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在新华社视察时向新闻界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五十年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记者讲的一段话:“你们记者,要像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像蜜蜂在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记者采访写作的过程就如同蜜蜂采花酿蜜。而要采到蜜就必  相似文献   

2.
隅尔翻阅去年某报,竞有“记者蝇集”的说法,由此联想开去,有必要为记者正名。记得周恩来总理曾给记者冠以“蜜蜂”的雅号。他于一九五八年七月在广东视察时对记者说:“你们记者,要象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象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时间仅过二十五  相似文献   

3.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早在四十多年前说:“你们记,要像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像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蜂蜜来。”(1958年7月在广东视察时的讲话)  相似文献   

4.
蜂勤与花香     
在新闻工作中,人们往往把记者比作蜜蜂,把被采访的对象比作花朵。记者采访就象蜜蜂采花酿蜜一样。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大花园中,千千万万个“蜜蜂” (记者),天天飞到东,飞到西,繁忙辛苦地采花酿蜜,无私地给人们做着贡献。然而,在今天,也有一种记者,不是为了花香去采蜜,而是看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实惠,给什么纪念品,礼物厚薄;如果是纪  相似文献   

5.
怎样采写新闻:一个是采,一个是写,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用简单的话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打个比方,记者、通讯员似小蜜蜂一样,负责采花酿蜜,你采到的花香不香,你酿出的蜜甜不甜,也就是要经常问问自己:你发现的新闻好不好,你表现的新闻精不精,或者叫巧不巧。  相似文献   

6.
杨百灵 《大观周刊》2011,(14):105-105
古人云:“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蜜蜂能在众多的花粉中酿出蜜来,那我们就可以在众多的材料中选出选出好的材料写出佳作来。所以我们在写作中必须要像蜜蜂那样善于博采,收集一定数量的材料并且精挑细选,写出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国外担任常驻记者的时间不算短了,但遇到年轻的同行问我,什么是一名驻外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我往往一时答不上来。善于交际,思路敏捷,判断犀利,语言精炼等等,无疑都属于记者应有的素质之列,但细细想来,最基本的恐怕还是一个“勤”字,这是一个记者,尤其是一个驻外记者成功的基础。我常常把这种素质称之为“蜜蜂精神”。记者应该象蜜蜂一样,在百花丛中采集花粉,酿出最新最甜的蜜来,而不要象蝴蝶,整天到处飞舞,炫耀她美丽的衣裳,却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怎样搞好县级台对外新闻宣传?具体来讲:一个是采,一个是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用简单的话来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记者似小工蜂,负责采花酿蜜,你采到的花香不香,你酿出的蜜甜不甜,也就是要经常问问自己:你发现的新闻好不好,你表现的新闻精不精,或者叫巧不巧。先说发现记者要写好稿件首先在于发现。在哪里发现呢?1、从身边周围环境中发现新闻,记者出远门是一种采访,在周围环境中也能发现新闻,利用节假日和茶余饭后去聊聊天,顺手牵羊,也可获得新闻线索。如1997年8月的一天,我到县农机局同学家中…  相似文献   

9.
当记者也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似蜜蜂采花酿蜜辛勤劳作,期望引起轰动,然而稿子问世却引来一片失实、失真指责声。记得《中国记者》曾刊登过一篇心得《到底该听谁的?》,大意是,一年轻记者根据采访材料写了一篇稿件,刊发后群众告到报社,说稿件严重夸大事实,因而受到领导批评。然而记者满腹委屈,因为稿件上写的都是被采访单位领导人说的,不是凭空捏造,于是争辩:该听谁的?听谁的,当然要听被采访者的,这就引出一个如何交代消息来源,确保报道客观公正的问题。记者采写一则消息,无非是通过访问、观察、查阅有关背景资料和相关报  相似文献   

10.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主要手段。采访,是个复动词。采者,采集也。周总理说,“你们记者,要像蜜蜂一样”。据生物学家考察,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蜜,必须在二百多万朵花上采集,记者采集新闻,也要有蜜蜂采蜜那种精神。访者,问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无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不善于问,则是采访成败的关键。如果一不勤于采,二不善于问,断然难成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要采访,就要跟人、跟事打交道。而人,又有各种各样的人;事,又有各种各样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求不同的采访方法。运用采访  相似文献   

11.
要像蜜蜂采花莫学蜘蛛结网 1月28日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了秦牧同志写的一篇杂文“百花甜蜜”。这篇杂文从蜜蜂酿蜜,谈到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文情并茂,引人入胜。作者说:“蜜糖为什么这样甜?甜到可以经千百年不坏,甜到细菌无法在上面繁殖?原来,蜜蜂把所有花朵的最甜蜜的最精粹的东西都集中提炼起来了,这就使得蜜糖虽出自花朵,然而却远远地甜美得盖过所有的花朵了。”作者告诉我们:一切好的工作方法,那道理就同蜜蜂酿制百花甜蜜的道理差不多。例如农业上的“八字宪法”,就是党概括了全国农民的丰产经验制定出来的。要把副刊办好,我觉得也可以从蜂采百花的道理得到啓发。有人曾把副刊编辑比做厨师。一个具有高超手艺的厨师,能做出各种可口的菜肴,能照顾到各种地区,各种职业的人的口味,使得宾至如归,皆大欢  相似文献   

