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读者讨论"如何尊重孩子的'隐私'"问题。有的家长出于对子女的"关爱",生怕孩子有"好多事情瞒着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有什么"隐私",所以,动辑私拆他(她)的信件,偷阅他(她)的日记,查看他(她)的上网记录,硬闯入孩子的"私秘" 王国之中。把孩子的一切暴露在父母的视线之内。须知,这是一种何等错误的教养方式! 千万不娶以为"他们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孩子就属于父母的私有"财产",他(她)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他(她)自己;千万不要以为"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他们好",其实未必。有理智的爱,才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爱应该与相互信任为前提。我们并非主张家长放弃教育的责任,但是,教育必须以尊重为前提。尊重是沟通的基础。当孩子向你敞开胸襟、无话不谈的时候,你还需要窥探孩子的"隐私"吗?  相似文献   

2.
章月娥 《家长》2014,(12):30-31
正重视关注"心理断乳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所趋,也将有利于直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小慧现在变得让父母越来越难理解。她今年13岁,上初二。从小就是乖乖女的她,学习成绩好,听老师、父母的话,也不会对父母的安排有意见,因为她从小就接受了妈妈的说法,知道父母给她安排的一  相似文献   

3.
方冠晴 《小读者》2012,(11):4-5
家长和孩子容易出现关系紧张的地方,是孩子的学习状况。"我叫女儿用功学习,她却充耳不闻,我越逼,她考得越糟。怎么办呢?""我的孩子什么都好,也很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真令人头痛!"……怎么做,才能培养出一个衷心喜爱学习的孩子?这恐怕是父母们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不管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总会有一些重要的或具有启发性的事情父母未必都知晓。请回答下列二十五个问题,然后找一个适当的时间问问孩子,看您回答得是否正确。这个测验不仅为您提供一个给自己打分的机会,而且可以使您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1、谁是您孩子最好的朋友? 2、他(她)喜欢自己的房间刷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5.
高剑 《江苏教育》2014,(15):9-10
<正>说起对孩子的期望,我一下子能想到的首先是我们老祖宗那句"成龙成凤",其次就是"光宗耀祖"了。仔细想想,父母对孩子寄予什么期望确实蛮重要的,它决定了接下来家庭教育的方针、决策。有时父母的期望对孩子有激励作用——期望不足,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动力,家庭教育失之盲目;期望过高,拔苗助长,容易转化为负能量。我一直在学着调整对儿女的期望,怀孕时,我最大的期望是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接下来不能免俗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理想的延续,为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孩子小的时候,还能按照我们的期望成长,越大就越有个性了,特别是出国留学以后,孩子们有了独立  相似文献   

6.
苏美惠 《课外阅读》2012,(20):38-40
路易莎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什么地方,从她记事起,她就待在圣彼得孤儿院。孤儿院里有很多和路易莎一样的孩子。不过,在这群孩子中间,路易莎算最难看的了:她是兔唇,眼睛尽管大,但呆滞无光——从出生时路易莎就是一个双目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一位老大姐跟我诉苦:她的独生闺女已经30多岁了,各方面都很优秀,可就是不结婚.最近,孩子还加入了一个叫什么"单身狗"的微信群.有一天,孩子给她看群里成员的照片.她说随便挑一个,都挺好.没想到孩子说,那不行,入群必须遵守单身守则,否则就要被开除……看着大姐这副着急上火的样子,我不知怎么安慰她.我说,对于您这事儿,党好像还真不管.不过,我给您支三着儿,您试试:一是松绑,二是解放,三是等待.松绑是对孩子而言.孩子到了18岁,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职责已经完成,瓶子和水已经没有关系,剩下的是血缘之情,不必较真儿.所以,有智慧的家长会在孩子18岁后为他松绑,放飞他.是否找工作、是否婚姻、要不要孩子……随他去.解放是对父母而言.孩子到了18岁后,父母一定要解放自己,可游山玩水,也可诗书琴画,做什么都可以,就是别和孩子较劲.等待是让时间说明一切.孩子到了想结婚、想要孩子的时候,就有办法,不必操心.  相似文献   

8.
常听一些年轻的父母抱怨:咱在农村,孩子啥也见不着,想让孩子学点什么,难哪!然而,实践告诉我,农村的孩子自有一片富饶的天地。我有一个女儿,平时,我常带她到田野里玩。一天,来到一片金黄的葵花地边,我就指导她观察葵花叶子的颜色、形状,又让她用手去摸摸花和叶子。女  相似文献   

