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981年以来史迪威与史迪威事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上颇具影响的大事。1981年以来,我国学对史迪威事件的研究主要从史迪威与史迪威使华、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及其根源、史迪威事件的结局及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史迪威是抗战期间美国派驻中国军阶最高的一位将军,然而,中国当局并不欢迎这位美国四星将军。蒋介石在1942年、1943年、1944年连续三次强烈要求美方召回史迪威。第一次驱史,基本上是被美方强硬态度所遏制,以蒋败史胜而告终。第二次驱史。以宣传舆论为主,最后因蒋政权内部纷争,结果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第三次驱史,以蒋胜史去而告结束。现将蒋介石三驱史迪威的概况及其原因略述如下。第一次驱史的直接原因是史迪威要求改革国民党军队,为蒋介石所不容,遂至产生史迪威在华的去留问题。1942年3月史迪威来  相似文献   

3.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战区有一些抗日援华的美国大兵。1942年,美国政府战争部为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美军颁发了一本名为《如何辨认日本人》的小册子。  相似文献   

4.
根据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将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分为“不干涉”、援华制日、全面援华抗日三个阶段进行剖析,以揭示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王和杰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2):64-65,73
本文主要概论抗战八年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分三部分:第一,从“中立政策”转向援华抗日主要论述政策转向后的援华事实.第二,从援华抗日到“扶蒋反共”,主要论述加大援华力度及如何转向“扶蒋反共”政策.第三,历史感悟,主要浅谈以史鉴今功能.  相似文献   

6.
二战期间,中国战区是盟军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战区联军统帅蒋介石和参谋长史迪威(美)在美蒋合作的这一非常时期却矛盾重重。本文分析了他们围绕“租借法案”、军事指挥权、对待陈纳德的空军部队三个问题的矛盾,并对他们之间矛盾的实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中美国“援华制日”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中美国“援华制日”政策的演变陈九如,苏全有,刘海文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一直为中外史学界所关注,研究成果颇丰。美国在中日战争中扮演何种角色,是中国抗日的好朋友,还是最危险的敌人,莫衷一是。如果我们抛开偏激的政见,寻踪历史的痕迹,不难看出,在整个...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W·史迪威(Joseph W·Stilwell)(1883——1946)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陆军上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为了保持其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加强对日作战,于1942年派史迪威来华。史迪威长期与蒋介石打交道,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保存实力的作法十分不满,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寄予同情和希望,要求与我党合作并表  相似文献   

9.
“史迪威事件”是蒋介石消极抗战的产物。本文根据《史迪威日记》等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史迪威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客观的分析,认为可从两次中国远征军入缅战役、史迪威与陈纳德关于军事战略的分歧、以及史迪威与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抗战力量的不同态度,看出蒋介石的消极抗战与史迪威的对日作战军事行动处处相抵牾。由于史蒋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了“史迪威事件”。劳而无功的史迪威不仅成了蒋介石消极抗战路线的牺牲品,而且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0.
1944年10月1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被迫召回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史称“史迪威事件”。对此事件史学界前辈们见树颇多。但笔者认为,“史迪威事件”不单纯是史、蒋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它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蒋家王朝的政治也有直接的关系。当然这里也并不排除他个人在事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国家利益,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了不同的对华政策。先后采取了“避免介入”、“援华制日”、“结盟抗日”、“扶蒋反共”政策。“避免介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怂恿了日本的侵略行为;“援华制日”、“结盟抗日”政策增强了中国的抗战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大大增强了国民党政府对美国的依赖;“扶蒋反共”政策为战后中国政治留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2.
马歇尔与“史迪威事件”徐鲁航“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颇为研究者所注意。然而,以往的研究很少专门论及马歇尔与“史迪威事件”的关系。实际上,史迪威出使中国,是马歇尔促成的;在史蒋矛盾中,马歇尔一直是史迪威的坚定支持者;马歇尔...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扶蒋联共政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中美开始共同对日作战 ,出于动员中国人力对付日本和扩大在华势力的目的 ,美国执行一条援蒋抗日的路线。政治上 ,罗斯福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1942年 1月 1日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 ,把中国同美、英、苏并列于签字国之首。经济上 ,美国于 1942年 2月向中国提供 5亿美元货款。军事上 ,1941年后 ,美国不惜代价又开辟了一条从印度到昆明的“驼峰”空中援华运输线 ,以保障中国战区的作战物资的供给。但是 ,罗斯福实施援蒋抗日政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蒋介石认为 ,“现在美国人将接过同日本人作战…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蒋介石据对美关系中角色的变化,制定了相应争取美援外交政策。从抗战初期,以被侵略者的身份向美国寻求道义上援助的乞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抗日同盟国的身份向美国寻求援助的争援,最后以美国在华代理人的要援。  相似文献   

15.
1944年10月19日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双方将美蒋矛盾处理为史蒋矛盾的结果。史迪威将军被美国政府抛弃,成为牺牲品的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强硬和坚持,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耙自己战后在远东的利益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美国最终不得不向蒋介石妥协。  相似文献   

16.
<正>抗日战争前期,苏联从它本国的利益出发,给了独立抗战中的中国有限的帮助,这就是苏联的援华借款。它的援华借款,实际是苏联先供给中国一些抗日急需的军用物资,然后由中国以农矿产品抵价偿还,在两者抵付的时间差内,由中国付给苏方年利率3%的利息,使借款具有了援助性质。关于这期间借款的数值、时间、笔次的详细情况,史学界曾有部份学者提出了他们的看法,但其中除了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李嘉谷先生关于借款总额和笔数的观点外,笔者认为学者们的观点多有不确实之处,缘此本文拟就它们作些考证,并补充大量翔实的资料且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分析来阐述自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编辑大朋友说:本文选自《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一书。柯棣华是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后,印度5人援华医疗队的成员。当他毅然来到八路军中,便像白求恩那样,在艰苦、危险的抗日前线救治伤员。1942年12月,他突然发病,不幸逝世。毛泽东为悼念他,曾亲笔书写条幅:“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一开始就受到共产国际与苏联政府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坚决支持.1937—1944年间驻华军事顾问工作,是苏联援华抗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苏联军事顾问的工作是努力的,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有若干历史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9.
最新的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卢沟桥事变后英国的对日政策,从九·一八事变后的绥靖政策,转变为一种自私自利的、被迫的援华抗日政策。英国明确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但不愿为了中国而与日本开战;英国官方不愿公  相似文献   

20.
岭南是宋庆龄的祖居地,她深深地眷念着这片热土.抗战期间,宋庆龄曾两度抵达广州,冒着敌机空袭的危险,不辞辛劳,视察被空袭灾区、难民所、医院、学校、港口等,亲切慰问和捐助受伤将士及难民;细心指导妇女、华侨团体的抗敌运动;热情迎接各国援华组织及友人,募集医药物品支援中共抗日武装;组织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广州分会;斗志昂扬地参加民众抗日示威游行;殷切呼吁国人加强团结,并向国际演说宣传中国之抗战精神,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在短短的时间里,宋庆龄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充分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