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观其 《青年记者》2007,(5):73-73
贪腐官员落马,人人喊打。新闻媒体更是急先锋,往往还没等落马者着地,就开始千炮起轰了,“揭密”、“时评”、“声音”、“众议”、“民声”,等等,扯去了落马者之前的显赫和伪装,还其本来面目。或言辞激烈,或讽喻巧妙,让人看后颇觉舒坦,解气、解恨。  相似文献   

2.
从名字上看,手机报就是一个典型的杂交信息品种,一般而言,手机代表着移动通讯营运商,报呢,一般都代表着传统纸媒,两者合作,手机报就产生了。其实,手机报别说不是报纸,连报都不是,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信息群”,是借助于人们移动通讯工具的普及所产生的用来扩大影响力或增加收益的一种新型信息衍生品。  相似文献   

3.
李媛 《大观周刊》2012,(13):41-41
身份犯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部分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的学说和观点莫衷一是。本文从对刑法中身份的界定入手,重点分析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在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中的定性问题,以期解决多元身份主体在共同犯罪中的定罪问题。  相似文献   

4.
韩放 《记者摇篮》2006,(8):30-30
隐性采访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采集到公开采访无法了解到的新闻事实,揭露大量腐败、黑暗的社会现象,满足受众知情权及其对媒体惩恶扬善的心理期待,赢得了百姓的掌声和记者们的喜爱。但隐性采访也存在法律及道德上的悖论,只有对其进行规制,才能使隐性采访合理有序发展。一、隐性采访的限制1、记者伪装身份进行隐性采访应慎重。伪装身份意味着欺骗,应当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当欺骗比起对方的卑劣行径是微不足道的,揭露这些卑劣行为对于公众极为重要,通过公开采访又无法获得相关信息时,隐性采访才可以认为是正当的。记者不能伪装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5.
五、播讲者身份的把握 小说播讲者还有什么特殊身份么? 从总体上说,当然就是播讲者,但播讲得要生动、形象、感人,就不能总是冷静地以局外人自居。要使听者能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播讲者就首先要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于是,他就要有现场者的身份的感觉;小说中人物各有语言,且又禀性各异,为了使听者如闻其人之声。以察其人之神,播讲者又要恍为小说中人,以其人自居、言其人之语。这样一来,播讲者的身份就不完全同于播音员、朗读者了。他要时  相似文献   

6.
伪装本,又称伪装书,或托名本、改题本,是指将出版物的题名或其他外表形式(如封面、封底、出版单位、出版地点等)加以伪装,以掩盖其真实内容,进而达到发行效果的图书。通常我们所说的伪装本,多指革  相似文献   

7.
风貌通讯具有多方面的写作特点。在人称的使用上,它也是颇有特色的。我们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风貌通讯使用的是第一人称。记者往往都以“我”亲自出现在通讯之中,叙述“我”在某一地方的采访活动,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得当,读来能令人感到亲切自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古籍中的伪书、革命文献中的伪书及盗印书中的伪书考察,认为伪装本书刊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出版物中,是版本学中比较重要而且特殊的一种版本形态。革命文献中的伪装书是指在近现代文献中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伪装,掩盖其真实内容,以便达到宣传发行效果的进步出版物。伪装书又称“托名本”、“改题本”,在版本学上则称之为“伪装本”。  相似文献   

9.
《文献》杂志2003年第4期《简述国家图书馆藏革命历史文献中的伪装本》一文介绍了该馆收藏的伪装本若干。其中有一部伪装作周作人先生《秉烛后谈》的宣传中共工商业政策的小册子,收录了19篇中国共产党中央或领导人的讲话、报告等文件。笔者有幸也收藏有该本。现将有关情况补说如下: 据笔者查考,这些文件中成文时间最晚者为收在"谈卓文君"篇名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约法八章》,此文是1948年12月中旬,毛泽  相似文献   

10.
二、语体与描述对象影响语体选择的第二个因素是新闻作品所描述的人物和环境。成功的语体选择应当是既符合新闻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等特征,又能渲染出新闻发生的特定环境,这就使新闻更有个性特征。这一点在人物新闻和人物通讯中尤为重要。同是写当代先进人物或英雄模范,写工人就应当选择符合工人口吻又和工业生产环境相匹配的语言,写农  相似文献   

