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得20多年前的小学课本里还有这样的情节:陌生人来敲门,独自在家的小朋友要有礼貌地开门待客.时代变迁之迅速,超乎想象.但我们还是能在这个小细节里窥视出当时社会的安全与人际的淳朴.这样的事情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学校还这样教的话,那简直就是将儿童推向危险,罪过大了.如今,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儿童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安全已经成了超越一切的超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陌生的问候     
天涯 《初中生》2002,(30):44-46
在我所居住小区的公告牌上,张贴着《安全防范须知》,其中有一条写道:如果有陌生人主动和你打招呼,表现出很亲热的样子,你最好还是不要搭理他。在美国的旅馆里,也有类似的友善提示。不过,作为汽车王国,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9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开学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文规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开学前,一中保卫科制定出台了新的《学生安全须知》,要求全校学生严格遵守。《须知》第五条这么规定: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看到重庆一中“不要和陌生人搭话”的校训后,我感到一种莫大的羞辱。教育怎么能这样短视、唯利、明哲保身,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风呢?怎么能如此猥琐、小气,鼠目寸光呢?诚然,在这种教化中,孩子如果和陌生人“不再搭话”,安全保障就能得到提升,可在这种提升的背后,孩子失去的太多了…  相似文献   

4.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被这样告诫。陌生人,约等于危险,约等于诈骗,约等于笑里藏刀,约等于诡计多端……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小同学要注意自我保护、自防自救以应对各种侵害和灾难。获取不安感觉在紧要关头,小同学要相信直觉,要留神从接触的人或事中获取不安的感觉。并且有勇气向自己的父母讲出感觉不安的人和事,然后耐心地听父母传授应对方法。遇人求助多个心眼小同学们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要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伎俩。在没有家长或亲友在旁时最好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只防陌生人家长常叮嘱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其实,小同学并不一定懂得什么是陌生人,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面目凶恶的人才像坏人,而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华章》2006,(12)
【新闻】9月份开学的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文规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以防受骗”。【观点】2002年热播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人记住了冯远征主演的那个道貌岸然的变态狂。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他的一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竟会成为社会生活中的警示口号和人生指南。不仅很多家长都曾对自己的子女谆谆告诫,如今更是被明明白白地写进了《学生安全须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只能是一种互相防范的关系,而背景则是彼此之间信任感的缺失。在自己眼里,所有陌生人都…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热播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不知是这部电视剧的原因还是现在家长对其唯一的孩子安全越来越重视的原因,最近发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句子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张丽琴 《中国德育》2007,2(2):87-88
学校安全教育一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管理上存在许多漏洞,儿童的生命安全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随着最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安全教育给教育管理者敲响了警钟。但是,最近某市媒体关于学校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新举措,却不禁使我瞠目结舌。某中学保卫科在开学前制定出台了新的《学生安全须知》,要求全校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安全须知》第五条规定: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以防受骗。在开学后的第一堂安全教育课上,老师们再次向全体学生强调了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9.
走近陌生人     
在西方,大人常常警告小孩,与陌生人说话是危险的。“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或者拿他们的任何东西!”在我们年幼而且容易受别人影响的时候,大人的这番告诫是好的。但不好的是,虽然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听从这个劝戒能让我们免于一些危害,但我们很多人在成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2006,(9):56-56
开学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规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原来,开学前一中保卫科制订出台了新的《学生安全须知》,要求全校学生严格遵守。《须知》第五条这么规定: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  相似文献   

11.
时文选萃     
让教育从“套子”里走出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学校实在惹不起事了。于是,不自觉地搞起了“套子型教育”。恨不能把所有的学生,时时刻刻都装进“套子”里。先说重庆某中学的安全教育,竞作了“不要和陌生人搭话”的规定。那是一个大套,只要学生离开校园一步,就想把学生整个地套进去。仿佛学生装进套里,跟陌生人隔开,就可以安全地出入于社会了。  相似文献   

12.
●你独自在家时,有人来敲门,你从门上的窥视镜中看到一个陌生人。不要为任何陌生人开门。哪怕他说有什么紧急情况,或者说他是警察,或者说是你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等等。但也不要门铃响了而不理会,因为小偷有时会按门铃试探是否有人在家。你可以隔着门告诉陌生人,你妈妈在睡觉,而你打不开门,让他过  相似文献   

13.
被困在电梯中,应尽快按下应急按钮,或拨打急救电话寻找帮助。同时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救援。可叫喊,或用鞋拍门求救。若无人应答,应暂停行动保持体力,观察动静,伺机再呼救。不要自行撬门。因为门被强行撬开后,电梯可能突然启动,如果在此时钻出,很容易发生危险。电梯顶上的安全窗供维修人员使用。不要学着电视里的举动,企图砸碎它逃生,因为这是非常危险的。假若危险来临@一初  相似文献   

14.
宝宝好动不好静,即使在家中,一不留神也有可能进入危险地带或接触危险物品,危及健康和安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报告显示,儿童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跌倒/坠落25%、烧伤/电伤16.7%、锐器伤9.1%,其中发生在家中的伤害占44.5%。为了  相似文献   

15.
Safety Tips     
在学校和你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安全是需要一些知识的。如果你记得下面的信息,你的生活将会更安全。你不应该单独在外行走。当你在校园里或街上跑时不要用耳机。书包应背在前方,而不要背在背上。如果你被陌生人跟踪的话,你就过街并往另一个方向走,让陌生人知道你知道他在那儿。下一步,如果有必要的话,去向他人寻求帮助。别直接回家。Being safe at school andin your daily life needsknowledge.If you rem em berthe following inform ation,your life will be m uch safer.You shouldn’t walkalone outside.M ake surewhere the public p…  相似文献   

16.
你是否还记得,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是否还记得,我们被告知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汽车?但是,当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时,对陌生人不礼貌,我们又会受到父母的责备。现在,已为人母/父的你,又会如何教你的孩子应对陌生人呢?  相似文献   

17.
瞿豪 《辅导员》2014,(8):42
正以前,上学放学总是妈妈陪我。这主要是因为妈妈不放心我,怕我遇到坏人。现在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小男子汉了,妈妈还总是把我护在"翅膀"底下!昨天中午,妈妈因患感冒要去看医生,无奈中只好答应让我独自去上学。不过她是一万个不放心啊,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注意车辆,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话……上学的时间到了,从家到学校虽不过三四百米,但我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我走得脚下生风,恨不得能有刘翔叔叔的双腿。经过花园门口,我看见两个陌生人正蹲在地上下象棋,他们斜了我一眼,又把头低了下去,似乎在嘀咕什么……他们不会是坏人,要劫持我吧?虽然我不是富翁的儿  相似文献   

18.
《教书育人》2012,(12):35
—如果独自在家,陌生人来敲门,可以隔着门告诉他,爸爸妈妈正忙着,或在睡觉。不论他有任何理由,也不要开门。—接听电话时,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地址、此刻谁在家里等任何与家里有关的信息。—要到哪里玩,一定要让爸爸妈妈知道。  相似文献   

19.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密切合作与相互支持,是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0.
开学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安全教育。学生们吃惊地发现,学校明文规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