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城市中的信息载体,近代西欧报刊与画展、舞台、音乐会、咖啡馆、图书馆等共同组成了城市公共文化和舆论空间.报刊本身是一种纸质的城市公共话语空间,汇集了广大市民的观点,反映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近代西欧报刊真实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譬如公共画展、公共音乐会、公众剧场、图书馆、咖啡馆等.近代西欧报刊并积极推进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譬如由私人化向公众化转变,话题聚焦点由文学艺术向政治转变等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海在PISA测评中取得"两连冠",PISA逐渐进入公共舆论,报刊成为了公众探讨PISA的重要载体。国内的报刊从PISA的价值定位、测评程序、比较策略等方面予以支持或进行质疑,并基于上海在PISA中的表现挖掘成功经验,审视存在问题。为了更好地探讨PISA以及相类似的大规模测评,媒体与公众需要学会利用"证据"。  相似文献   

3.
报刊是舆论阵地,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创新是现代报刊的生存之道。创新是编辑的天职,报刊编辑活动应该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只有这样,报刊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促进出版繁荣。  相似文献   

4.
舆论宣传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为推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陆续创办了一些教育报刊,这些教育报刊中不乏优秀者。为交流各地办报办刊的经验。本刊开出“地方报刊”专栏。以交流各地举办教育报刊的经验和做法,希望各市(县、区)从事教育报刊编辑工作的同志们踊跃投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从小报看近代上海的新闻舆论公共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以来流行于上海的小报,在近代上海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历来对其评价不高.文章认为近代上海小报在建构市民文化公共空间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它们以颇具特色的"嬉笑怒骂"的"游戏文章"方式开启了新的市民文化公共空间,发挥了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舆论公共批评功能.从表面上看,小报所刊登的多为低级趣味的世俗、消遣和娱乐文字,比如插科打诨、冷嘲热讽之类,实质上它是对晚清以来政府的一种民间化的社会批判模式.这种边缘式的批判模式一方面营造了市民大众文化的公共空间,同时也反映了市民大众文化对于政治权威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抗和消解.  相似文献   

6.
近代报刊出现后,在某些方面具有近代报刊特点的清末京报仍按自身原有模式发展、兴盛,并没有在新思潮的熏陶下走上近代报刊之路。本文拟在梳理京报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京报本身特点、清廷的舆论控制和京报入的素养及办报目的三个方面探讨京报没有走上近代报刊之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界经历了重大变动,一批新出现的知识群体通过创办各种报刊、学会等方式,逐步培育了近代中国的公众舆论,并形成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汪康年是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本文拟通过阐述其在创办报刊、学会等方面的经历,凸显出其对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形成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刊近代化是与半殖民地化相伴而生的。自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报刊舆论主权如同政治、经济权利一样,严重丧失。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深感报刊舆论主权丧失的痛楚,以及重建舆论主权的时代使命。他们冲破重重困难和阻碍,为创办一份真正替中国人说话的报纸而奔走。作为当时国人的代言机关,《时务报》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刊舆论主权的成功重建。北方的舆论阵地《国闻报》,在争取话语权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姿态,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任何侵害中国主权的外报言论,该报决不保持沉默,与外报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9.
1919-1925年间日本驻苏州领事馆先后四次向日本外务省汇报苏州地方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状况。此间,受国内、国际政治环境风云变幻之影响,军阀派系、日本等政治势力逐渐向苏州地方新闻报刊事业渗透,并影响着报刊的舆论论调。苏州本地印刷出版业发展滞后性与不完善成为苏州地方报刊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受地缘特征的影响,苏州地方报刊对时事评论则多借用于上海方面发行的报刊。  相似文献   

10.
1933年,上海著名交际花陈素芬因情在旅馆自杀。对于这起悲剧,全国许多报刊进行了大量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不同媒体报道的引导下,社会民众对陈素芬之死争论不断,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空间”,并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以报刊为主的新闻媒体对陈素芬案的报道及其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大众传媒在民国舆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学科都十分重视对本学科逻辑起点的探讨,但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却没有对此作充分的论证。本文认为,公共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应为公共物品。作为“物品”,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样对社会共同体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个生产、经营、管理、消费的问题;但由于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又具备了“公共”性质,不能按照私人物品供给和管理的机制来实现,而必须由公共权力机构来统一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和“物品”之间的内在张力正是公共管理行为产生的内在根源。“公共”和“物品”之间的矛盾也决定了“公共”与“管理”的持续冲突,而后者又构成了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领域、公共性、公共理性以及公共生活伦理等方面,欧美哲学界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后现代主义倾向、新实用主义倾向和共同体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of anxiety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public speaking performance have exhibited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waveforms. Moreover, curr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in physiological studies of public speaking anxiety, several different patterns are embedded in the overall pattern, thereby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discovering the proper differentiated pattern for any given speaker.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eral psychological anxiety pattern for public speakers was examined in order to attempt to discover if independent, differentiated, patterns reside within the global pattern. A primary and a secondary pattern emerged. These sub‐patter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at all major moments or milestones of the experience. In a second study, these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by differing levels of anxiety sensitivity.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川省1978-2005年经济增长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实证分析,发现四川省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对四川省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四川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具有较大的依存性,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明显的(Granger)影响关系;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进一步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公益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责任大小和办学格局,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从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产业依附理论、弱势群体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六大理论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关乎整个国民的职业素质和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中国的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从当今的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谈起,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对新媒体影响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建构提出若干建议.以加强政府运用新媒体管理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公共课是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现在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这种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催生教育领域的理论及实践诸多创新,总体来看,使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也更好得到满足.文章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个人能力模型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设计了相应信息系统的框架,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主导开发了相应的无纸化考试系统.  相似文献   

18.
解开国家优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悖论应从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入手,在这一过程中不应一味强调政府从"划桨"到"掌舵"的转变,而应当提倡政府"以服务为业",通过提高服务意识、培育有效竞争、融合民众参与式投资等途径,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解决公共服务供求失衡问题,以开创公共服务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公办学校转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探索模式,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国家教育总投入不足、公办学校固有的体制性障碍和世界范围内公共部门管理的趋势等。公办学校转制在实施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笔者主要从产权、责权关系、政与校关系和管理规范等角度探讨问题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公共行政的古典范式是与当时的行政实践相适应的,它缓解了美国民主制度与效率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古典范式的消解,最根本的原因是来自美国政治-公共行政发展的实践所提出的挑战,然而,古典范式并未消失,它只是不再作为主导范式而存在,面对古典范式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人们对古典范式的信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分裂,形成了多种范式的竞争与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