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华的小说常呈现出一种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一种思想的大气。他的小说,密集而刺目地铺陈着鲜血和暴力,浓烈而恣肆地暴露和渲染着苦难。对暴力和苦难的叙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暴力倾向和苦难意识构成余华创作的主要特点。这种书写是作者内心对人文关怀的真正向往,是作者对人生苦难痛切关注时,以其极端和隐喻的方式对人文关怀的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生作了种种思考 ,试图找到一条解决生之痛苦的良药 ,可是经过一番探索 ,他不仅否定了现实的人生 ,而且对出家和神仙世界同样持怀疑态度。只有摆脱了精神上的纷扰和肉体上的羁绊 ,才是告别人生痛苦的唯一途径 ,这是作者心灵的归宿。这与庄子的避世思想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的商州散文立足于商州地区的风土人情,表现古老的秦汉文化在现代文明时代的人生、情感,在传统文化与现实境遇中展现一方水土的变迁。作者从表层切入,深入到商州人的心态,反映了作者寻根意识中的现实关怀。而贾平凹的民间立场,是他商州散文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后殖民时代作家奈保尔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与人生景况,“寻求个人归属感”的主题贯穿其整个创作历程.在他的封笔长篇小说《魔种》中,这一主题得到了极富哲理的诠释.本文通过对《魔种》进行文本解读,探讨小说主人公威利追寻个人归属感的人生历程,以及个人归属感的缺失原因;同时揭示作者借助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并联系当代,阐释探寻个人归属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后殖民时代作家奈保尔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与人生景况,“寻求个人归属感”的主题贯穿其整个创作历程.在他的封笔长篇小说《魔种》中,这一主题得到了极富哲理的诠释.本文通过对《魔种》进行文本解读,探讨小说主人公威利追寻个人归属感的人生历程,以及个人归属感的缺失原因;同时揭示作者借助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并联系当代,阐释探寻个人归属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地山后期创作的作品《春桃》,历来被认为是其创作风格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作品。表面看,该篇一扫作者早期作品中浓郁的宗教色彩,把笔触伸向了中国当时普通民众的现实人生,通过塑造春桃这个人物形象,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作品字里行间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宗教,但其中仍然隐含着作者的宗教情怀,流露了他徘徊于宗教净土与世俗烟火之间的迷惘困惑的心理意绪。本文将从宗教精神和现实人生两个视角解读《春桃》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
权佳果的《中国伦理》延续了传统伦理学关注社会、关切现实、关怀人的传统,克服了现代伦理学偏重理论建构、忽略现实生活的流弊。权先生认为要了解中国伦理,不能单纯靠理论上的梳理,还要回归生活,回归现实,尤其是回归到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这个基本现实中去。他以多年农村生活的人生阅历以及现实感悟,从全新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诠释。并且,他还尝试建构一种能够真正指导当下现实,切实关照人心与人生的中国伦理。  相似文献   

8.
晏几道是长于"做梦"之人,翻阅他的《小山词》,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个个绚烂多姿的梦世界。对他的"梦"进行解析,不难发现他营造的梦世界往往呈现出一种梦幻与现实相互交织的特点,更有甚者,不知何者为梦,何者为现实,他的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似虚似实。他往往借梦以纾解离别相思之苦、抒发自己对虚幻人生的感慨。然而,他的"梦"诚可从他的性格与人生遭遇中找到破译之秘匙。  相似文献   

9.
“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间维持着一种适当的距离”,这是作者在本文中提出的美学观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美学观。作者并探究了产生原因:持实用态度看人生和持美感态度看人生的分野。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师,本文选自他的美学论著《谈美》。他在《谈美·开场白》中说他写文章“只是向一位亲戚随便谈谈,竭力求明白晓畅”,所以这部书中的文章,把十分高奥美妙的美学问题都谈得非常形象、非常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0.
