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祝平 《职业圈》2007,(10X):94-96
精神文化消费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引导大学生走出精神文化消费误区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祝平 《职业圈》2007,1(20):94-96
精神文化消费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引导大学生走出精神文化消费误区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笔架山潮州窑是宋代广东三大窑址之一,也是粤东地区重要的瓷器外销场之一。该窑址位于潮州韩江下游,临近多处瓷土采集地,并以“海丝之路”为跳板,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这些瓷器造型独特、制作精良,尤其是嵌入中外文化元素的摩羯鱼壶,为古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本土鱼龙文化的结晶。同时,摩羯鱼壶也是潮州和东南亚文化相互交流、民心相通的情缘缔造者。近年来,笔架山潮州窑稳抓潮州文化“走出去”的契机,向世界展示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该文以笔架山摩羯鱼壶为中心,科学探讨其艺术和社会文化价值,以加深大众对潮州文化的理解,为当代潮州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房国强  赵海军 《职业圈》2014,(2):107-107
文化精神就是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每一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精神。弘扬一种文化首先要弘扬其文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传播发展,充分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大庆油田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积淀形成了许多富于油田特色的石油文化。追溯其历史发展进程,不难看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内化于形的文化精神始终如一、生生不息,引领着石油文化的发展繁荣,满足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5.
张红 《文化学刊》2023,(3):166-169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楷模,他的崇高风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品质的生动结合。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崇实黜虚”“人定胜天”“公而忘私”等思想的传承和超越。分析焦裕禄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契合点,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也为党员领导干部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提高自身修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更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作为洛轴企业文化灵魂的“信得过”精神,有着其产生的客观环境和群众基础。企业“信得过”精神的确立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企业“信得过”精神的发展有着其自身的动因。目前,企业“信得过”精神必须重新定位。必须要把握“信得过”精神重塑的必然趋势——丰富和发展其内涵。新时期的“信得过”精神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来推动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重铸LYC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礼仪文化建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肯定,坚定信念,规范大学生言行举止,促进内外兼修、全面发展。文化自信能为礼仪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源泉和理论支撑,礼仪文化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两者同频共振。因此,在文化自信视阈下通过优化教育内容、促进认知认同,强化礼仪实践,能够实现礼仪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精神是时代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文化精神通过文化主流意识显现出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文化主流意识,弘扬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朱婷 《文化学刊》2022,(12):14-17
福州软木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繁盛衰落,并最终在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下获得了传承和发展的机会。本文据此出发,分别论述了软木画的历史沿革和鉴赏要点。研究指出,对待软木画必须从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不同领域,加以传承和发展。在这方面,基于区域文化旅游的实践,为软木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一方面,非遗丰富了区域文化旅游的内容和纬度;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旅游提供了非遗传承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奋斗是人类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中华文化中包含,奋斗的本质、乃取法天道、立己立人,奋斗的目的、内圣而外王、止于至善,奋斗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君子不可不弘毅等奋斗内涵。奋斗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滋养。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担负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驻鲁高校对山东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先天优势,也面临重大挑战,驻鲁高校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未来,以铸魂塑形、凝聚人心、繁荣文化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山东道德文化保护性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贾保玲 《职业圈》2013,(36):16-16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是石油企业员工在艰苦的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人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系统梳理和总结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动企业发展的经验,对如何发挥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据说有一二百种之多,概括起来,较有影响的是被称为狭义的“精神文化”说,和被称为广义的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文化”说,而后一种又以“四层次”说引用较多。对此两说.笔者向有不同看法,这里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文化对于民族、国家意义重大。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优良的传承基因,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培育文化自信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图书馆作为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其文化服务具有育人、引领和服务等多重功能,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途径。该文从文化自信视阈下图书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谈起,阐述新时代促进图书馆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研究分析图书馆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掀起新一轮热潮,引发人们强烈关注,这不仅显示出社会民众更高的价值追求,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到来。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和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既可以助推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完善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在培育实践路径上可以充分融入校园阵地、拓展延伸网络平台、引导激发制度保障,提高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文化建设始终是大学发展建设的重要内涵,不仅展示历史的视角、折射大学的底蕴、体现大学的精神,而且对育人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当接受文化的熏陶。以文养德,用文化的智慧涵养人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古神话有两个系统,一是以鸟兽为主体的昆仑神话系统,一是以英雄为主体的太行太岳神话系统。太行太岳神话系统包括了中国神话最精粹的内容,射日、补天、填海、移山、治水、追日等著名神话皆属于这个系统。这一神话系统,渗透着民族童年的经验与感受,体现出了植根于山岳之中的文化特有的品格。发自于大山底部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铸就了民族道德至上的文化理念与“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信仰。这一文化精神在历史的流变中,分流为“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两个系统,这两种文化在历史中互渗、互补,彼此消长,绘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曲线。  相似文献   

18.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其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思想的指导也是行动的动力,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将围绕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展开,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对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作出...  相似文献   

19.
刘欣 《文化学刊》2013,(1):61-65
本文从文化视角对天津妈祖民俗体育进行研究。在探究其产生发展过程,梳理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天津妈祖民俗体育具有祭祀性、娱乐性、传袭性、变异性、延伸性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加强宣传与推广,重视研究与创新,寻求交流与合作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旭 《职业圈》2013,(23):17-17
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集中体现企业的主体价值和精神风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广泛而深远的,是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不仅是对进一步改革的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