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聪明是什么?     
不久以前,一位来中国观光的美国老太太,用那根曾经指点过世界许多名胜的手指,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和一个大约5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美国老太太拿出一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只刚能通过瓶口的小球正躺在瓶底。小球上各系一根丝绳,绳头攥在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手里。她宣布游戏规则。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这个瓶子代表一口干井。你们正在井里玩。突然,干井冒出水来,水涨得很快,你们必须赶快逃命。记住,我数七下,也就是只有七秒钟,如果你们谁还没有逃出来,谁就被…  相似文献   

2.
聪明是什么     
一位来中国观光的美国老太太,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挑出了三个孩子,于是,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和一个大约5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老太太的面前。美国老太太拿出一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只刚能通过瓶口的小球正躺在瓶底。小球上各系一根丝绳,绳头攥在这个美国老太的手里。她宣布游戏规则,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这个瓶子代表一口干  相似文献   

3.
人性的光荣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和三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小球,每个球上系着一根线。教师对三个孩子说,这三个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眼枯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就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三个孩子露出十分惶恐的神情。教师没作过多解释,随即对孩子们说:“开始。”只见那个5岁的孩子一下子拉出了自己的小球,7岁的孩子随即也拉出了球,最后,那个10岁的孩子也把球拉出来了,前后用了不…  相似文献   

4.
谁先“逃命"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她在三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之间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球,每个球上系着3根线。老师对3个孩子说,这3个球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口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她在三 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之间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球,每个球上系着三根线。教师对三个孩子说,这三个球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口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三个孩子露出十分惶恐的神情。教师对着孩子们说:“开始。”只见那位5岁的孩子一下子拉出了球,接着7岁的孩子也拉出了球,  相似文献   

6.
不久以前,一位来中国观光旅游的美国老太太,用那根①曾经指点过世界许多名胜的手指,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三个孩子:一个十岁的女孩,一个七岁的男孩和一个大约只有五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美国老太太拿出一只玻璃瓶子,②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  相似文献   

7.
“嘻嘻,真好玩!”小鲤鱼用头去顶了一下“小球”,只听“哎哟”一声,那“小球”叫了起来:“谁在撞我呀?”二年级教室里静悄悄的,红彤彤的羽绒服.映得她脸颊红红。她捧着一本故事书绘声绘色地念着,边念边偷偷瞄讲台下孩子们的反应。48位孩子瞪大了渴切的眼睛.如同嗅到红樱桃浆果甜香的小鸟,紧紧追随着她。她紧张的心情终于缓弛下来。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一位外国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五个6———10岁的孩子,发给他们每人一个系着线的小球,然后把五个小球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让孩子们各自拿着自己的线头,最后告诉孩子们:小球代表自己。现在,大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山洞里(瓶子代表山洞),而山洞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装满水,必须迅速离开,但是,瓶口一次只能容一个小球通过,怎么办?在日本、美国,实验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孩子们都拼命拉自己手中的线头,五个小球几乎一起涌到瓶口。时间过去了,结果一个小球也没拉上来。但是在我国,主试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年龄…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指导孩子绘画的过程中,三岁的女孩潇潇对我说:“你不要多管我,我要自由自在地画。”她对自己充满信心!于是,我对她笑笑,不再多噜苏,就在她旁边静静地看着她“自由自在地画”。孩子真聪明,她随手用彩色水笔在纸上画了个大的半圆,说这是公园。接着,她在纸上画了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画上五彩缤纷的花朵和小树,又画上蝴蝶,蜜蜂、蜗牛和两只小鸟还在左上角添上一个红红的太阳。她边画边讲:“姐姐和弟弟在公园里玩。花开了,小树长出了叶子,蜜蜂和蝴蝶飞来采蜜,蜗牛爬出来了,小鸟也飞来了,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春天来了。”当我领略到这位三岁孩子优美动听的讲述、敏捷的思维、美妙的画面时,惊异不已!  相似文献   

10.
吴正宪老师在中国小学数学界具有很高的威望,她是一个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课堂上,她不仅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用她对孩子的爱心和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他们。她的嘴边常挂上一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想:这句话的威力肯定很巨大。在教学中,我真正地把学生当成是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12.
巧找次品     
一家玩具公司生产的一盒玩具球中有4个小球,每个小球都是按照标准的重量制造的。在质检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其中一个小球是次品。现在知道那个次品的重量要比其他合格品的重量重一些,如果让你用天平只称量两次,你知道如何判断哪个小球是次品吗?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着那只蚂蚁宝宝。它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子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16.
产房的狒狒护士工作马虎,把9当成6,6当成9,挂错了牌子。糟糕,猫妈妈和老虎妈妈抱错了孩子。“这孩子真能吃,这么大个儿,真像头小老虎!”猫妈妈挺欢喜。“这孩子吃这么一点,瘦得像只猫,没出息!”老虎妈妈好着急。猫妈妈教孩子说“喵呜”,小老虎只会叫“阿呜”。老虎妈妈教孩子说“阿呜”,小猫只会说“喵呜”。两个妈妈都说孩子笨,两个孩子伤心极了。一天傍晚,太阳落山了,两个孩子还在街心花园玩。猫妈妈来找孩子,她叫“喵呜”,只见一个小小的黑影跑来喊“喵呜”。老虎妈妈来找孩子,她叫“阿呜”,只听见一个粗粗的小喉咙回答“阿呜”。喔,两个妈妈这才找回了真正是自己的孩子。(原载《看图说话》1990.11)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女教师,她的丈夫很多年前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她一个人养育着三个女儿,并且三个女儿在同一年通过了博士生考试,成了当地的爆炸性新闻。这位单身母亲是如何培养出三个出类拔萃的女儿的呢?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透露了她教子的秘诀:善待孩子的高度,不要指望孩子都和你的见识一样!接着,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应该总是充满想象的。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  相似文献   

18.
母爱三幕剧     
第一幕 时间:约8000多年前. 地点:一片森林中. 背景:几只猛虎把一对母子围在树上三天了. 已经第三天了,她和她的孩子什么也没有吃,只喝了一些露水,体力将要透支,他们都将成为树下猛虎的美餐,与其这样,不如……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一跳下树枝与老虎搏斗,就在她和老虎扭打在一起的时候,她的孩子从树上跳了下来成功逃生.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有一本家庭教育的小册子,叫做《一分钟母亲》。这位拥有3个孩子的母亲,把她的教育归结在3个“一”上,即: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一分钟责备。她把真挚的情感渗透到表扬之中,当孩子做了好事、成绩优异达到既定目标时,她给予孩子的是拥抱和亲吻,还有那温柔慈爱的目光及热烈的首肯;当孩子表现不佳时,她首先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态度,使孩子在心理上有了一定的压力,继而用低沉的话语来责备孩子。当孩子对母亲的教育心服口服彻底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努力完成目标时,她再次用拥抱来表示对孩子的鼓励。这位用情感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母亲,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20.
最快的画手     
贝贝是乔尔斯夫人班里画画最快的孩子。她画一只猫用不了45秒,画一只狗用不了30秒,画一朵花用不了猫、100朵花、20只狗和几个鸡蛋或西瓜!你瞧,她画一个西瓜和画一个鸡蛋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加尔文坐在贝贝旁边。他认为自己很不擅长画画。整整一节课,他只画了一架飞机。所以,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