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多才多艺、清高敏感、年轻的贵族少女,但她的内心也淤积着精神困惑.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是位非常出色的演员,却也最终抛开了亿万家资,选择了皈依佛门.二人现实的精神苦痛和对生命归宿的选择,使笔者认识到:林黛玉和陈晓旭的生活命运并不是个案,在任何社会里,精神困惑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学会人格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通过细微小事显示人物个性。《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有两句话:“只刚念了《四书》。”“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本文以此为例说明这一点。《林黛玉进贾府》中突出了林黛玉谨慎细心的性格,林黛玉此次进贾府,不仅仅是简单的外孙女到外婆家,而且是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来到贾府的,她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林家的尊严和体面,所以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黛玉初到贾府,贾母看到外孙女自然是爱怜不尽。吃饭时安排黛玉坐在身边,饭后与黛…  相似文献   

3.
在《红楼梦》中,读者最熟悉的人物是宝玉与黛玉,最熟悉的故事是宝玉与黛玉的恋爱,那缠绵哀艳的恋歌,一直在读者耳边回响。曹雪芹花了很大的篇幅,精心塑造了林黛玉幽美绝俗的典型形象,二百年来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为她的性灵与诗境生活,以及她那注定要失败的苦恋所感动。读者的注意力全关注于此,因此经常忽略了曹雪芹散置于作品各处的有关林黛玉的另一些描写。这些描写似与我们所熟知的林黛玉形象不甚相符,那么计划周密的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很显然,只有将关于这些内容所透露的信息也考虑在内,我们对林黛玉才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醉心《红楼梦》月余,有幸识得黛玉真容。林黛玉何苦走进《红楼梦》。因为贾府本来就已钗裙环聚,根本不必再添个“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她无她并不紧要,且贾府终还是不稀罕林黛玉,“宝姐姐”贤惠温柔,早已为贾府内定为“宝二爷”的妻室。黛玉呢,她只能干呕闷气,只配在“宝二爷”新婚燕尔之时含恨而去,换来的不过是一滴泪,一捧诗卷残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才貌出众,机敏过人,"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但她和贾宝玉这一对有情人却难以结成"木石姻缘"。为什么贾府上下都那么中意薛宝钗,一心要促成"金玉良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处理大观园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宝钗处处高出一筹,而黛玉却有着明显的致命弱点。可以这样说,黛玉是人际交往的失败者。她的交往弱点主要表现在这样  相似文献   

6.
大观园的另一个叛逆者是林黛玉。林黛玉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也是由她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生活道路决定的。林黛玉的家庭也是侯门贵族,世宦之家,十分富有。因父母无子,黛玉便受宠如“掌上明珠”。如果不是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母相继去世,黛玉很可能被培养成一个标准的封建阶级淑女。 黛玉童年的欢乐是很短暂的。母亲病故后,贾母可怜这个孤女,把她接到贾府,使她陷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当初受宠环境下形成的孤傲心理,在新的、寄人篱下的环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抵触,促成了黛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刚到贾府时,贾母对她也是“万般怜爱”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用书》高中语文第四册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时指出 :“‘因此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 ,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林黛玉时时处处持这种谨慎态度 ,是她寄人篱下的思想反映。这是课文反映的黛玉性格中的重要的一面。”笔者认为 ,这种分析 ,甚为不妥。教师用书用“寄人篱下”来概括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情感 ,来理解和探讨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也是不妥的。其一 ,我们从课文的情节来看 ,贾母疼爱林黛玉当作一根主线贯穿全文的始末。作为生活在贾府的林黛玉 ,她从老祖母的关爱中 ,领略了生活上的许多…  相似文献   

8.
在红学界林黛玉是一个被无限拔高了的典型。在曹雪芹的笔下,林黛玉没有反对走科举仕进之路的思想基础,黛玉和宝玉比共性少而差异多,黛玉和宝钗比差异少而共性多,林黛玉批判封建家长在《红楼梦》中找不到根据。曹雪芹给黛玉的判词是“堪怜咏絮才”,这是曹雪芹给林黛玉性格定的性,明确表明要从诗这个角度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林黛玉是一位靠诗“立言”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9.
这几天,我正在看旧的电视剧版的《红楼梦》,要说我最钟情的,莫过于那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了。也真是辛苦剧组,怎么会找到气质这么相似的演员!陈晓旭的不大但细长的眼睛,尖尖的下巴还有那小巧玲珑的嘴巴,和曹雪芹写的林黛玉几乎完全吻合了!我真觉得,林黛玉那种美感也只有陈晓旭能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不写之写”指的是不明写,通过暗写或隐伏或侧面或间接的方式去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法。这在《红楼梦》中比比皆是,《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回就有典型例证。曹雪芹借黛玉的眼睛领读者看贾府,从她的视角观察一个陌生的世界。根据黛玉的性情和读书经历来看,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小心思就有了逻辑支撑。而黛玉的“步步留心”,正是曹雪芹的用心、匠心所在,作品中人物的表现,都是作者的设计与构思。  相似文献   