9.
思之 《家长》2015,(2):26-27
爱并接纳你真实的孩子,是为人父母者应该做到的。然而,很多家长总是忘不了孩子身上那些被视为缺点的东西。几位妈妈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孩子,一位妈妈谈到了她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她一脸的苦恼,说孩子太调皮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听话,她心想是不是孩子有什么问题,还打算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10.
我女儿今年上初二。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就是丢三落四。每天看她不是找书就是找笔,我就忍不住批评她。往往她的东西整理好没几天就又乱了,这么大的孩子我不能总帮她收拾吧?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让她有秩序?弓立新:许多良好的习惯都是自小培养出来的。养成孩子注意环境的整齐,做到物归原处是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的。  相似文献   

11.
她,长得不丑,但绝对算不上漂亮。从外表看,你看不出她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但是,她的字典里只有一个字——"嗯"。不过有时"嗯"一声,有时"嗯"数声罢了。因为,她是一个"哑巴",而且她的听力显然不如他人。听说,在她刚刚咿呀学语时,一次严重的高烧加上父母无知的照顾,使她永远失去了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她的成绩很差,各科都是个位数。在学习上你无法对她寄予太多期望,在学校里,她很容易被忽视。出于职业良心,我有意去关注她。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孩子真不听话,真难管,本来你说的是为他们好,可他们就是不领情,不知当父母的这份良苦用心,还处处和我们顶嘴,真让我们伤心啊,有时自己都忍不住偷偷地掉眼泪,真觉得委屈。"这是去年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的时候,我们班上一位学生母亲的发言,让我感触很深,记忆犹新。"你们啥都管我,什么都问,我都快烦死了,我长大了,什么事情能自己做主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安徽省淮南市叶女士来电话咨询,她那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因身体虚弱,经常感冒,想买一些补品给孩子补补,笔者问她准备买什么样的"补品",她说是什么人参、鹿茸、白蛋白、氨基酸之类。笔者一听不对劲儿。也就是说,这位叶女士将补品、补药以及营养药弄混了。看来,有必要对这些父母提个醒儿——  相似文献   

14.
或许是教毕业班的缘故,假期中读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特别有感触,觉得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小说中的主人公金铃就是生活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她成绩中等,但善良、正直、有爱心。  相似文献   

15.
正各种闲聊,在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教育中都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你也许会说,不知道该跟孩子聊些什么,甚至能直接把天聊死。是时候get一些和孩子愉快聊天的新技能了。我发现很多父母是不跟或者很少跟孩子聊天的。日常的对话,通常聊的就是生活和学习,很少"扯开了"聊点什么。就像很多父母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一起玩,也有很多父母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聊天。但其实各种闲聊,在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教育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个会用微信的以色列外交部工作人员,成了我的洋闺蜜。她儿子18岁了,就要中学毕业去服兵役,但现在放学回家,她还总爱问身高195cm的儿子:"今天问了老师什么问题呢?"不只是我这个朋友把她的孩子这样从小问到大,以色列的父母都习惯这么问孩子。她告诉我这么问是有来源的,犹太圣经里有四个孩  相似文献   

17.
王琴 《甘肃教育》2020,(6):124-124
现今社会信息发达,年轻父母大多离不开手机,手机不知不觉占用了年轻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疏于对幼儿的陪伴和辅导。其中最不容乐观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幼儿也喜爱上了看手机、玩手机。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就是什么,最容易接受有目的的启发教育,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是孩子真正的"启蒙教师",幼儿启蒙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这里谈谈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幼儿自制玩教具制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中时,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因为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远霸占着学校的第一名。后者因为性格张扬,着装奇特,让老师无比头痛而被大家所熟知。就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不沾边的两个人,据说还是亲戚关系,住得也挺近,所以,杨丽丽从小就是苏小薇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是好的,何况性格温和、乖巧懂事的杨丽丽优秀得让她不得不打心眼儿膜拜。人生的前十几年,苏小薇一直过得特别顺畅。她除了性格有些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三部分家庭实践篇说到玩,孩子尤其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但很多父母却为如何和孩子玩,带孩子玩什么而苦恼。让我们看看亲子游戏大王是怎么跟孩子玩的。从女儿出生到4岁,刘勇赫为她发明了150多种亲子游戏,他不仅成为了女儿眼中的好爸爸,也收获了"亲子游戏大王"的称号。刘勇赫给女儿发明的亲子游戏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比如爬行垫、绳子、绘本、气球等,化平凡为惊喜,所以,他也被朋友戏称为"省钱育儿法创始人"。其实,孩子之所以喜欢这些亲子游戏,是因为她更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20.
罗佩元 《湖南教育》2004,(24):13-13
某电台播报了这么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小学生,因学习压力太大,害怕上学,父母担心其身心受到伤害,决定让孩子离校在家自学,父母则充当她的家庭教师。孩子在家再也没有学校里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什么时候学则什么时候学。她11岁时参加英语自考,有两门功课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