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1种师范大学学报部分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04三年总被引频次均值排名前11种学报为研究对象,对其2002~2004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2004年载文、作者和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指出师范大学学报应加强对正高职称的组稿工作及研究生作者群的培养工作,努力提高国家基金论文比例。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25种师范类自然科学学报高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主要出现在论文发表后5~7年;从学科上看,生物学高被引论文最多(37.5%)、地理学次之(22.8%)、化学第三(12.4%)、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较少;从研究方向看,生物学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植物快繁、生态和基因研究,地理学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和GIS,化学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和催化合成;按文章类型划分,综述文章占高被引论文的8.4%  相似文献   

3.
以2000-2008年至少2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4家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08年的122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趋同性的同时,以更宽视角、更多因素分析这些高被引论文所呈现的共性特征,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组稿和选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知网,依据下载量、浏览量的相关数据,定义并计算了我国西部12种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009年的网络计量学指标。结果显示,2005~2009年,我国西部12种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总访问量逐年增长,论文篇均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60余次,论文发表当年即被高频次访问,被访问高峰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第2年,5年内的文献是被访问的主要文献;即年指标、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2005~2009年均表现出波浪式增长的趋势。网络引证指标与传统引证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网络引证指标应该成为期刊和论文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21家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08年间发表的115篇零被引低下载频次(下载频次≤10次)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另一视角(论文的不活跃性)为切入点,在借鉴相关高被引频次论文文献研究思路的基础之上,对该类论文的作者相关信息、主题内容等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其活跃程度的相关因素,提出避免零被引频次论文出现的一些建议,进而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组稿、选稿上提供参考和依据,以期为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CC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枟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枠2010年~2019年10年期间所载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载文被引总量、被引作者、被引期刊、被引机构等进行了统计,总结出了枟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枠2010年~2019年10年期间的载...  相似文献   

7.
8种体育类高校学报2000-2006年载文被引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V1.0),对我国8种体育类高校学报(核心期刊)载文在2000-2006年被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揭示了它们的办刊质量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频次统计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3年所统计《作物学报》的被引频次分析表明,这两种检索系统对《作物学报》的被引频次统计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误差;认为文献检索机构应重视引文统计数据和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引证指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对中文核心期刊<计算力学学报>载文在1999~2008年4月间,被国内中文期刊引用频次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分布,被引论文年代分布和引用期刊分布等情况进行一次系统统计调查与分析,客观揭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学者对该刊载文的借鉴和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情报学报》进行调查统计和定量分析,目的是从文献引用的角度来透视该刊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以此反映《情报学报》2000~2008年报道本领域学术成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选取22种林业类核心期刊,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统计分析1990~2009年各刊的高被引论文。结果表明:22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年份分布呈单峰曲线,最高峰为2002年,且有近50%的论文分布在2000~2003年;各刊的最高被引论文中,综述类文章占32%,内容涉及植物生理和生态方面的文章较多,大部分引用高峰为发表后的4~10年;从学科分布上看,高被引论文分布较多的学科为林业基础科学和森林树种。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2种医药卫生类高校学报1990~2009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各刊的全部最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时间主要集中在论文发表后的2~9年间,其中涉及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精神疾病的论文12篇,涉及中药药理和药物分析的论文5篇,涉及肿瘤方面的论文3篇,涉及新技术、新方法的论文2篇;各刊被引用最多的前30篇,共计660篇高被引论文主要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6~14年,其次是15~19年;从学科方面来说,临床医学的高被引论文最多,212篇,占32.1%;中药中医次之,194篇,占29.4%;基础医学论文158篇,占23.9%;肿瘤学论文57篇,占8.6%;预防医学论文37篇,占5.6%;特种医学2篇.从发表高被引论文的特点来说,中药学方面是<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3篇)和<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5篇);临床医学方面是<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7篇)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6篇);基础医学方面是<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5篇).  相似文献   

13.
统计了1969~2007年间中国学者在国内外多种期刊发表的论文被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的收录情况。统计结果(截至2008年3月初)表明: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中国学者的论文始于1969年,“Electronics in Mainland China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cta Electronica Sinica)”(《电子学报》英文版)1969年发表的论文就有21篇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而《清华北大理工学报》(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是目前发现的入选Ei Compendex数据库最早的高校学报,1974年发表的论文就有5篇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院是论文来源最多的单位,累计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了53590条,其次是清华大学(收录34864条),上海交通大学名列第三(收录23783条)。收录量最多的作者是浙江大学的岑可法教授,累计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了624条。受控词以“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51435条)为主,其次是“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50896条);而研究领域的学科分类则以“数学”和“计算机应用”最多,分别被收录了70452条和68994条。2006年我国入选Ei Compendex数据库的论文总数首次超过美国,入选Ei Compendex数据库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基本与美国持平,但是质量与数量的同步提高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1932~2005年CA网络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统计了1932~2005年间美国CAPLUS数据库收录的中国期刊,共有1093种期刊和693610篇论文被该数据库收录.从收录期刊论文数、期刊收录年限、语种、所属学科、出版地、大学学报和同时被美国ISI、EI网络数据库收录等方面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文献计量法,对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网络数据库(1981~2007年)截至2007年8月5日收录的610种中国科技期刊,从历年期刊收录文摘数、期刊种数、所属学科、语种、出版地区、出版频次、创刊年、主办者、出版者以及同时被ISI、EI、INSPEC、CA、MEDLINE、SCOPUS、BP、MA、AJ等数据库收录等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全文数据库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重庆维普资讯公司《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版所收录的494篇我国有关全文数据库研究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掌握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对后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0~2007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进 《情报探索》2010,(3):31-33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07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及多产机构、论文主题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此来展现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究现状,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