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产生与存在的根源、演化过程及其消亡规律的观点.宗教的产生有自然、社会和认识论以及其它复杂的根源;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仍有存在的根源;宗教演化是有自身规律的,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消灭宗教,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但多宗教并存的格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这种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由于种种原因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演化过程,因此,必须对不同历史时期多宗教并存格局作具体分析,才能深入具体地把握新疆宗教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起在分析宗教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分析目前宗教存在的意义。本文从宗教的内涵,宗教的功能,宗教市场论,三方面来分析宗教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始宗教民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原始宗教极富民主性。原始宗教民主是原始民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论之者甚少。通过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是澳大利亚人、美拉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古代中国人的原始宗教活动材料的梳理归纳,可以窥见原始宗教民主的诸表现特征、原始宗教民主赖以存在的自然性基础、原始宗教民主丧失的过程与原因以及宗教个体化在原始宗教民主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宗教的多元、对话与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存在是社会最具普遍性的现象,其缘由之一,乃是因为宗教是社会结构之必须.而在现代社会,宗教多元的并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社会之常态,多元宗教的和谐并存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如果说对话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那么,宗教的社会关怀则是多元宗教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共同途径.  相似文献   

6.
宋代香料与宗教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宋代.香料在佛教、道教、祭祀天地祖先等宗教活动中使用尤盛,已进入当时社会宗教活动的诸多方面,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功能,既丰富了当时社会宗教生活,又增添了当时宗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宗教将会长期存在,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因此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协调。由于宗教本身的变通性、适应性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客观上宗教是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事实上也证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是主流。为了更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党和政府目前应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促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宗教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社会信用体制的构建,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抵制邪教的蔓延。如何做好宗教工作,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的本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是颠倒的世界观,宗教的社会作用无论在历史还是现代社会总的是消极的,是剥削阶段麻痹人民的工具。但是宗教也有其积极的社会作用,即被剥削阶段曾利用它作为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斗争的旗帜,而且宗教对惩恶扬善、社会救济和援助等也起着一定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仍然有其存在的原因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宗教文化的有益性,宗教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构成了宗教与社会的适应性。宗教信仰自由符合中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国情,因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是宗教界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给予深刻影响。宗教对语言也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宗教与语言的相互关系,探讨宗教对英语的影响,以及英语语言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各方面都有巨大发展和改变。社会发展对宗教这个神圣的殿堂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宗教也挖掘其内在适应机制,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随时代变革而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宗教的主要走向是世俗化,表现为世俗化的商品经济活动和价值观念被引入宗教,宗教也随之以重视社会道德功能和人际感情投入,与社会发展相耦合。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独特的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现象,同时,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容繁杂的宗教文化。宗教与宗教文化将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要科学地对待宗教和宗教文化,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积极研究和发掘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减少、抑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正确认识、系统把握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科学哲学中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之需要。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时,不应忽视科学与其他文化样式的关系,尤其是与宗教的关系。在研究科学哲学中,应当避免一种轻率的态度,即轻言科学将完全战胜宗教甚至取代宗教以及轻言宗教将消亡。  相似文献   

16.
集周代社会诗歌大成的《诗经》,既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光辉学作又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然而前人多从学的角度去研究其价值,而很少涉及到它所反映的其他社会内容,例如周人的宗教哲学观等。从《诗经》的大量篇章中,论证周人宗教哲学观在《诗经》的表现并进而分析周人之宗教哲学与殷人宗教哲学的相承相因相革的关系,从而论述周人宗教哲学反映于《诗经》的内容,是周人对殷人宗教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莲教前身为白莲宗,属于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支派。由于底层民众的政治需求,社会动荡时期宗教文化的整合以及教团组织形式的世俗化等诸多原因,白莲教的教义在元代由弥陀信仰衍变为弥勒信仰。弥勒净土信仰在白莲教中经历了从初步渗透、局部质变到成为信仰主流的过程,白莲教也因此附着上弥勒信仰的反叛特性,从而逐步由合法变为非法,由正统宗教变为民间秘密宗教。可见,宗教教义及其社会作用的改变,以及官方态度与政策的变化等,是正统宗教转变为民间秘密宗教甚至邪教的原因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阐述在历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出的宗教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认识宗教与迷信、邪教的区别,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汉画像石的动物图像不仅仅表现出原始宗教的影响,而且也表现出浓郁的宗教意识,以江苏地区汉画像石材料为例进行梳理,可以说明它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已经有了不同于原始宗教的宗教意识,这一意识在构图中得到表现,有序,完整和一致的特点使汉画像石可以归入宗教美术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扩大,“宗教热”在国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出现了大批大学生“望教者”和宗教文化追随者,其宗教活动有逐渐组织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体内在心理的需要以及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等。在文化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当重视大学生宗教文化知识的教育,从宗教文化中吸取有益成分,并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