐部一般来说都是为新闻记者进行社交活动而设立的,常附设酒馆、娱乐室等,供新闻记者们工作之余休息和娱乐。然而,日本的记者俱乐部却是以采访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职能,这也是日本的独特新闻管理风格。在日本,记者俱乐部是新闻采访的中心和前线,是平时记者们最关注的地方。报纸登载的国内新闻,除一小部分是接收通讯社的电讯,绝大部分是记者们在记者俱乐部采访到的。日本的记者俱乐部是吸引记者云集的“消息源”。每天报载的新闻虽然数量庞大、种类纷繁复杂,但都有各自新闻发生的地点和采访地点,这采访的地点就是各新闻来源相应的记者俱乐部。政治新闻来自政党、议会、政府各部门的记者俱乐部;社会新闻来自警察署、警视厅的记者俱乐部;经济新闻来自证券市场、交易所、经济团体的记者俱乐部;……。几乎所有的新闻都有其相应的归属记者俱乐部来负责向记者们通报和解释,记者只要抓紧自己的记者俱乐部,一般也就不用担心漏掉重大新闻了。  相似文献   

2.
去年皇马球星访华时中国记者借新闻发布会索要签名一事,各方已有诸多的评判.由于此事的导火索源于皇马新闻发布官对索要签名的中国记者的指责,事件的另一方当事人来自外国,本文就从国外对记者的要求和国际新闻惯例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4日晚9时半,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首次在中国举办年会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主持人宣布,第一项大奖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杰出记者奖,获奖者是:来自中国的《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世界银行副行长兼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主席凯瑟琳(Katherine Sierra)亲自为蒋建科颁奖。这是中国记者首次获得这个国际新闻大奖。  相似文献   

4.
在华盛顿,只要你拨一下724—1635这个电话号码,你就能听到一个事先录好的声音,告诉你当天外国记者中心的主要活动和华盛顿各政府机关,民间机构的重要活动以及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外国记者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去采访或找联系人作进一步了解。华盛顿是美国的神经中枢,这里的官方和民间机构几乎天天要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讨论会及其他五花八门的活动。外国记者中心根据美联社、合众社电讯稿提供的活动日程,通过录音电话帮助外国记者及时了解“行情”,掌握这个超级大国政治中心的脉搏。外国记者中心设在有名的全国新闻大楼8层,内  相似文献   

5.
合众国际社采访白宫事务记者海伦·托马斯1992年1月1日起担任格里迪龙俱乐部副主任,她是担任这个很有声望的记者俱乐部高级职务的。格里迪龙俱乐部以前是清一色的男士新闻团体,延续时间达90年之久。到1975年才第一次接收女成员。这个俱乐部在有限的积极成员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此前,十届全国人大五次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发展现代农业新闻发布会接连开场……随着大会议程的逐步推进,一场场新闻发布会如期而至,一位位政府要员逐次登场,等待记者发问。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俨然成了记者们举手提问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7.
日前,常驻东京的外国记者团同日本的新闻宣传机构发生了深刻的对立。对立的原因在于日本的记者俱乐部制度限制了外国记者的采访自由。这次对立的直接诱因是1985年2月在成田举行的采访金大中的记者招待会。金大中是国际上引人注目的人物,外国记者都想去参加这次记者招待会,可是,主办单位限制外国记者采访人数,并驳回了他们的采访请求。以这次事件为开端,拥有一百四十家新闻单位、四百余名记者的外国记者驻日本新闻协会,向安倍外相和日本新闻协会递交了抗议书。其内容是,对记者俱乐部制度的背景作出  相似文献   

8.
记者俱乐部是日本独特的新闻发布机构。日本记者俱乐部的出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日本的记者俱乐部是指设立在日本各大公共机构内,由日本新闻协会加盟社的报道机关所派遣的特定记者组成的名为社交实为采访的俱乐部。需要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公共机关为记者俱乐部提供必要的建筑物,设立记者室,并配备电话、办公桌、椅子等写稿、发稿所必需的设备,供各报社的记者自由使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都是通过记者俱乐部把各种信息发布出去的。  相似文献   

9.
记者云集早有人说,一年一度“两会”的记者云集可称作中国的“记者节”。 3月18日、20日开幕的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和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春暖花开之际再次令人瞩目。作为中国的窗口,里面传出迅疾的改革开放的鼓点,引得记者蜂拥而至。据统计,除随团记者外,这次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达1050多名,其中外国记者来自近30个国家,达170余名;香港、澳门记者来自21家新闻机构,60余名;台湾记者来自14家新闻机构,27名。香港记者比去年增加较明显。大陆记者  相似文献   

