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语感     
也谈语感陈湘发(一)“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受力”吗?我看并不那么简单。我认为,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考察,“语感”就绝不仅仅指“受感”一方,它还应当包括“传感”一方。因此,所谓“语感”,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相统一的复杂心理过程。语言是人类最...  相似文献   

2.
邱茨芬 《广西教育》2006,(7B):59-59
“语感”包含语感素质和语感技能,我们常说的“语感”其实就是“语感技能”,这是一个外在的动态的心理过程,具体地体现为一种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的功能。语感素质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因素。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积淀”,这个“积淀”也就是培养积累,其中,既有感性的成分,更有理性的成分。基于上述的认识,我认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训练中,应该进行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语感训练方法例谈语感是指对言语的敏感程度,是对语言文字最丰富的了解,它构成学生语言能力的核心。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让学生从理解语言文字的“语义”入手,进而体会内含的“情味”,达到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下面结合实例谈语感训练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在短暂的意识中,甚至是在下意识中完成的那种包含着感觉、知觉、表象、记忆、联想、情感及概念判断推理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和心理过程。如果说语言是把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那么语感就是把人和语言联系起来的纽带。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文字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既然培养学生语感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5.
摭谈小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高家骥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敏感,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是语言感知能力的表现。语感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言感情色彩感等。早在50多年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锐敏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王尚文教授对语感作过这样的定义:“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与有关的表象、联想、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语感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语感实践,另一条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和使用语言材料,在“听听一读读一抄抄一背背一讲讲一写写”的语言实践中,在不断积累丰富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实感当中去获得语感。语感分析是借助于语言材料,使文章中隐含的暗示性的规律明朗化,在这种具体的语言材料的分析中,学生不仅能认…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的紧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笔者在《荷花》(浙教版第六册)一文的教学中,尝试以指导学生读书活动为“经”,以语言操练为“纬”,着力培养学生语感素养,达到“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般的语感境界。  相似文献   

8.
以“音韵”为前导,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感环境马剑宁(执笔)在语言的诸要素中,幼儿最敏感的要数“声音要素”即所谓的“音韵”了。何谓“音韵”?它是声调、语气、节奏、韵脚的共称。有了它,一篇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述就有了活力和情感。在家庭中,从婴儿时的第一声啼哭,...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实践也证明:语文素质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五、形象感的训练我们进行的语感训练的最后一项,是形象感的训练。什么是形象感?从语感角度说,指的是人们对那些具有形象性的语言的敏感。我们知道,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除了表示一定的意思外,还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例如“长颈鹿”“鸡冠花”“月牙儿”“彩虹”“挥动”“摇曳”“晃荡”“颤抖”“鱼贯而入”“鹤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 ,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能力。敏锐的语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比如 ,语言的分寸感、形象感、情味感、畅达感等。教学中 ,如何从这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一、品词析句 ,体会语言的分寸感。语言的分寸感 ,即对语言运用准确的一种敏感。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抓住关键性的例句 ,引导学生品评分析 ,来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的分寸感。如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文中描写“云厚时海上日出的景象”的句子 ,抓住句中的“镀”、“透”、“染”三个动词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动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语感训练方法例谈陆国强,李文江(江苏海门县教研室)语感是指对言语的敏感程度,是对语言文字最丰富的了解,它是构成学生语言能力的核心。郭沫若同志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感。郭沫若同志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对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十分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把语感培养放在语言训练的首要位置。结合教学实践,我谈一下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是一种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近似直觉的敏感,准确地、深刻地领会语言的能力。简言之,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基本功。  相似文献   

15.
一、语感训练的基本途径叶圣陶先生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但是怎样提高语感训练的效率呢?叶圣陶先生讲:“能令学生于阅读时多所练习,知道最重要的几条规律,养成敏捷的语感,即可。”这里叶老对如何养成学生敏捷的语感提出两点:一是“阅...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所包含的内涵丰富而广泛,它既是学好语文的一个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李吉林同志认为:“抓住语感便抓住了语言最本质的东西。”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7.
刘晓芃 《教师》2012,(27):75-7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自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更好的语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就是主体对语言产生敏感的直接感受以及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所形成的心理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继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理论也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尚文教授对语感作过这样的定义:“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与有关的表象、联想、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语感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语感实践,另一条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和使用语言材料,在“听听一读读一抄抄一背背一讲讲一写写“的语言实践中,在不断积累丰富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实感当中去获得语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佳作浩如烟海,这些诗篇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华夏文化遗产中晶莹透亮的瑰宝。张志公先生说过:“读些好诗最容易培养对语言的敏感。”那么,读诗为什么与培养语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呢?教师又该如何在读诗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