12.
“采访”,这个词的构成是很有意思的。我理解,起码有两层意思: 一是“采”,就象周总理打的比方那样:“你们记者,要象蜜蜂”。据生物学家的考察,蜜蜂要酿出一市斤蜜,必须在二百多万朵花上采集花蜜,在蜂房和花丛之间往返飞行十五万次。如果峰房和花丛的距离是一点五公里,那么,工蜂要采一公斤蜜,就得飞行四十五万公里。这个行程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记者也只有发扬蜜蜂的精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采集各种情况,然后经过分析、提炼、升华、剪裁,才能进行写作。二是“访”。访者,问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善不善于问,则是采访成败的关键。只会听,不会问,断然难成一名出色的记者。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这就是说,只有反复深入才能采集到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第一手材料,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功底,写出好稿来。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谈论治学时有一段形象而美妙的比喻:“我们不该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中抽丝;而应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蜜来。”记者要为读者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也要学习蜜蜂既能采又会酿的功夫。  相似文献   

14.
在几年的记者生涯里,我一方面注重采写那些显而易见的新闻;另一方面.还注重在容易被人忽视的领域里抓新闻;在一般人认为不可能出新闻的地方和人们司空见惯不以为是新闻的事物中。我挖掘、采写出了一些较有份量的新闻,其中有3篇新闻还成为获奖好新闻。 1986年我在全县各地采访时,发现近年来不少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特产龙须草,编织草地毯加工增值、出口创汇,到处搞得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能力对记者最重要?我认为是思考能力。 当记者的都想采写出能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新闻作品。所以相当多的记者在工作几年之后,经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 这个问题对有十几年新闻工作经历的记者尤其迫切。讲经验和采写技巧,多少也有相当的积累;讲有点影响的新闻作品,多少也写了一二篇。但往往在这个“时节”,他们都面临着寻求新突破、再上新台阶的挑战。作为这类记者群体的一员,我愿意抛砖引玉,与同行探讨一下怎样不断地“否定自己”、“创新自己”。 (一)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记者,关键要  相似文献   

16.
雷明德 《新闻知识》2000,(12):24-25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新闻记者水平的高低.与其新闻采写能力有关,更与思维能力和方法有关,懒于或不善于思维的“低能儿”写不出高水平的作品。我很羡慕会思维、点子多的记者.别人写出来平平淡淡的事物,在他们的笔下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记者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使记者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来。对于新闻采写中的思维方法,这些年来我曾作过用心实践和研究.这里提出如下一些见解。一、追踪…  相似文献   

17.
采写批评报道难,是记者长期的感触。难在哪里?倒不只是因为批评报道常常会给记者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责难和磨难,而是难在如何使报道起到积极、鼓舞向上的作用;难在如何使被批评者能接受批评,从而躬身自省,重新奋起,轻装前进;难在怎样使有关领导者感到批评报道不是在“拆壁脚”,给他们脸上抹黑,而是在帮忙,为他们擦灰尘。 从我国社会目前的状况看,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难”是不容易的,有赖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从记者工作本身来说,讲究批评艺术,把握批评分寸,摆正记者在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业务中,记者和编辑的分工往往非常明确。分工明确的最大好处是,双方都可以一心一意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精、做细,实现一种专业分工的“到位”。然而,俗话说,“分工不等于分家”,况且记者和编辑之间还有着一种天然的密切关系:记者完稿后,必须经过编辑的劳动,才能与读者见面。因此,不论对记者还是对读者,编辑的工作都至关重要。对记者来说,辛辛苦苦采写出的报道,在编辑手里能不能顺利过关,直接涉及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否在版面上得到体现;作为读者,能不能  相似文献   

19.
1、培根的“酿蜜法”。我们不应该像蜘蛛那样在肚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那样,采百花酿甜蜜。2、华罗庚的“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3、陈善的“出入法”。钻得进去,跳得出来。4、鹿善继的“认理法”。读有字书,识没字理。5、克尼雅日尼的“有无法”。要读懂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马薇 《新闻通讯》2014,(5):61-6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华日报连续七轮开辟“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专栏,笔者也曾多次采写“走转改”、“联系点”报道。2月22日,由笔者采写的《拆了老公寓,不拆邻里情》在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这篇讲述一群普通老百姓拆迁故事的报道,不仅在业内赢得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