10.
记者的错位     
北京顺义县农民高宗云举行新闻发布会(见6月8日人民日报),是一件新事。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竟出现了记者答记者问,这又是一件奇事。农民高宗云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上访无结果的情况下,敢于诉诸社会舆论,这在法制还不完善不健全的现在,是一个大胆的行动。许多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也说明新闻界对自己的社会职责的重视。记者作为社会的耳目,他们理所当然地要提出问题,以弄清事情的真相。叫人觉得新奇的是,“自称是县委派来赴约的是几个北京市某些新闻单位驻顺义县的记者”。而这几个记者又站在其他记者的对立面,回答起记者  相似文献   

11.
张全 《今传媒》2004,(Z1):49-51
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以适应政务公开的需要。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契机,通过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渠道,了解到更多的新闻内容,成为新闻媒体特别是记者需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朱 基总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起,直到 2004 年 3月十届人  相似文献   

12.
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对今天的记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上海APEC会议期间,有一条章启月“考”记者的新闻让人过目不忘: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她用英语侃侃而谈。这下,台下众多的国内媒体的记者傻了眼,听听不懂,问问不了,纷纷要求章改用中文发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位女记者急得还以正在做同期录音  相似文献   

13.
记者俱乐部是日本国内的新闻来源之一,同时它也可作为记者采访活动的据点,是日本大众传媒所特有的一种设置。它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多由国内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组成,在日本的行政机关等各个公共机关里都设有一个或是分为报社类、民法类等两个以上的记者俱乐部。公共机关内设有加盟记者俱乐部的新闻机构专用的记者室,记者室内各种设备齐全,记者可免费使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记者节,中国记协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会上表彰了148名新闻工作者,并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其中地市报有15位受到表彰,这15位来自于12个省(市、区),多为新闻采编一线人员。从他们的身上让我们对记者这个职业又有一种新的感悟:记者是一种奉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公开透明的进程日益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记者出现在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以200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例,70%以上的场次,境外记者占到提问记者总数的一半以上,热点场次中提问记者有四分之三是境外记者,这个数字相比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面向世界开放的勇气和信心,也体现了境外媒体对中国大陆的极大关注。然而,现在还有些政府人员怕和境外记者打交道,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四年五月春暖花开时节,在夏威夷大学新闻系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热情安排下,我随在夏威夷大学学习的中国新闻记者班来到景色宜人的美国首都,访问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Foreign Press Center at washington)。规模和设备:讲究实用方便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座落在华盛顿东隅的F大道与第十四街交界处的全国新闻大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09,(1):80-80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 为向驻京境外记者及时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给境外记者提供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新闻信息,2008年12月12日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二期“新闻茶座”在京举行。本期“新闻茶座”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60多位外国驻京记者、驻华使馆新闻官以及港澳台在京记者部分中国境内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8.
4月19日,集聚在波兰华沙国际新闻中心的大批外国记者和波兰本国记者,以长时间的掌声和一束束鲜花送走了任职7年零4个月的波兰政府新闻发言人乌尔班。他是在前一天被总理任命为波兰广播电视委员会主席后,来向曾打过多年交道的记者们告别的。这天,他像往常一样,端坐在记者中心主席台中央。两旁分坐着政府新闻副发言人兹·雷科夫斯基,他将接替乌尔班主持这里每礼拜二中午12点的记者招待会;还有国际新闻社社长等。在狭长的、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大厅里挤满了外国和本国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几台固定的和肩扛的摄像机同时对准着主席台上  相似文献   

19.
在2010中国网球公开赛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塞尔维亚的德约科维奇与路透社记者有过一番精彩的交锋.这位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认为"北京恶劣的天气下","会不会在早餐中加入抗毒剂"?这位塞尔维亚小伙子诚实地回答,每天的早餐都是健康的中餐,包括面条和饺子.路透社记者似乎没有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截止到1980年12月统计,外国驻京记者为88人,来自29个国家的70家新闻机构。其中美国驻京记者13人(联合通讯社、合众国际社、《巴尔的摩太阳报》、《芝加哥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洛杉矶时报》、《迈阿密先驱报》、《新闻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各1人);英国驻京记者5人(路透社2人,英国广播公司、《泰晤士报》各一人,《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合1人);日本驻京记者20人(共同通讯社3人,时事通讯社、《朝日新闻》、《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