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需要与体育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需要是认识体育本质的理论支点,人类需要是体育产生的客观必然,人类需要是体育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需要正确的认识体育本质。体育本质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开发自身潜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它是以"现实的人"为理论根基,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视学生为鲜活的生命个体,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建本科院校要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把实践模拟环节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并将实践活动从课内拓展到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品格得到锤炼,职业道德素养得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加强,人格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4.
从学贯中西的视角认识把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活动规律的重要科学的基础上,研究了体育社会科学在体育社会现象研究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体育热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的时代价值,认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要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胸怀,借鉴与继承人类各种不同的先进思想与文化;加强体育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必须有一支有历史责任感、业务精、作风正的理论队伍;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体育实践的研究与规律的把握,注重理性思考是人的一种素质,必须提高研究者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法应用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法是对外语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总结的学科。它要研究的课题非常广泛,包括外语教学过程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外语教学法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研究理论,更要十分重视实践,并以实践检验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建立外语教学法本身的理论,才能有效地指导外语教学的实践。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学活动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作相应的调整,使受教育者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不仅表明了马克思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标志。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马克思整体理论的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等待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行为。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 ,都是善于等待的人。由于 (一 )客观事物的成熟需要等待 ;(二 )客观事物的质变需要等待 ;(三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需要等待 ;(四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需要等待。所以 ,等待是客观的 ,必要的。等待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这个范畴 ,适用于各门学科 ,带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具有一个哲学范畴的所有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理论认识.在这一意义上,它属于认识论问题,它必然要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的规律,即思想理论认识来源于客观实践,又必然要回到实践中检验,理论认识才能真正获得并巩固和发展.实践教学正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认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检验、巩固和发展理论认识,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它有着课堂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纠正对实践教学的错误认识,廓清实践教学的界域,精细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优化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作用,才能激发实践教学效能,推进学生理论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根本上要看它的理论说服力。理论说服力取决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取决于理论对实际生活特别是受教育者所关心的实际问题的解释能力。理论说服力内蕴于自觉的主客体关系之中,教育者必须在了解、认知、学习、研究、反思理论的一系列环节中才能感知其说服力,受教育者需要在系统掌握理论、联系思想实际和加强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才能认同理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状态与未来发展都充满了危机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在人学视阈下,重新理清人、生活、实践等概念在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所蕴含的意义。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源自于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启蒙运动中理性思想的影响。其理论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根本动力是人的实践活动,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素材,更促进了马克思生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将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的辩证统一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将革命性作为实践的内在本质规定,现存社会生活在实践基础上辩证发展,人类因之由“彼岸”返回“此岸”,转向现实的生活世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科学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变革现实,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充分展现本质,在实践中检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能日新又新,亘古亘今。探寻“莱茵河葡萄酒”与“莱茵河彼岸”两个带有革命实践意味的哲学意象,在思辨终止之处,在现实生活面前,展开对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历史性叙述,在实践中证明此岸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引入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说、美学基本理论对体育属性、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体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特有的具有"崇高"美学特征的身体运动的总称。身体运动是体育的表现形式和必要手段,"崇高"美学特征是体育与其它身体运动相区分的本质特征。体育作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作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满足人们的生存和享乐需要,还能够作为发展资料满足人们发展需要。对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身体活动和身体运动的区别、体育属性和体育功能的关系、体育美学特征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辨析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教育是每个人一生都必须经历的教育,然而社会教育研究却常被忽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问题增多,人们从各个方面寻求解治之道,社会教育理论研究也火热起来,形形色色社会教育理论在中国碰撞,给中国社会教育实践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教育理论来指导我国社会教育实践,这需从马克思源头探讨社会教育理论。研究发现,马克思德经典论述中含有丰富的社会教育思想,但目前我国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缺憾。  相似文献   

14.
布里格斯(LeslieJ.Briggs)认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教学活动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者要使学习者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培养学习者的能力,使学习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促进学习者身心健康地发展.所以,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必须依照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念,结合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以各种方式方法对师生双边活动进行周密地思考和精心地设计.  相似文献   

15.
人的自然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人的社会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人的精神属性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归宿,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人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唯有结合人性的思考,尊重关爱学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实效。这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王海明所开创的新伦理学的真正奠基石是人道理论。王海明的人道理论:其思想核心是人具有最高价值,并且人是自己的实现者和超越者;其实践本质是把人当人看和使人成为人;其实践理性精神的展开方向是推行以共同体人人之共同需要、共同意志、共同意愿为依据和准则的法治,消除异化,使人人成为自由的人,使社会成为自由的社会。以此为三维整合视域,王海明的人道理论有可能获得超越自身的巨大思想张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理论界对更新体育观念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种探讨对于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有益处的,有利于体育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的深入。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极端夸大社会主义体育的阶级性,片面强调体育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忽视体育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它研究现实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人的生活世界及其社会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探讨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及其社会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追逐人类文明及其社会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它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并不是像主体哲学家所批评的那样,不重视探讨主体的人和人的思想活动规律,而是以"自觉的能动性"为重要内容,时刻关注着人的解放创造与思想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盲校语文课程资源单一;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缺乏;语文教科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离,建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现实呼唤。由此,我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出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理念和设计思路,建构了盲校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这些年来,该研究给学生和教师成长带来了有益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建构思想与心理科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人类的需要问题,他们把需要看成是人的本性,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认为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活动和手段一同发展的,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需要既是人类行动的决定因素,同时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就是马克思恩格斯需要建构思想的基本内容。文章据此分析了与需要有关的十个心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