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8月,在江西抚州举行了闽江学院邹自振教授新作《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6月版)首发式与创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肯定了邹自振教授在"汤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肯定了《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在"汤学"研究中的地位,同时对汤显祖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邹自振新著《汤显祖与玉茗四梦》以全方位的视角,开放的思维,来观照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力图高屋建瓴地把握汤显祖戏剧的文化价值。通过全书,人们对于汤显祖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宏观地位,将会有更加清晰和充分的认识。作者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紧扣汤显祖生平经历与创作心态,将“四梦”融于其中,进行专题性的细微考察。在作者感性的体认和智性的审视下,汤显祖的戏剧和人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无疑为繁花锦簇的“汤学”园林,又增添了几许春色,是新世纪“汤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3.
汤显祖(1550一l616),字义仍,号海若,别号若士,晚年自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出生在。书香门第,是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汤显祖的主要剧作有《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因他晚年归隐临川玉茗堂,所以这几部作品又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相似文献   

4.
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汤显祖,似乎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创作的《玉茗堂四梦》都以主人公的梦境为精华、为枢纽.在他的诗文集中,"梦"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它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泛指常人的梦,有时特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梦,有时喻指人生,有时则喻指文学创作的特性.最后一义是汤显祖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贡献,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紫钗记》是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著名的“玉茗堂四梦”之一。过去一些研究者在论述汤显祖时,往往只推重《牡丹亭》,谈到其他几“梦”,不是评价很低,就是语焉不详。最近有人为《南柯记》、《邯郸记》鸣不平,但对《紫钗记》仍有些冷落。我以为《紫钗记》的思想内容也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蒋士铨《临川梦》传奇中以"梦"命名的关目占全剧近一半的篇幅,就剧情发展来看,《临川梦》在梦中达到高潮,又在梦中结束全剧;从命名来看,整部戏冠以"临川梦"之名,而非"汤显祖"或"汤显祖传",不难看出其落脚点正在于"梦"字。本文认为《临川梦》中"梦"包含了三个层次:隐喻了主人公汤显祖如梦的一生;展现了汤显祖寄情于梦,将人生的思索与感受熔铸在"临川四梦"之中的创作过程;同时蒋士铨借汤显祖和"临川四梦"之题来表现自己的情理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具有一定象征性、抽象性、荒诞性和哲理性的文学审美范畴。梦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用来揭示人内心世界,浓缩外界信息的独到艺术手段。汤显祖剧作中大量运用了梦意象,“临川四梦”中梦意象的描写,是汤显祖“至情”理念的寄寓,是作家本质力量的确证。作家之所以以梦寄情,与他的身体状况、传统梦文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闽江学院学报》2011,(1):105-105
戏曲杰作《临川四梦》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对全人类的重大文化贡献。四百年来,《临川四梦》尤其是《牡丹亭》在中国戏曲舞台上传唱不绝,而且走出了国门,影响到全世界。中国学术界和戏曲界对汤显祖的研究正在深入发展,成果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对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评介和研究风起云涌 ,“汤学”广为人知 ,且有颃颉“红学”一争雌雄之势。 2 0年来 ,有关汤显祖的著述汗牛充栋 ,百家争鸣。而邹自振君的《汤显祖综论》(巴蜀书社出版 ,2 0 0 1年 4月 ) ,可谓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汤显祖综论》并非一本按汤显祖生平事迹编年由作者且述且论的评传 ,而是别出心裁 ,另辟蹊径 ,采取了板块式结构 ,以《汤显祖与明清戏剧史》、《汤显祖与古典文学名著》、《汤显祖与明清文艺思潮》、《汤显祖的诗文创作及其他》、《汤显祖的世界意义》、《汤显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汤显祖是明代一位极富于哲学思考兴趣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受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指导,而且是他进行关于人的哲学思考的继续和深化。他站在时代哲人的高度,充分发挥文学家的天才,匠心独运地把哲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表现融为一体,从而使“临川四梦”以一种独特的风格卓立于世,其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都登上了时代的高峰,并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从哲理角度探讨“临川四梦”立意主旨的,是与汤显祖同时代而稍后的王思任,他说:“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  相似文献   

11.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分别是:《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作品中讽刺意识深厚,而讽刺的可略分为:官场腐败、政治、礼仪、人性本质。其讽刺意识充分融入了作品当中,而讽刺最多占主导的低官场腐败和仕途人生。“临川四梦“既是讽刺当时社会中很多不如意的事物,也是自身情感的传达。  相似文献   

12.
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将那些与自身情感相关的事物入梦,在梦中演绎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使得艺术创作与梦紧紧地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汤显祖的“玉茗四梦”,尤其是《牡丹亭》,不仅在国内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走向世界的汤显祖研究情况进行追溯与回顾,意在表明,从国内与国外、大陆与港台的情况看,汤显祖研究的国际化倾向已初露端倪。可以预料,汤显祖及其“玉茗四梦”必将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讲坛与舞台上得到“还魂”与“回生”,汤学必将成为国际性的显学。  相似文献   

14.
汤显祖《临川四梦》对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官僚体制作了深刻的批判,在戏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四梦”中的《南柯记》和《邯郸记》的创作特点简略阐述其“梦境”描述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深谙仕途况味的汤显祖在”为情作使”的意图下,创作了“二梦”,因而“情”是这两部戏的表达宗旨。“二梦”既展现了善情,又描写了恶情,并有意识地揭示了善情为恶情所吞噬的过程,从而对官场社会予以强烈的批判,对追求宦情的人士子予以警醒,同时也表现了作对世事的难以忘情。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产物.汤显祖正是以"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主张,构成了他的戏剧观与文学观之核心.  相似文献   

17.
“临川四梦”与小说关系极为密切,多直接或间接取材于唐传奇。通过比较“临川四梦”与唐传奇相关作品中的梦,来展示梦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和“梦文学”的发展面貌,揭示由于创作主体所处时代、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社会地位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创作心态、思想观念乃至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玉茗堂断记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其中以“玉茗堂”最著名。我国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生前最爱白瓣绿蕊、高韵绝俗的玉茗花(即白山茶)。他弃官回到故里——江西抚州后,用十年时间,借助亲朋的资助,建成一座书院,取了个总名称叫“玉茗堂”,包括玉茗  相似文献   

19.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与莎士比亚的四部传奇剧分别属于东西方两个戏剧系统,但均采用大团圆作为结局。通过分析发现,二者有着相似的戏剧属性,而且二者创作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剧作家个人思想根源也十分相似,这些都为二者相似的结局处理方式提供了现实依据,也说明了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也许是由于欧美的比较文学、比较戏剧的影响,近年来戏剧界对于《西厢记》和《牡丹亭》进行过一些比较的研究。《汤显祖年谱》作者徐朔方先生对于崔莺莺和杜丽娘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发表过意见。在江西,汤显祖故乡抚州临川,邹自振同志有《从崔莺莺到杜丽娘》的论文。稍后,日本在我国复旦大学的高级进修生熊谷祜子也于一九八二年写了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