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二八理论,人们80%的知识通过非正式学习途径获得,Web信息与服务的发展尤其丰富了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和价值,非正式学习已成为企业员工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主要方法.基于在线交流的正式学习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当前对基于在线交流环境的非正式学习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以解构基于在线同步交流形式的非正式学习特点为研究目的,运用线索理论的内容分析方法,以Sybase交流群为典型案例分析基于在线同步交流形式的非正式学习.本文得出非正式学习线索特点是:基于同步在线交流的非正式学习有明确学习目的,交流内容与问题相关,具有线索相关性;一个问题的交流会引发更深层次交流,出现多个线索,但线索分叉较少,呈现出线索线性分布性,非正式学习者根据个人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有选择地参与主题线索讨论,表现出对线索注意的非连续性;非正式学习下的"教师"或"指导者"不是预知和固定的,表现出基于线索的偶发性.本研究对于基于在线交流环境的非正式学习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80%以上知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环境下非正式学习成为主要的知识获取手段。分析数字化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并对数字化环境下非正式学习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个体掌握的知识中大部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的方式习得的隐性知识,研究非正式学习中隐性知识的建构对促进个体的非正式学习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意义。提出了如何在Web2.0的环境下构建非正式学习的平台促进隐性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隐性知识主要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虚拟学习社区作为非正式学习环境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为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提供便利条件。本文主要从非正式学习的视角来讨论如何利用虚拟学习社区来促进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调研了2004至2010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非正式学习的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研究角度亦很狭窄.尤其是对婴幼儿、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的非正式学习关注甚少.相对而言,上述人群更适合开展非正式学习.据此,本文试图推导研究非正式学习的可能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赵娜 《文教资料》2009,(11):208-209
教育的发展已突破校园的围墙,走向开放的动态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倡导的终身学习也成为了非正式学习的一个极大的推动者.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极好地阐述了知识管理的过程,本文从知识生成的四个环节分析非正式学习内部的教育知识管理和创新,并指出虽然借助SECI模型极好地对非正式学习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但模型自身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不恰当之处.  相似文献   

7.
移动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移动学习借助移动设备、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专业的学习资源.文章主要从三大方面论述移动学习的主导作用:从学习方式的分类角度讲,与正式学习相比移动学习更适用非正式学习领域;从非正式学习的主体角度讲,移动学习现已成为个体学习和企事业单位培训的重要手段;从实际应用角度讲,移动学习的优越性决定了其在非正式学习领域主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技能飞速地更新换代,广泛地获取和应用知识对信息技术教学愈加重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迫切需要突破校园的围墙,走向开放的动态社会环境中。文章从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特点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出发,分析了非正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提出通过整合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教学手段,以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终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Web2.0的到来正引领学习者去适应一种新的学习主流--非正式学习.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出非正式学习的定义,总结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和有效性,在相应的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eb2.0的非正式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技能飞速地更新换代,广泛地获取和应用知识对信息技术教学愈加重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迫切需要突破校园的围墙,走向开放的动态社会环境中。文章从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特点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出发,分析了非正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提出通过整合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教学手段,以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终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