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八百壮士是800人吗?在四天四夜的战斗中,四行孤军的人数都是一个谜,而不论是当时报纸报道,还是之后事迹宣传,孤军多以"八百壮士"的名号出现。那么当时参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孤军人数究竟有多少?而八百人的数字又是从何而来?关于10月28日晚将伤员运出四行仓库的过程,杨瑞符在《孤军奋斗四日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当时嘱咐出外就医的士兵说:你们出去,有人问四行仓库究竟有多少人,你们就说有八百人,决不可说只有一营人,以免敌人知道我们的人数少而更加凶狠,后来轰传世界  相似文献   

2.
经济报道的活力来自于它对经济生活的贴近度。经济报道的这一特色如何去体现呢? 要抓住问題一篇经济报道抓住受众的心,关键应该抓住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台曾多次报道过的常德针织厂实行三项制度改革的新闻就是紧扣群众关心的问题而进行的。当时社会上传说常德针织厂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和工人过不去。570多人的工厂改革后只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的报刊介绍多侧面报道,我认为这种报道形式好。本人多年来为报刊、电台写第,一般来说,稿子是反映单方面情况的,即抓住某个单位的某个方面进行重点报道,写人物的通讯也只写其优点。这样报道就存在一个问题:即不是失实的失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总有优缺点,一篇文章中全部介绍人物的优点,读者会问:难道他(她)没有缺点吗?又如,要报道某单位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好成绩,熟悉情况的人可能会说,该单位在某某方面还存在着毛病。多侧面报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既报道优  相似文献   

4.
骑马访苦聪     
边疆,山区,少数民族,那是神奇的异乡。遥远的苦聪山寨,更为记者所向往。在云遮雾障的哀牢山,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在祖国西南最边远的角落,聚居着约5000多人的苦聪兄弟。 30年前,一支民族工作队在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找到当时只有2000多人的苦聪兄弟。当时,他们还停留在钻木取火,构木为巢的时代,过着树叶做衣裳,兽肉野草当食粮的野人般生活。 30年后的今天,苦聪人生活得怎样呢?我们决定走访苦聪人,向全国人民报道祖国大家庭中这个最小的兄弟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5.
史笔写春秋     
记得今年三月的人民日报刊出一则讣闻,报道陈永贵同志在京病逝。尽管消息的的位置并不显著,但却成为当时不少人读报后的话题。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倒并不是由于这篇报道在写作巧技上多么不同凡响,而是因为它对一个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的同志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采写新闻报道,要深入实地采访,多找当事人谈心。有时候还要多接触一些与报道有关的人和事,这样报道的思路才能开阔。 1987年7月,我去采写大学毕业生连长张殿东爱兵精武的事迹。当时,《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前卫报》等对此都已作了大量报道。怎样才能采访到有独到之处的材料?我苦思瞑想,一连几天走不出自己  相似文献   

7.
冰場上的采訪,对新华社记者来說,这回是第四次了。这里我且記下我們工作中所碰到的一些問題。我們的憂虑和抉擇 从采訪准备工作开始,我們三个记者,对这次冰上运动会的报道,就怀着許多憂虑。那就是,稿子能不能写得好?写出来有没有人看?当然,这憂虑就在事过境迁的今天,也仍然是問题。我們当时的憂虑不是事出無因的。因为:  相似文献   

8.
当前,主要是什么人在读经济报道?答案非常令人吃惊;不是占人口绝大多数、与经济发展利害相关的普通公众,而仅仅是那些政府人员、经济工作者和与经济打交道的企业界人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说白了,就是我们当前的许多经济报道不“大众化”。这主要表现在:从工作、政策角度报道的东西多,从群众生活角度报道的东西少;就事论事的东西多,提出问题的东西少;爱咬文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我的稿子总是写得干巴巴的呢? 当时我在一个县委搞通讯工作,认为自己多写多登点稿子,能在通讯员中树立“威信”,组织別人写稿腰杆硬,实际上也就是要表现个人。因此,写作中不怎么考虑宣传的实效和群众的爱好,把报道写得花梢离奇,词藻引人。甚至把我读过的古文和外国作品中的一些陈旧辞句也硬拉进去,以充门面,严重地脫离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新闻媒介在报道中出现宣传封建迷信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下面略举几例: 某报报道某地又发现“人形”何首乌。在其作“真实”的报道之后进而“画龙点眼”般地推测,某地可能真的是“灵气”“福气”笼罩,否则哪来的维妙维肖的“人形”何首乌?这不是“吉兆”“异兆”是什么?报道者唯恐报道的力度还不够,在文章旁还配发大幅照片,实际是无声地表白:守信其有,不信其无。  相似文献   

11.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这一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 首先要说到南迦巴瓦峰。1994年我曾采访过当时从南迦巴瓦峰地区探险考察回来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并写了通讯:《“神山”探索记》在《人民日报》配照片刊登出来。这便是大峡谷报道的最初积累。  相似文献   