11.
郑峰峰 《视听界》2014,(3):103-105
隐性采访,或称暗访、秘密采访等,是指新闻记者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告知对方采访目的,在被采访对象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影像或声音用暗藏设备记录下来,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开传播的行为。当前的新闻业界一般认为:隐性采访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应该受到六个方面的约束:一,所要获取的信息对于公众利益至关重要;二,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获取这些信息;三,隐性采访必需的伪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她亲耳聆听金日成的教诲,而后去日本完成伪装,取得合法身份,潜伏韩国。在韩国建立一支特工网,进行一系列的颠覆活动,曾经盗出“92年度国防预算概要”的副本,并将之传到北朝鲜的手中……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在1月8日《参考消息》12版上读到新华社驻洛杉矶分社首席记者于大波写的通讯《金融危机难改美国式微笑》。通讯的3个小标题是:微笑是润滑剂、微笑是种力量、微笑是种"伪装"。反复读之,受益匪浅。可以看出作者在立意、构思、成篇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称得上是一篇佳作,很有值得称道之处。  相似文献   

14.
记者应该是多面手。一个有事业心的记者,往往不满足于他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采写消息、通讯之外,还写报告文学、写小说,或其他文艺作品,从事创造美的劳动。在我们的新闻记者行列里,集作家与记者于一身者,已大有人在。即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灯下耕耘集——廖原人物通讯选》,如果用文学艺术品的尺度来要求,似  相似文献   

15.
在统计作者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时,由于科技论文文献数据库中没有"通讯作者"检索功能,使得检索过程费时费力,错误多。因此,建议从完善数据库、规范通讯作者署名两方面解决科技论文"通讯作者"的检索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朔同志是以记者的身份开始写作的。开国以来,他为我们写过不少报道抗美援朝斗争和生产建设成就的通讯。最近几年,他以国际活动或国内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有些是当作文艺创作来写的,有些仍然保留着新闻报道的特点,但不论前者或后者,都有一种诗的意境和魅力。通讯特写迈入诗的散文的领域,这是杨朔同志努力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员工身份置换,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以企业的本质来衡量,出版单位员工身份不置换或是假置换,“事”就没有转“企”,那就不忙传捷报。事业单位是什么?对于出版业同仁来说,似乎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问题,至少从工资标准上就有深切感受。但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国家行政学院的吴江教授就遭遇过尴尬,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吴教授发愁难以找到它准确的英文表述。一些好  相似文献   

18.
经过认真的采访,了解、掌握到许多材料,跟着就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写什么?是写新闻,是写通讯,还是写文章?……给报刊写稿,究竟运用什么体裁形式来写,本来应当根据材料的内容、价值和当时宣传的需要来考虑和决定。可是,有些写稿者往往不是根据这个前提来考虑,而是根据个人好恶、个人欲望来写。结果常常把应写新闻的写成了通讯,把该写通讯的写成了其他体裁。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有人热衷于写大块头的通讯,不愿写新闻.非写新闻不可时,就把好材料搁在一边,留着写通讯。而把意义不大的材料,写在新闻里。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同志重视通讯,而不大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武红 《晋图学刊》2016,(6):57-59
抗战文献伪装本是中国出版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出版大军与敌斗争的一种巧妙方式.文章以伪装本期刊《祖国呼声》为例,对伪装本进行了介绍,对《祖国呼声》的内容与伪装形式进行了分析,并简单阐述了抗战文献伪装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于概貌通讯的写作概貌通讯,是记叙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建设状况等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故又称为风貌通讯、风光通讯、旅途通讯或旅行通讯.它有的侧重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写自然风光,还有的把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结合在一起,帮助读者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给各地区、各单位带来的新变化,又成为这类通讯写作的新内容. 概貌通讯的报道题材十分广泛,大到写一省、一市、一个地区或跨省跨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大陆;小到写一个村庄、一条街道、一个矿山、一个工地、一个工厂、一个商店、一个学校、一个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