11.
指导老师如是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冰心是一颗璀璨的文学巨星。北京166中学的前身为贝满女中,是冰心曾经学习的地方,后来她还在此担任名誉校长。如今北京166中学的冰心文学班已经经过4年的磨炼,熏陶出一批热爱文学的青少年,钟昊燕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和同龄人相比,钟昊燕同学在普通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非常成熟的心。读她的文章总让人感觉是一种享受,也许是因为如诗般的语言中表现出她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或让人深思,或让人感动,也许还会让你会心一笑。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她对于写作的热爱完全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把最真的“我”融进她对人生的理解,用文字去诠释,用符号去注解。“小荷才露尖尖角”,如今正值初三的她正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会在今后的文学道路上愈行愈远。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红学呈现出百花竞艳之势 ,然而对林黛玉而言 ,似乎面临着新的厄运。尤其是在青年人中 ,黛不如钗的论调相当流行 ,如何正确评价林黛玉 ,本文以为必须把林黛玉放在其生活的时代荧屏上去显影。在《红楼梦》诸多女性中 ,林黛玉是赢得作者曹雪芹更多的同情的。但作者却以冷静的审美心理 ,把握并艺术地再现她身上许多气质上的缺陷。正是在这些缺陷中 ,人们才体察出她那滚烫的心和纯美的灵魂。其率如璞的黛玉却以假情假意来反复试探并勇敢追求爱情。这种畸形的恋爱方式 ,是畸形的时代赋予她的 ,也是畸形的时代挤压的结果。来自外界与内心的痛苦 ,使黛玉变成双重痛苦的负载 ,成了一个忧郁哀伤 ,多愁善感的泪美人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了林黛玉教香菱做诗的故事。香菱要林黛玉教她做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付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黛玉不愿多谈诗的做法,叫香菱把王摩诘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计量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林黛玉诗词词频和动词词频的统计分析,来解读和阐释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力图呈现出一个立体化和多样化的黛玉形象。结果表明:林黛玉的诗词中与"花"相关的词很多,并且多使用情感消极的词汇,这也印证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敏感自卑的性格。考察林黛玉动作动词时,发现在林黛玉的性格中还具有男子化的一面,这和普通的贵族少女迥然不同,也是以往研究所忽略之处。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学用书》高中语文第四册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时指出:“‘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存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林黛玉时时处处持这种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的思想反映这是课文反映的黛玉性格中的重要的一面。”笔者认为,这种分析,甚为不妥。教师用书用“寄人篱下”来概括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情感,来理解和探讨林黛玉的性格特征,也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6.
自执教以来,已经有二十多个春秋了,可是我对我的学生却越来越感到陌生和不解。学校周一升旗,要我们班选派一个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发言。我说:“这是很光彩的事,是一种难得的荣誉,谁愿意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应征。我以为是人多大家不好意思,于是就派一个平时语音比较纯正发音比较清亮的同学去。这是老师对弟子的一种信任呵!可是这位同学却说:“我不想写这个发言稿。”我说:“我来写,你去说就行了。”可是她却说:“我对这个没劲。”我问:“在国旗下发言你都没劲,那么怎样才能使你有劲呢?”她大言不惭地说:“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万般无奈,我只好叫一个平时比较听话又比较有文采的同学去。这位同学听说要让他去发言,愣了愣,表现出老大的不情愿,说:“如果非让我去不可的话,那么我也只好  相似文献   

17.
从“诗”这一新的角度来对黛玉作一新的认识。黛玉的诗人气质和小说的诗化氛围构成了诗意的黛玉;黛玉以诗言志,诗是她的自画像,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到诗中的黛玉;诗人的黛玉把自己融入于诗堪称古今无双,形成了永恒的黛玉。以这三方面为中心来省识一下林黛玉的春风面目。  相似文献   

18.
原以为夏花很美,其实,她凋谢时的凄美,是那么地不堪入目。——前言坐在椅子上,看着前面正盛开的夏花,我情不自禁地羡慕和赞美她。夏花就好比是林黛玉,她们的美让人为之倾倒。妖娆的夏花是百花园中最突出的女主角,因为无论是游客还是蝴蝶,都喜欢围着她转。而黛玉的姽婳更是让人为之惊叹,"似泣非泣的含露目",星眼微扬,香腮带赤,一颦一笑间,足以摄人心魄。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特殊的同班同学,她已经三十多岁了,但还是那么活力四射,体重102斤,身材优美。很多同学的妈妈都认识她,她也能叫出我们班好多同学的名字,她就是我可爱的好妈妈。想听听我和妈妈“同班同学”的美好故事吗?  相似文献   

20.
一、多读: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认真仔细地阅读不但能从中识字、解词、学会用词,而且还能学习其写作方法,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我的“长生果”》中,作者叶文玲的800字小说发表后,她高兴地说:“假如我不是读了那几百部小说,决不会有这800字。”《红楼梦》中香菱跟黛玉学写诗时,黛玉对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