张承志以他的深沉力作《黑骏马》在文坛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这篇小说在人物形象上的特点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一、主人公形象是作者本人的投影郁达夫曾说 :“文学作品 ,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张承志的小说自叙传色彩就异常浓厚。在他的作品里 ,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人生体验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作者本人的感受和看法 ,他笔下的白音宝力格既是张承志人生体验的直接、现实的再现者 ,又是他理想中渴望成为的形象。白音宝力格对草原人民情动于衷的热爱 ,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无不体现着张承志自己的情感和探索 ,作者在白音宝力格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不同于才子佳人小说,也不同于以前的言情小说,这也是它如此富于影响和震撼人心的所在。而《红楼梦》营造的时代、文化和人生悲剧,又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一种民族精神的觉醒,也彰显出作者对现实、文化和人生的反思与探索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女性人生教育王爱平一、不同的人生角色和人生轨迹女人与男人是有很大差异的:男女两性生理结构与生理机制不同,与之相应的心理特征和智力发展状况也不同;他(她)们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处境、他(她)们的人生角色也不同;女性的人生道路是不同于男子的一种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3.
葛飞  王华 《三明学院学报》2007,24(3):307-310
欧阳子以独特的写作视角,描摹了人类隐秘幽深的“原欲世界”。作者从性爱情欲角度一路突入,直奔人物潜藏的心灵隐秘,强调在爱情问题上“人心的缺陷”,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表现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一种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4.
王统照的中篇小说《一叶》写于1922年5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单行本中篇小说之一,全书9万7千多字。 作品大体上以作者本人早期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反映了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一些生活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探索和理解,抒发了作者在理想与现实充满矛盾的情况下的苦闷情绪。 王统照在出版《一叶》之前的小说创作中,一直积极探索“人生究竟是什么”的这一问题。在《一叶》中,他继续探索这一问题,仍然把“爱”作为药方来救治人生的缺陷和痛苦,来消除人间的罪恶和不幸。但是,作者在忠实于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中,使这一认识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显示出茫然和苦闷。《一叶》是很重要的一部作品。它是作者怀疑“爱”的信条的起点,以后发展开去,终于到了1927年把“爱”的信条完全抛弃。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野草》中频繁地运用了梦境、幻觉等形式来观照自我思想灵魂、观照现实人生,产生了丰富深邃的精神意蕴,透露着作者的心灵在一次次挣扎奋起中不断地自我拷问、自我否定以及作者直面现实、直面死亡的凛凛气节和执着于对现实人生进行严峻思考的心灵轨迹。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既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又是受宗教感召的信仰者,所以他可以充分调动宗教和现实两种视角展现社会、批判人生。两种视角在文学作品中就像钟摆一样,增加了小说形式的复杂性,给托翁带来了荣誉。在《复活》中所开出的济世药方,却是空洞的,因为作者本人难以在宗教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立足点,这又构成了另一个钟摆。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人生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生命,思考人生,是《庄子》的核心所在。他反思人生的困境,寻求一种解脱,虽在现实中苦苦挣扎,但他对生活有一种深沉的爱,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达观,以艺术的眼光审视生命,超越苦难和无奈,将生命演绎成动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小说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崛起于文坛成为了中国新文学别辟异境的新锐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前期的小说因写“暴力”“凶杀”而其主题称为“死亡”。他用超然冷静的叙事手法揭露血腥人生和残酷的现实社会,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作者的创作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他创作的转折点。而《现实一种》和《活着》便恰如其分的体现余华“死亡”和“活着”的两个主题端点,作者的创作主题由“死亡”转向“活着”。本文就是从“死亡”和“活着”两个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从出仕起,便开始了他矛盾的人生旅程。他在出仕与退隐间彰显个性,理想与现实间困顿徘徊,宇宙与人生中淡定通达,本文将透过苏东坡词文从这三方面探讨其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20.
苏轼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然而他的一生却是经历多年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的一生 ,特别是“乌台诗案”一事 ,使他险些丧命。后经营救出狱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精神上却因这场卑鄙的文字狱受到沉重的打击。然而 ,他却能以非凡的人生机智化解苦闷 ,为他涂满浓郁深刻的悲剧色彩的人生赢来绚烂多彩、永照千古的光辉 ,从而达到他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与飞跃。我们可以从他被贬到黄州时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来看看他后期的人生哲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作者从“大江东去”起笔 ,雄视千古 ,面对滚滚大江 ,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