12.
在当时的新闻检查制度下,许多新闻是要被删除或禁止的。重庆《新民报》的社会新闻就时常用曲笔来表达编辑记者的意思。比如,报道米价贵,却说重庆耗米数量下降,因为平民多已用杂粮。报道人民健康水平下降,说的是"一万人健康赛,只有九十一人合格",而国民党要人陈立夫居然还在健康赛的发奖大会上致辞。这样的报道是能闻出一股辛辣味来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搞好批评报道?一直是新闻同仁关心和谈论的话题。这里我结合《阳泉日报》过去两篇批评报道,谈点体会。 一个问题是化肥厂积压严重当时,农民种田无肥焦急,催肥的电报接二连三。厂里多次与阳泉火车站联系,车皮一直没有落实。另一个问题是,阳泉矿务局煤气公司因各种理由有煤气不给市区多送,三万户居民做饭气不足。市政府领导  相似文献   

14.
录音报道《进入南极圈的中国女性》,报道的是金庆民第二次到南极考察的事。关于这个内容,当时报刊、电视台、电台报道得已经很多了,何以江苏电台的这个报道,在1989年度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的评比中一举而摘取了一等奖的桂冠呢?我不知道评委们是怎样评价的,但我,听了以后深受感动之余,思考再三,认为它确实有独特的过人之处。首先是,记者独具慧眼,抓住了南极考察实况录音这个最为重要的一环。听过金庆民报告的人,采访过金庆民到南极考察事迹的人,恐怕都听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新闻媒介在报道中出现宣传封建迷信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下面略举几例: 某报报道某地又发现“人形”何首乌。在其作“真实”的报道之后进而“画龙点睛”般地推测,某地可能真的是“灵气”“福气”笼罩,否则哪来的维妙维肖的“人形”何首乌?这不是“吉兆”“异兆”是什么?报道者唯恐报道的力度还不够,在文章旁还配  相似文献   

16.
董倩  南香红 《今传媒》2004,(6):16-18
短片解说词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有一条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叫塔里木河。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原因,这条曾经丰沛的河如今老了,在她弥留之际,《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沿着沙漠,寻找她曾留下的足迹。 主持人:你好!南香红。我看到你很多报道都是关于文化、历史方面的,其中像塔里木河的报道,属于时间上比较早的。当时你报道塔里木河,为什么?南香红:报道塔里木河是我在《新疆日报》做记者的时候,因为塔里木河在新疆,特别是和新疆南部人民的生活关系非常紧密。主持人:这条河的确很重要,当时你在报道这条河的时候,它已经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引起了你的重视?南香红:有一次我到塔克拉玛干去采访,车在沙漠边缘走的时候,我就看到一条非常小的像渠沟一样的河流在那儿流。我就问同行的:那是什么呀?他就告诉我这是塔里木河,当时我非常的震惊。主持人:为什么会震惊?南香红:因为从小在我们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我原来想象它是一个水量非常丰沛的、非常浩荡的一条大河,没想到我看到的是一条非常可怜的小渠沟。主持人:有多细?南香红:大概也就是三、五米宽。它的河两岸周围的沙山已经非常的高,马上就要淹没这条河的趋势,而且里面是非常浑浊,非常...  相似文献   

17.
一些媒体在报道正面典型时,习惯于拔高人物。其弊端不仅影响到报道的真实性,而且使被报道者承受了很多难以言说的心理压力。《南方周末》在3月11日的一篇文章中,披露了一位南京长江大桥上的自杀救助者陈思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顿。陈思就是这种典型报道的受害者之一。2003年10月,他救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短短十多天,他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除了赞赏的眼光外,陈思没想到随之而来的麻烦。邻居误解他上大桥是为了出名,一些人质疑媒体:“报道说陈思救了26个人,大桥上真有那么多人要寻死吗?我从桥上来回也有不少次数了,可我怎么就一次没有…  相似文献   

18.
龚文庠 《今传媒》2006,(4):11-13
埃德加·斯诺是什么人?他是100年前出生的一位美国记者,上个世纪30年代不畏艰难险阻来到当时中国的一个被封锁的政治“特区”,用新闻报道解读那里的人民、领袖、政权。通过斯诺的报道,美国及至西方、全世界都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用一个西方学者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4,(11):30-30
在当时的新闻检查制度下,许多新闻是要被删除或禁止的。重庆《新民报》的社会新闻就时常用曲笔来表达编辑记者的意思。比如,报道米价贵,却说重庆耗米数量下降,因为平民多已用杂粮。报道人民健康水平下降,说的是“一万人健康赛,只有九十一人合格”,而国民党要人陈立夫居然还在健康赛的发奖大会上致辞。这样的报道是能闻出一股辛辣味来的。  相似文献   

20.
是什么吸引这么多的年轻人进入新闻行业?是什么支撑他们坚持这个职业?又是什么迫使他们离开这个爱恨交加的行业?因首先报道"三鹿奶粉事件"而为大家熟知的简光洲如是作答——想说爱你,并不容易"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把这句形容婚姻的名言放在记者这个行业,也同样合适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